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吧 关注:23,548贴子:32,687
  • 18回复贴,共1

陈筱卿译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也有删节。如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用陈筱卿和范希衡两版对照着看的,今天才看完头两章,就发现陈筱卿版有删节。3张图见楼下:


IP属地:福建1楼2014-10-07 22:16回复
    图1:陈筱卿版。由于陈筱卿的版本有很多个出版社出,我还担心是个别出版社的删减,但在网上找了数个出版社的该译作,对比后发现,都有删。删的地方在“加大马力”之后,以及“更快的载体——电报”这两处。由于才看了头两章,所以全书其他部分还不知道是否有类似删节!
    图2:范希衡版

    图3:译林版做第三方勘证


    IP属地:福建2楼2014-10-07 22:25
    回复
      本文分两层发出。
      在陈译及陈译本的出版所存在的问题中,不仅仅有所谓的“删减”,其实,相对来说,更严重的或更主要的问题是对相关的凡尔纳作品译作中的相关译文的“改头换面”般的移用、有抄袭或剽窃之嫌的移用等,甚而有时称之为抄袭或剽窃不为过。
      我先是注意到陈译中的剽窃或类剽窃等现象(不仅仅是在凡的作品的翻译上),之后,注意到的就是陈译及陈译本的出版中的删减等。
      和上述中所涉及的现象相关的部分内容,可参见http://tieba.baidu.com/p/3234494112这里。
      在上述链接所指的网页里的贴楼的第8楼及其楼中楼、第4楼中都涉及到了陈译《格兰特》里对中青版老版范译《格兰特》的相关译文的“移用”或“剽窃”等——对此,在前述的那贴楼的第8楼及其楼中楼里,我作了与之相关的重点评述。
      在本楼之上的第2楼中,陈译和中青版老版范译的所谓“相似”处等是显而易见的:
      如“…六点”到“……苏格兰英雄…“这里;又如之后的”……准备……送回玛考姆府“(陈译中,“玛考姆府”这样的归化式译名照旧,把相应的范译中的“一起”去掉);再如之后的“……格拉斯哥…”也接近于“雷同”;之后的那份“启事”,也差不多。
      陈译的凡尔纳作品的版本之“滥”,是相当惊人的。
      我在本埠的市图书馆,做过和陈译的凡的作品的版本有关的考查(本埠的市图书馆在全国应是数一数二的,这个考查应有说服力),即以“著者关键词”来搜索,在键入“凡尔纳 陈筱卿”后的搜索结果是,有100条有关结果,下面是相关的截图:


      IP属地:上海3楼2014-10-08 01:59
      回复
        在本楼之上的第3楼中的那个链接所指的网页里的贴楼的第4楼里,有言曰:“豆瓣上很多人说陈筱卿的《哈德良回忆录》与刘扳盛旧译多有雷同,对照他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也发现与中青版有一些相似处”。
        上述此言的理据的出处见: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625993/,此篇言及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陈译《哈德良回忆录》和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刘扳盛译《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这两者间的所谓“雷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16897/,此篇也言及和上面的那篇相关的内容,在此篇下面的回复中,有这样的明确的回复:
        “楼主揭得好!……楼上的谁能将陈版卢梭《忏悔录》与最早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忏悔录》比对一下还有陈版《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与最早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比对一下,会有很大发现啊!”(2012-02-16 13:42:52);
        当然,上面所列举的是那理据的出处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刘扳盛先生本人也有关于凡的译作,如凡的小说《两年假期》(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年首版本,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再版本,在整体上,这再版本没首版本的整体质量高),《凡尔纳传》(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首版本及1999年再版本)。
        中青版老版《凡尔纳作品集》的译文被“改头换面”般的移用、抄袭、剽窃等,已属常见的现象。
        我在今年的8月2日晚的和中青社编辑的电话交流中,亲耳自话筒中听得中青社的编辑对上述的常见的现象的不满。
        该编辑老师还说,其在阅读其它出版社出的部分凡的作品的译本时,发现有“一错皆错”之类的现象,就是说,中青版的凡尔纳作品的译本中的错,在“抄”或近乎于“抄”相应的中青版的凡的作品的译本之译文的所谓凡的作品的译本中,照错不误,连对带错皆抄之。
        (完)


        IP属地:上海4楼2014-10-08 02:20
        收起回复
          陈筱卿的这三部曲已看完,删节较多。


          IP属地:福建7楼2016-07-23 16:59
          收起回复
            来帮楼主补充上人文社新版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楼主所提及之处的翻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15 22:59
            回复
              2022-7-22 21:53:44
              我是范希衡的女儿,2015年我看到你发的关于陈筱卿的帖子后,将中央编译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陈筱卿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与范本1978年版本及法文原版本进行了比对。并于2017年将陈筱卿与出版社告上法庭,经过8年的艰辛,于2020年6月2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2)京73民终3021号判决陈筱卿与中央编译社抄袭了范希衡在先版本,由陈筱卿和中编社向范希衡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上海市徐汇区法院(2020)沪0104民初3366号判决书于2022年1月26日判决陈筱卿侵犯了范希衡的著作权。特向你告知,并致以感谢。希望你帮助扩大宣传,让更多读者知晓陈筱卿利用自己的附加值,在骗来的某些光环下,行剽窃之实。


              9楼2022-07-23 12:19
              回复
                范希衡(范任的曾用名)翻译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以下简称范译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陈筱卿翻译的同名书(以下简称陈译本)则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范任之女范琅认为陈译本抄袭范译本,侵犯其著作权,遂将陈筱卿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告上法庭。经过审理,一审与二审法院均认定陈筱卿侵犯了权利人对翻译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享有的署名权、修改权和复制权、发行权,要求中央编译出版社与陈筱卿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10楼2022-09-29 15:44
                回复
                  陈筱卿版是盗译的范希衡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11-02 22:21
                  回复
                    真是糟糕,不光侵害了原作者的权益,还坑害许许多多的读者。


                    IP属地:上海12楼2023-11-07 14:01
                    回复
                      现在我看见署名“陈筱卿”的就赶快跑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10 09:04
                      回复
                        单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翻译只看范希衡,49年以前的翻译家严守“信达雅”之理念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2-04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