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四中吧 关注:473贴子:7,469

【推荐】关于中考知识总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5 22:20回复
    物理选择题的八种解发
    1.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归谬法反证法: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7.推理法: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8.赋值法: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针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入进行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3-05 22:30
    回复
      【方法介绍】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 (1)元件连接法 分析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电路,并列接在两点间的是并联电路。 (2)电流路径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分析电流的路径,直到电源的负极。如果只有一条回路,则是串联;如果电流路径有若干条分支,则是并联电路。 (3)元件消除法 若去掉电路中的某个元件时,出现开路的话则是串联;若去掉电路中的某个元件后,其他元件仍能正常工作则是并联。 十六、电功 电能 生活用电 1、电功: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计算式:W=UIt=Pt=t=I2Rt=UQ(其中W=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1KWh=3.6×106J 测量: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接法:①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②“1、3”进“2、4”出;“1、2”火“3、4”零 参数:“220V 10A(20A)”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电流不能超过20A;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50Hz”表示电能表应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3000R/KWh”表示工作电路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000转。 电能表间接测量电功率的计算式:P=×3.6×106(W) 2、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电功率的单位是瓦。计算式:P=W/t=UI==I2R(其中P==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额定功率是由用电器本身所决定的,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所决定的。联系:P实=()2P额,可理解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n时,功率就变为原来功率的1/n2。 4、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t成正。计算式:Q=I2Rt=UIt=t(其中Q=UIt=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6、电热器:主要部件是发热体,是由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7、家庭电路:由电源线、电能表、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等元件组成。 ①家庭电路的进户线相当于家庭电路的电源,由两根线组成,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 ②开关及保险丝必须与电路的火线相连。开关接在火线上,当拉开开关切断电路时,电路上各部分都脱离了火线,这样人体碰到这些部分就不会触电,检修电路也比较方便。能使整个电路更安全。 ③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座(或灯头)之间,利用测电笔可以检查开关安装是否正确。拧下灯泡,将开关闭合,把测电笔笔尖分别触灯座两接线柱,其中有一个氖管发光,再将开关断开,再用测电笔分别触两接线柱,如果两个都不发光,说明开关安装正确;如果仍有一个发光,说明开关接在零线和灯座之间,应予以纠正。 ④一般照明电路里使用的保险丝由电阻率比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保险丝熔断电流时,保险丝立即熔断,使电路断开,从而保护用电器,避免引起火灾。 选用保险丝的原则,应该使用它的额定电流稍大于或等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 在照明电路中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铜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05 22:32
      回复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3-05 22:32
        回复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 发 沸 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升华 ┌—————————┐ │ 熔化 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 (吸热) -- -- -- -- -- -- -- -- -- -- -- 气体——→液体——→固体 (吸热) │ 液化 凝固 │ └—————————┘ 凝华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3-05 22:33
          回复
            一、 运动 定义式:v=s/t 扩展式:s=tv t=s/v 实际运用: 车辆过桥问题:v车=(桥长度+车长度)/总时间 回声测距离:距离=0.5×声速×时间 反射光测距离:距离=0.5×光速×时间 速度的比较: 当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长短,路程长的速度快,路程短的速度慢 当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长短,时间短的速度快,时间长的速度慢 二、 声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响度: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 声调:振动快,音调高;振动慢,音调低。 音色:人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乐音三要素:响度、声调、音色 光速:340m/s 超声: 20000Hz 次声: 20Hz (人耳无法听见) 三、 光学 光沿直线传播 光速c=300000000m/s 光的反射:反射角=入射角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虚象、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光的折射:当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光的色散: 三基色:红、绿、蓝 三原色:红、黄、蓝 凸透镜成像: 成像条件 成像规律 u<f 物和像在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f<u<2f 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 分析: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视力矫正: 远视眼用凸透镜,近视眼用凹透镜 四、 力学 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等于使其运动的拉力(牵引力) 牛顿第一定理,当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的合成:二力方向相同时F总=F1+F2 二力方向相反时F总=F1-F2 浮力:浮力=物体重力(漂浮) 浮力=物体重力-F` 浮力=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g 压强:定义式:P=F/S 液体压强:P=液体密度×g×液体高度 水平地面固体压强:P=G/S=(固体密度×固体体积×g)/S 帕斯卡原理:F1/F2=S1/S2 杠杆平衡:F1×L1=F2×L2 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只改变力的大小 公式:拉力=重力/绳子根数 功与功率:W=F×S W=P×t P=W/t P=F×V 机械效率=W有用/W总=P有用/P总 五、 热学 发动机四冲程:吸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吸气阀门开启)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两阀门均关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活塞向下运动,两阀门均关闭)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阀门开启) 燃料释放的热量:Q=q×m 物体温度升降变化的热量:Q=mc(t1-t2) 或 Q=mc(t2-t1) 热效率:Q吸=效率×Q放 六、 电学 串联和并联:串联的各用电器(电阻)中电流相等;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 公式:I=I1=I2 U=U1+U2 R=R1+R2 并联的各用电器(电阻)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 公式:I=I1+I2 U=U1=U2 1/R=1/R1+!/R2 欧姆定律:定义式 I=U/R 焦耳定律:定义式 Q=电流的平方×电阻×时间 变形式 Q=Uit 等 电功率:反应做功的快慢 决定式:P=U×I (适用于任何用电器) P=电流的平方×电阻 及 P=电压的平方/电阻 只适用于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灯泡、电炉、热水器) 家庭用电:一度=3600000 J P=n/(Nt)×3600000 J 导致熔断器熔断的两个原因:火线与零线间短路 用电器功率过大 家庭电压:220V 工厂电压:380V 人体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插座: 左零右火上接地 七、 磁学 磁感线:在磁体外北出南进 电磁:右手螺旋定则 电动机: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其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干线运动产生电流。 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转自:初中物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3-05 22:33
            回复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
              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
              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05 22:35
              回复
                四、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19、最早得出空气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2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3-05 22:36
                回复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3-05 22:38
                  回复
