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2,721贴子:177,833

回复:【夺嫡内幕】李建成是否有心杀掉李世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复 四叶草1917 :也许他是自然猝死,不是韦后杀害的。


IP属地:吉林24楼2015-02-15 22:02
收起回复
    回复 四叶草1917 :我觉得,李显已经屈服,不在梦想复辟;李旦可能有坐收渔人之利的想法。


    IP属地:吉林25楼2015-02-17 22:03
    收起回复
      是啊,楼主得解释是对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5-09-14 21:43
      回复
        每次和李世民粉争论的时候,他们都拿出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来反驳我,我该怎么办,


        IP属地:江苏29楼2015-09-19 12:28
        收起回复
          回复:惜纱雪衣,字太多还是这里打吧:
          李渊在立国之后也没有“不派太子上战场”,正经史学圈稍微有点水平的现在都不会持这种说法了,他不但派了而且还是多次派,可以先参考下这贴看看:http://tieba.baidu.com/p/1946963738。北御突厥,平祝山海、灭稽胡,剿灭刘黑闼,这些功绩实在是,就算李二删改N遍史书,也难以彻底抹干净,很多旁支的记叙传记里会透露出来。
          现在能有争论的只是,太子在立国后的军功大还是小,看数字,仿佛都是些“众不满万”的小股敌人来给他刷刷经验值,但是矛盾的是这些又少又乌合之众的敌人却让唐军一支支大军焦头烂额,让边境不得安宁,甚至差点威胁到李唐政权的存在,直到太子出马,他们在史书里就突然从老虎变成小猫两三只了。。。。。。。。


          31楼2015-10-14 08:39
          回复
            李建成杀不杀李世民不好定论,因为他已是太子。
            问题是,我们把目光全注意到李世民夺嫂占弟媳,反过来思考,若李世民失败了,长孙皇后怎办?为何李世民带长孙一起?
            为何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而李元吉三次射不中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文武可不输李世民,我们是不是该思考这问题?玄武之变二年,长孙安业谋反,高士廉私扣王珪密奏,王珪是李建成旧臣,这里究竟有什么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5-10-14 21:23
            收起回复
              李建成感到地位受威胁,要除掉秦王不是不能,但问题是秦王是高祖的臣子,在高祖未同意之前干这事,他自己也会付出代价。所以,他必须同时控制软禁皇帝,若不配合还得弑父。这不是容易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10-31 07:40
              收起回复
                有一点我很奇怪啊,史书中为什么没留下任何李渊和李建成直接讨论如何处理李二这个问题的信息?
                仿佛在这点上,这对非常知心的父子完全是“隔离”的,在和李渊就这个问题直接交流的只有元吉,嫔妃,大臣。。这些“中间人”。。李渊连这些人的意见都考虑,就完全没跟大儿子直接探讨过?
                驱离房杜的问题上,他明确是根据太子的意见,阻止李二去洛阳的问题上,说是听了太子齐王两个的意见。那最终极的解决方案上,他就没考虑过太子的意见了?太子能什么建议都没提吗?
                据说萧瑀,陈叔达,甚至还有封伦这个双面间谍角色,都替李二向高祖求过情,既然他们要求情,那即是说,肯定原先对李二还有一个更厉害更绝的处理方案,高祖并不是一开始就觉得只做到这步可以了,当时很可能,朝中重臣都是有分歧的,只不过后来李二只选了有利于他的建议记录罢了(陈叔达事后还打他脸说我只是为公不是为你)。在这种争议的时候,高祖难道还是一点不问他的长子什么意见?
                我觉得太子绝不可能完全不参与如此重大的一件事,他肯定在其中也起了作用,而这个作用,如果是把李二再往死路上推一点。。那史书绝不可能不记录进去


                40楼2015-10-31 14:34
                收起回复
                  17865181905abc: 回复 四叶草1917 :李世民是皇族中人,我是谁?再说安于现状也没表达贬义。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不算正确,但他只是比哥哥小,为什么他不行?既然等不来,只好自己争取。兄弟父子相争的在乱世很多,只不过唐代是一个统一国家罢了。
                  -----------------------------------------------------------
                  这是一套非常典型的二粉诡辩理论,往往在法律伦理道德各方面已经理屈词穷的时候抛出来
                  皇族和平头百姓不能一个道德标准,那你又自认是平头百姓,你岂不是已经自动承认自己是没权评论说话的吗?那你前面bibi个啥?说时代已经过去了,同理,那你今天还bibi啥?
                  后面还是憋不住要替暴君辩护洗白,其实你们心里都很清楚,这就是一种任何时期都不过时的价值观争论,给千多年前的那个暴君的行为洗白,说到底,是为自己潜在的一套阴暗价值观洗白


                  41楼2015-11-01 11:23
                  收起回复
                    qyy_bsu: 回复 xx栀璃鸢年xx :正史野史确实都谈到贞观时期官员严重不足,没人愿意出来做官呢
                    qyy_bsu: 回复 xx栀璃鸢年xx :书里说成大家生活太好了所以不愿意出来做官,实际上假若物质生活丰裕应该有更高追求才对呀,怎么反倒不愿意出仕了呢?
                    ======================================
                    这点很有趣,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呵呵,中国人说一个人的发达,都是“升官发财”连着说的,甚至“升官”还在“发财”之前,说有哪个时期的中国人有官可做而都不想做官?疑点也太多了吧?
                    首先官员是人手不足,不存在冗员的问题,当时招“公务员”应该是应聘方市场啊,重赏之下都没勇夫吗?说工资低?呵呵,不是说物质生活太好吗?封建时代,哪有“民富国穷”之说?何况当时上层得势者生活奢靡的证据史书里比比皆是。
                    其次,不愿意出仕的理由是什么?人民都小清新厌倦政治?当时的政坛不是号称封建时代最清新吗?说物质生活丰裕不必靠做官改变,开元盛世的物质生活肯定更丰裕,怎么那么多人又削尖脑袋要做官了呢?贞观时期的人(高门大姓能靠祖产的那些除外)不靠做官是能靠其他什么路子赚到比做官还多的钱啊?吹“贞观盛世”的能来举几个例吗?
                    第三,还得考查考查,当时普通人(非出身就名门贵姓的那些),要做官能有多少正常的路子?科举的完善,似乎就在那段时间几乎停滞


                    42楼2015-11-02 11:47
                    收起回复
                      根据实录的说法,元吉称建成为“大哥”,“哥”在当时兼指父兄,但多用来称呼父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10-13 07:07
                      回复(48)
                        @回忆的沙漏611 以后不要在唐朝吧回复我,那里只允许歌颂李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8-03-25 08: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