包公吧 关注:5,327贴子:8,092
  • 8回复贴,共1
人物简介 

包拯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出任知天长县(今属安徽)、端(今广州高安)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徭薄赋、抑制贵戚权限等措施。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后调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六十四岁病逝,谥孝肃。有后人整理的《包拯集》(《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影视等,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2-12-04 14:27回复
    历史包公仕履表:
    天圣五年(1027年):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不赴),监和州税(不赴)。
    景佑四年(1037年):大理寺丞,知天长县。
    康定元年(1040年):殿中丞,知端州。
    庆历三年(1043年):监察御史里行,勾当东排案司。
    庆历四年(1044年):监察御史,权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
    庆历六年(1046年):京东转运使。
    庆历七年(1047年):直集贤院,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年):刑部员外郎,河北转运使(未及上任),三司户部副使。
    皇佑二年(1050年):天章阁待制,兵部员外郎,知谏院。
    皇佑四年(1052年):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
    皇佑五年(1053年):知扬州(后知庐州)。
    至和二年(1055年):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嘉佑元年(1056年):刑部郎中,右司郎中,知江宁府(后权开封府)。
    嘉佑三年(1058年):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嘉佑四年(1059年):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嘉佑六年(1061年):给事中,礼部郎中(后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佑七年(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IP属地:北京2楼2012-12-04 14:27
    回复
      包公留下的唯一作品:
      书端州郡斋壁
      (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
      在端州时,包拯留下了这首诗,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流传下来的诗。这首题在端州郡守府第墙壁上的诗,可以说是包拯为官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2-12-04 14:28
      回复
        包公断案
        关于包拯断案的故事,后人演绎的成分较多,宋史记载的只有这么一件事:包拯任天长知县时,有人盗割牛舌,牛主人来衙门告状。包拯告诉他,回去后把牛杀了卖掉吧!当时私杀耕牛是违法行为,果然,牛主人杀牛后,很快有人前来揭发。包拯当即喝问对方“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那人见自己的伎俩已被识破,不由得十分惊服。
        包拯“善断狱讼”的名声就从这里流传开了,以至于如今的包公戏基本离不开他如何善断奇案、昭雪沉冤等。事实上,除了“牛舌案”,史书再无包拯断案的其他记载,他的政绩也并不在断案上。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2-12-04 14:29
        回复
          宋史 包拯传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数老皆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2-12-04 14:29
          回复
            合肥市(包公故乡)

            合肥包河
             
            庐州城南的一段护城河,传说包拯小时候经常在河边玩耍,人们纪念包公便把这条河取名“包河”。人们在包河里种藕养鱼,包河里的藕,脆嫩无丝(私);包河里的鲫鱼,背呈黑色(铁),象征包拯一生的“铁面无私”。 ?
            合肥包公祠
             
            包拯铜像包河有一个沙洲,名“香花墩”,传说是包拯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墩上的建筑群即是“包公祠”。明弘治年间,知府宋鉴在墩上建包公书院,让包公后裔在此处读书。到嘉靖时,书院得以重修,改名“包孝肃公祠”。
            包公祠的迎面正厅是包公享堂。堂中的包拯端坐塑像,造型生动逼真,双目炯炯,慑人魂魄。塑像旁是一副对联:“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在包公像前,陈列着传说中包公生前处决犯人的三具铜铡。


            合肥廉泉

            廉泉位于包公祠东,是花亭里的一口水井。井沿是黑褐色的青石,石壁内侧,是一道道被井绳勒得极深的纹道。传说廉泉有一种特别神奇的地方,就是会因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味道。普通老百姓喝了会解渴;清官喝下去,清冽可口,甘醇香甜;但是如果贪官喝下去,必定苦湿难咽,像有芒刺封喉。

            合肥包公墓
            包拯去世后,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公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公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公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与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
            一九七三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一九八五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2-12-04 14:30
            回复
              广东肇庆(宋代端州)
              广东肇庆包公祠