                    5.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6.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 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氧.固氧淡蓝色 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 氧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1).装置: ①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管口有水珠流入管底致使试 管破裂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④导管伸入试管内1--2厘米 ⑤若加热高锰酸钾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冲入导管 (2).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 ④固定装置 ⑤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着放固体药品部位加热 ⑥收集气体 a.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b.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⑦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防止试管内温度降低.水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⑧后熄灭酒精灯 2.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性质) 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 比空气轻. 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可燃性:发出淡蓝色火焰(黄色),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2H2 + O2 2H2O 还原性:黑色变成红色, 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H2+CuO Cu+H2O 步骤: ①先通氢气----排除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爆炸 ②后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着放固体部位加 ③先停止加热 ④后停止通氢气 氢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Zn+H2SO4===ZnSO4+H2 (1)装置: ①导管伸入试管1—2cm---防止气体难于排出 ②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③充满氢气的集气瓶瓶口向下放置 氢气比空气轻,防止氢气逸出 ④长颈漏斗插到液面以下 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人药品(先放锌粒,后放硫酸) ④固定装置 ⑤收集 a 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b.向下排空气法----氢气比空气轻 2.工业制法:(1)天燃气(主要成分CH4) (2)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 (3)水通电 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能跟水反应 ③能跟石灰水反应 用途: 灭火;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致冷剂. 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CaCO3 + 2HCl===CaCl2+H2O+CO2 (1).装置 ①.长颈漏斗插到液面以下----防止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导管伸入试管1-2cm----防止难于收集气体 ③.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2)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先放碳酸钙,后放盐酸) ④.固定装置 ⑤.收集----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2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3).检验: 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 +H2O 2.工业制法: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CO2 四.有关知识点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体积约1/5和氮气体积约4/5组成 2.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 氧气21%. 3.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分为粉尘和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4.氧气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氢气做高能燃料,生成水无污染 5.可燃物+O2——CO2 + H2O 则可燃物中一定有C. H元素 , 可能有O元素 6.纯净(或液态)的空气. 海水.河水.雨水.矿泉水是混合物 ;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7.水污染的来源: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生活污水; 农药化肥的流失 8.碳单质有金刚石和石墨. 它们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这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都有吸附作用. 9.浓HCl .浓HNO3 是挥发性酸,打开瓶口有白雾生成 酸的小液滴 10.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H2SO4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 11.氢氧化钠不但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物理变化),而且还能跟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化学变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3-05 22:39
                    回复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2Mg+O2点燃2MgO
                      2Cu+O2△2CuO
                      第二章 认识空气 保护空气
                      NH3+HCl==NH4Cl
                      2Hg+O2△2HgO
                      2Na+Cl2点燃2NaCl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Fe+2O2点燃Fe3O4
                      C+O2点燃CO2
                      S+O2点燃SO2
                      4P+5O2点燃2P2O5
                      4Al+3O2点燃2Al2O3
                      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 MnO2 +△2KCl+ 3O2↑
                      2CO+2NOPt、Pd2CO2+N2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2H2O通电O2↑+2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BaCl2+Na2CO3==BaCO3↓+2NaCl
                      第五章 燃料
                      2H2+O2点燃2H2O
                      2C+O2(不足)高温2CO
                      C+CO2高温2CO
                      2CO+O2点燃2CO2
                      H2O +CO2==H2CO3
                      H2CO3== H2O +CO2↑
                      CO2+Ca(OH)2 CaCO3↓+H2O
                      CaCO3+2HCl CaCl2+H2O+CO2↑
                      第六章 金属
                      2Al+6HCl==2AlCl3+3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Fe+ H2SO4==FeSO4+H2↑
                      2Al+3CuSO4==Al2(SO4)3+3Cu
                      Fe+ CuSO4==FeSO4+Cu
                      Fe+CuCl2==FeCl2+Cu
                      K+H2O=KOH+H2↑
                      Fe2O3+3CO高温2Fe+3CO2
                      Fe3O4+4CO高温3Fe+4CO2
                      CuO+CO△Cu+CO2
                      Cu2(OH)2CO3△2CuO+H2O+CO2↑
                      2Al2O3通电4Al+3O2↑
                      2HgO△2Hg+O2↑
                      第七章 溶液(无)
                      第八章 生活中的酸、碱、盐
                      CuO+H2SO4==CuSO4+H2O
                      Fe2O3+6HCl==FeCl3+3H2O
                      NaOH+HCl==NaCl+H2O
                      HCl+AgNO3==AgCl↓+HNO3
                      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NaOH+FeCl3==Fe(OH)3↓+ NaCl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AgNO3+NaCl== AgCl↓+NaNO3
                      CaCO3+2HNO3==Ca(OH)2+H2O+CO2↑
                      Cu(OH) 2+2HNO3==Cu(NO3)2+2H2O
                      Na2CO3+Ca(OH)2==2NaOH+CaCO3↓
                      NH4HCO3+HCl==NH4Cl+H2O+CO2↑
                      CuSO4+2KOH==Cu(OH)2↓+K2SO4
                      NH4HCO3+ Ca(OH)2== CaCO3+2H2O+NH3↑
                      (NH4)2SO4 +2NaOH==Na2SO4+2H2O+2NH3↑
                      第九章 现代化学合成材料
                      第十章 食品、**和健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03-05 22: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03-05 22:41
                        回复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3-05 22:42
                          回复
                            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七、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3-05 22:43
                            回复
                                (二 清 ) 解实验题
                                看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03-05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