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67贴子:112,518
  • 5回复贴,共1

最近看的几本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河岳英灵集》《韩愈诗选》《诗比兴笺》


1楼2013-11-29 00:17回复
    这几本和老杜都不是直接相关的,不过我会尽量扯过去-_-
    老杜毕竟是盛唐和中唐间承前启后的人物,也可以扯上不少,更重要的是,唐诗大家除了摩诘老杜义山看得多一些,其他人只限于名篇,所以也只能扯老杜了。
    困了,明天填坑


    2楼2013-11-29 00:23
    回复
      《河岳英灵集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
      王克让注释不错,比较详细,对于每首诗的大意也有概括。他的前言也很中肯。前言说明了殷璠评诗注重风骨和兴象,并将盛唐和建安作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相比起来,我偏向建安风骨一些,大概是更契合心性吧。盛唐的巨头成功带来的乐观精神在古今都是少见的。
      第一家是常建,他的山水诗自然是极好的,能与王孟抗手但又自成一格,具体描述不来,只能引用一下殷璠的话:“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读下来,最喜欢的一句还是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论全篇则最喜吊王将军墓一首,八句今昔相错,而又能合为一股,与费经营的开阖变换也不相同。
      第二家是李白。李白的评语相对于常建少得多,主要说了两个特点:纵逸和奇之又奇。从现在来看也十分恰当。李白也是靠这两方面才能成为诗仙。殷璠还评价:”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由此可知李杜能超于众人之上的缘由。
      第三家是王维。王维的评价中有意新理惬之语。然而很多诗句如今已觉意熟,正可见其影响之大。王元化曾说:“读胡适书觉过时,读王国维书却不觉过时”。两者道理相同。
      剩下的就不一个个说了,挑几个有感想的:
      陶翰。陶翰的评语:“既多兴象,复备风骨”,极为推重。最喜古塞下曲和燕歌行两首,二诗意旨相近,古朴苍凉,令人感慨。尤其喜欢燕歌行的开头:“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虽然全篇是自叹之辞,但雍容风度,后来难及。
      李颀。原先就比较粉李颀,虽然读他的诗不多。送魏万之京大概是我最喜欢的唐七律,但《河岳英灵集》中没收。相比于他的边塞诗,更喜欢送别赠友诗。“大道本无我,青春常与君”令我想起常建的那一句,但没那么自然。不过考虑到赠诗对象是道士,却是很贴合身份。
      王昌龄。这个,主要是没想到他五古也这么强。


      8楼2013-11-30 21:24
      回复
        虽然木有人看,也不能太监


        9楼2014-01-03 13:09
        回复
          我读的陈迩冬选注的韩诗。注的不错,比较适合我这种不下不上的水平。舒芜的序也很好。以文为诗我是终于见识到了,嗟哉董生行的句法当时就觉得有点看不下去,还是更喜欢山石这种流畅一些的诗。早期的韩诗有些刻意,虽然也有雉带箭这种名篇。还有他用诗来写信,一写就是一大篇。信确实真挚,但作为千年后的读者我只能快速地扫过。晚年韩诗感怀相当深,有大成的感觉,不过现在我记得起名字的只有柳侯享神诗。


          10楼2014-01-03 13:48
          回复
            当时借这本书是想补补自己的汉魏诗阅读。陈沆主要是笺释,揭示诗的主旨,而对字句没有详细的注解。不过还好,所选古诗字面上并不难读。首卷是铙歌十八曲,枚乘古诗九首,苏、李之作,古诗余篇,乐府古辞,孔融、曹操、曹植、繁钦。其中枚乘的古诗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释为枚乘进谏吴王的作品,这满有意思的。二卷六朝诗,三卷初盛唐诗,四卷中晚唐诗。首卷读完了,就到了还书的时间。。。。。。本来还想看看他笺释李杜以及昌黎义山的诗,只有等考完试后再借了。


            11楼2014-01-03 14: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