              肇庆
              古称端州,包拯曾任过知州。由于他为官清廉,人品端正,离开任所时两袖清风,当地的老百姓十分怀念他。北宋熙宁年间,即包拯去世后的第六年,肇庆修建包公祠,引来成千上万人朝拜。四百多年后,由于祠堂年久失修,当地人又集资在城西重建一座包公祠,该祠历代都有维修,故一直保存完好,后毁于“文化大**”。二零零零年三月重建,巍峨壮观,是肇庆的旅游热点之一。
              砚洲包公楼
              砚洲包公楼位于肇庆市(古称端州郡)羚羊峡下西江河中心的砚洲岛之东,距离肇庆市十多公里。自古相传,在砚洲乃当年(北宋庆历三年)包公在端州为官。奉诏回京时坐船途经羚羊峡口,骤被狂风恶浪困阻。包公心思为官清正,为何离去之时江河不平,查问原因,原来是随从收了当地人临别送赠的一方端砚。包公便把此方端砚抛下江中,时即风平浪静。后来那方端砚竟化成沙洲,称为“砚洲”。故此,民间流传着“包公掷砚成洲”的典故。
              砚洲包公楼是砚洲村民及社会人士缅怀包公为官清廉。造福黎民百姓,为励后人而建。砚洲包公楼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一八四三年),楼高三层,是洲人合力募捐所筑,原称“包公祠”,楼层3叠,四合院式建筑,四周环以墙,后植以木。时至同治七年, 因三搂溃危。修葺改为两层,惟易名为“包公楼”。至今已具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成为砚洲的名胜古迹。上百年以来,游人鼎盛,各方举子、名人雅士,慕名登洲观光竭圣,缅怀先贤,挥毫讴歌。题下不少诗词墨宝。然而,岁月沧桑,时倦物易。年长月久。近数十年来,疏于修葺,残破不全,终因风霜侵蚀、于1984年被台风摧毁。
              包公楼大堂
              一九八八年,国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重视文物保护,在这时倦待兴之际,砚洲公益事业建设委员会倡议重修砚洲包公楼,深得村民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资助,鸠工备材,历时半载,主楼两层修葺落成重光。其后。浩然亭、南北厢廊、龙井、养生池、聚宝塔、五义桥、孝肃牌坊等附属建筑物全面恢复原貌。码头城楼,大路、餐厅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建筑占地面积达伍仟多平方米。巍峨壮观。
              包公楼聚宝塔 
              新建的包公楼于1990年告竣,1995年砚洲管理区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扩建。 步入包公楼,第一进为微孝肃牌坊,前面为放生池。第二进为大门口,横额有“包公楼”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穿过牌坊,内有包公楼主楼建筑及浩然亭、南北厢廊、天井、聚宝塔、五义桥等,楹联、匾额、钟鼓、宫灯等陈设俱全。在首层殿堂正中,端坐包公圣像,铁面包公威严表情让人肃然起敬。在茫茫的田野中,楼宇巍峨,蔚为壮观。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2-12-04 14:31
              回复
                后人赞包公的诗作

                题包公遗像 
                (宋) 无名氏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
                肺肝冰雪,胸次山河。
                报国尽忠,临政无阿。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译文:

                龙图包拯,他是怎么样的一生呢?他光明磊落,冰清玉洁,心里只装着国家和社稷。报效国家,尽了自己的忠心,做官时从来没有向任何邪恶势力屈服。光耀的清官名声,与世共存,永远也不会消失。
                赞颂题名碑  
                (元)王恽
                拂拭残碑览德辉,
                千年包范见留题。
                惊鸟绕匝中庭柏,
                犹畏霜威不敢栖。

                译文:

                拂去残缺题名碑上的灰尘,感受包拯的道德风范。千古不朽的包拯、范仲淹受到纪念,留下许多题咏。受惊的小鸟在庭院里的柏树周围绕来绕去,可是一想起包拯的威严,也不敢在树上停留了。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2-12-04 14:31
                回复
                  包公影视

                   包公的形象历千年而不衰,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从深层次上说明中国老百姓根深蒂固的“皇权”观念与“清官”情意结。电影、电视等现代视觉媒体的出现,让包公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影视包公戏的成功,又令市场化的电影电视更大量地生产有关包公故事的系列剧目,使包公戏一度充斥影视屏幕,多次形成社会上的“包公热”。
                  其中有最贴近历史的电视剧《包公》和最著名的台湾拍摄金超群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还有符合现代理念用现代断案手法的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戏曲作品不计其数。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2-12-04 14: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