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 关注:130,670贴子:977,740

教程:议论性散文写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期更。附加素材与范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16 21:50回复
    【议论性散文—选材方向】
    材料是议论文的血肉,能让文章更厚实。
    引证固然要丰富,但是数量仍然要严格控制。
    见过议论文里硬塞了十个材料,于是阅读的过程就像在看材料一样无趣。
    不同于议论文材料的方向多样化,散文化更强调一种文学性。
    下面提供四个方面作为素材搜集的方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17 08:27
    回复
      #一# 历史
      关键词:中国史 世界史 成语故事 神话传说 诗人
      中国的历史大多具有阴暗的一面,与社会的变革联系较为紧密。
      推荐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和人际关系类的例子,第一,撞材料的可能性小,避免了如长征之类烂俗的励志例子。
      第二,与士相关的例子是有多样性的,分析可以更为广泛。比如提起赵括就知道纸上谈兵,我们不仅可以判断赵括这个人物的自负,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纸上谈兵的意义得到联系实际,不能空想的道理。
      关于世界史想强调西方的一些事件,例如文艺复兴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物。哲学家有我们熟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由于这些熟知人物,建议使用的时候把引用内容放在前面,人物名字出现在后面,让素材首先出现在老师面前。
      桂冠诗人的作品也是有一定流传的,可以适当了解西方国家的以前社会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的士文化有相通之处。写作时可以对比研究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17 09:14
      回复
        #二# 生活
        关键词:小事细节 社会发展 人际关系
        很多人在写作中追求深刻,哲学家的社会思想等等贴得满处都是,文章的表达不清不明,结果更是不尽如人意。
        我们往往回避的就是生活,但是对于高考来说,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命题在近年来也倾向于生活和社会,一带一路的发展也让社会环境下的大命题成为主流,目的也在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面看两个生活社会方面的例子。
        智慧是一种能力。上海市康定路600弄火了,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有课来这拍照。但令人惊讶的是其身后的背景竟然是拆迁的废墟,可这不是普通的废墟,上海的两位中法涂鸦艺术家在墙上留下了可爱浪漫的涂鸦作品,使得这些废墟看上去更加可贵。
        从细处着眼,事件的叙述不拖拉,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艺术的风格也增强了一种美感,而非生涩的议论文的调子。而从大处着眼,就是社会与国家。
        倘若中国的话剧是完美的腾飞,那么国际影响则是激情魅力的体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中国敢于担当。朝核六方的话语权,中国敢于把握。哥本哈根会议的气候问题,中国敢于承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17 10:37
        回复
          #三# 经典
          文学世界是反映时代的重要形式,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描摹了现实。
          中国作品的内容注重时事,因而也体现了文人的身世与命运。
          从经典中取材不要限制在熟知的名家,比如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例子,撞车可能性极大。
          通过观察,近年高考的优秀作文对于明清时期的文人关注度较高,不乏一些从阅读理解中摘取的好的事例。我们所熟知的红楼,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
          经典作品里的曲折情节或者胡思乱想在作文里也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从新的角度点化,引申,用于新的主题,也能出奇制胜。比如项羽,都知道无颜见江东父老,是懦弱的表现。但这只是结果的角度,从整体来说,也可指出是他受不住挫折和打击,对未来丧失了信心,从而逐渐走向毁灭。
          建议抓住细节,避免陈词滥调。从非常小的词入手,借题发挥,重点着墨,把需要的论证点不断叙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18 11:03
          收起回复
            #四# 自然
            关键词:动植物 人文景观 寓言故事
            动物之间的道理在寓言故事里说的很多,显而易见的道理也容易总结,并且在很多时候总结出多条。
            比如乌鸦与狐狸体现狐狸的聪明,进一步深挖原因就是乌鸦对自己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狐狸善于把握客观条件。再有麻雀与鲲鹏的比试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自然里的现象也是可以用的。
            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对此进行扩大使用,加一些适当的联想,摒弃我们所知道的生物理论。比如攀援植物之所以长高,沿着粗壮的树木,是因为它一心想要成才,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否则只能永远匍匐在地上不能起来。
            自然方面的东西一般多想想是能够得到一些东西的,但在议论性散文里大部分会以名句名言的形式出现。平日里多搜集一些,留意一些各地考试题目里的也是能发现不少好句子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7-18 13:33
            回复
              【议论性散文—选材使用】
              一般的议论文在引证的时候通常以谁说过写过开头,在议论性散文里则不然。
              为了具有文化底蕴,我们需要将材料有机的融合和改写,才能将避免一些生涩的语句。
              有时,仅仅点明一个意象词即可。
              下面通过技巧+范例的方式讲三个选材使用的方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7-20 10:48
              回复
                #一# 归纳法
                简单说,将素材归纳为短小的词语。
                它包含了人物,典故,俗语,官职,事件,景物,意象,地点,诗词等多个方面。
                这些短小简练的词语将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在写作中进行巧妙的融合,不仅仅是传递了一种信息,同时也激发了阅读者的想象。
                归纳角度广泛,下面举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7-20 10:49
                回复
                  一,名号称呼。
                  闲云野鹤,比喻诗人不问世事的超脱与闲适。
                  五柳先生,陶潜,曾写“宅边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以此自况。
                  田园诗人,以王维等人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品清新自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7-20 10:50
                  回复
                    二,作品相关。
                    南山,菊花均来源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代表恬淡的生活,亦有归隐之意。
                    世外桃源取自《桃花源》,“中无杂树,落英缤纷”,后无人问津。
                    带月荷锄取自唐代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农家生活的表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7-20 10:51
                    回复
                      三,事实经历。
                      素琴,“调素琴,阅金经”,“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自于海子的作品,对生活未来的失望,卧轨而亡。
                      五斗米,指的是晋时县令一日的俸禄,由此成为官员禄薄的代名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7-20 10:52
                      回复
                        #二# 情景再现法
                        再现,就是将一种场景展现在人的面前。
                        方法是直接借用名人的作品,经历,设置相关的情景,场景,人物,情节等等,展开合理的联想,重复当时发生的事。
                        需要艺术地再现人物在某一时期的细腻的心理行为,或者是气势磅礴的历史性时刻的壮丽场景,或者是再现文学形象的事件。同时,也要加上几句议论,表达出对生命个体的感受联系实际,在文章中展现出浓郁的时代或历史气息。
                        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四五十字就是到顶,那些百字的叙述在议论文里是完全不必要的。
                        下面举一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7-20 10:53
                        回复
                          冰冷的刀刃在项羽脖子上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滚烫的红黑色迸出,细碎的血珠在风中飞扬,沉重的叹息声不绝于耳。宝剑静静地躺在江边,刀刃上触目惊心的红色已没有了温度。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恒古不变的自然定律,让楚霸王永远,永远,定格,成为历史,成为经典,成为永恒。(有删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7-20 10:56
                          回复
                            #三# 时空交错法
                            有时候很多名人对某一事件会有各种看法,当积累下来后却难以全部运用。
                            对此提出一种方法,在共同的主题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形成名人观点,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部分年代国家的顺序先后,加强紧凑的表达效果。
                            下面举一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7-20 11:26
                            收起回复
                              “太傅此言差矣。”下首的杜牧胸有成竹的说,“吾读遍史书,得到秦亡的原因。岂不闻秦爱纷奢,然士人……可怜焦土的结局。”
                              “慢来!”未等不服气的贾谊答语,文学大师苏洵厉声喝住,然后拍着胸脯说:“公之言也未必就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所以我认为贿赂是秦灭之因。(有省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7-20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