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文明吧 关注:51贴子:4,090
  • 8回复贴,共1

上古禹贡九州皆在山东极其周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关于它的含义,研究者颇多,成果亦颇多,但仍未能彻底搞清。笔者不揣浅陋,在此继承前人成果,再做一辨,以求教于学界。 关于九州,目前学界已达成一点共识,即“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这是非常精辟的。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象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可靠资料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对此大家异议不多。这里的关键是,这具体的九个州域,文献诸说却很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为研究方便,先将文献诸说分列如下: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全同,考虑到《周礼》较有系统,很可能是《逸周书》抄袭的《周礼》。)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训》曰:“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兖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申土。” 《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引《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州。” 上述材料虽然联系密切,但区别也很明显,尤其是前四条与后三条之间差异更大。如各条中均有弇州(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21 13:09回复
    周礼》派各家虽然也略有差异,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统治范围,并且各州分布亦与汉晋分布大致相同,易于理解,并无多少疑点,疑点最多的是《河图》派。《河图》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东西部(或曰济、河之间),古来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范围岂不只限山东地区了吗?并且《河图》派有八个州均按以东南西北确定的八个方位分布着,正中则是冀州,为什么九州分布这么均匀呢?为什么冀州会是中心呢? 笔者前曾发表系列文章,论证了自黄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于山东,夏代中晚期乃渐西迁至于河南的观点。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则《河图》派的诸种疑点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禹治水等活动的范围就在除胶东以外的山东地区,那根据茫茫禹迹所画的九州(虚指)自然就只能限于山东。后来(战国初期)九州具体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话(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传·昭公元年》),学者仍会将它限于山东,在山东境内寻找要确定为州名的地名。这是最合理的解释。否则,如果九州原本就囊括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山东又长时期不再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学者们又怎能将它完全压缩到山东境内呢? 并且,《河图》派九州现在多能在山东境内找到地名来源。具体如下: 弇州,即今兖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国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为神话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称弇兹,《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兹。”西海即古之大野泽,在嵫山之西。弇州之名盖源于此;台州(或讹作括州、柱州),《列子·黄帝》曰:“华胥氏之国在兖州之西,台州之北。”地难考实。或谓源于古台县,《山东通志》卷三十三疆域志古迹一济南府历城县条云:“台县古城,在县东八十里,春秋齐邑,汉置县,属济南郡。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在今济南市东北30里,但台、台二字古异,疑非;玄州,《庄子·在宥》曰:“尧……流共工于幽都。”《尚书·尧典》曰:“流共工于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难考实。或作济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济水流过(今为黄河河道),依此而名济州,亦通。薄州(一作咸州),山东东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记·周本纪》曰:“迁其(奄)君于薄姑”,在博兴县东北15里,薄州之名盖源于此。 阳州,为神话中日之所出,山东东部古有阳国,《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历代州城形势一云:“沂水县南有阳都城,古阳国。或曰,阳国本在今益都县东南,齐逼迁之于此。”齐迁之事见《春秋·闵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阳水,莱州古有阳邱山(《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八莱州府云:“阳邱山在掖县东南三十里,亦名马鞍山。”今名大泽山),都可能与阳国有关。阳州之名盖源于此;神州,《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难考实,惟《姓苑》云:“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关;昂州(或作次州),地难考实;戎州,山东西南部古有徐戎,《左传·隐公二年》云:“公会戎于潜。”即是。戎州之名盖源于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献中言之较多,如《楚辞·离骚》曰:“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曰:“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但均未指出具体所在。我们只能根据其它材料做一估计。 现在所知最早与冀州结下关系的恐怕就是黄帝和蚩尤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遂杀蚩尤。”《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其它有关黄帝战蚩尤的材料还有,《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盐铁论·结和》:“黄帝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 赤帝即炎帝,又号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穷桑,《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杜预注:“穷桑,少皞之号也。……穷桑地在鲁北。”穷桑很可能就是宁阳县与曲阜、泗水两县交界处的小山脉。黄帝所居,即轩辕之丘,《山海经·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在(此)[其北],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一曰]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一曰]在轩辕国北。”既曰“不敢西射”,则轩辕丘当在穷山西,“一曰”者并不可靠。穷山即穷桑,地在“鲁北”,可见轩辕之丘当在曲阜西北。《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曰:“封黄帝之后于铸。”铸后为蛇丘县治,在今泰安市西南夏张镇南故县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后于此,可能此即古轩辕之丘所在,至少不会太远。涿鹿即蜀禄、烛龙、九淖,为古蜀族。《左传·宣公十八年》曰:“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预注:“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在今泰安市西。可见这里远古确有蜀族。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谓烛龙。”章尾(y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21 13:09
    回复
      若果如此,则古蜀族当原在平邑县东北一带。 冀,金文作“B”正象双角鬼脸人形。中国古有崇鬼风俗,冀州当即鬼州之意。梁《述异记》卷上曰:“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首?],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蚩尤被杀于冀州,看来应是被杀于他的老巢。赤帝、黄帝、穷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应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述异记》又曰:“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山东地区蚩尤遗迹很多,并且也有蚩尤戏,据马德怀先生说:“早年山东泗水县民间保存了此项传统。”也可为证。 再具体说来,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洋水很可能就是流穿今新泰市境内的今柴汶河,为汶河的支流之一。关于柴汶河,学界有一定争议。依《水经·汶水注》,古柴汶河原名淄水,因流经柴县故城(今新泰市柴城村)北而“世谓之柴汶河”,但其源头并非今东周河,而是今羊流河。《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曰:“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成在今宁阳县东北90里,足证古柴汶河确名淄水,郦说当有所据。至于今东周河,《水经·洙水注》则以之为古洙水之源,西南流入泗水。但是今东周河与泗水之间隔有关山,不可能相通,也就是说今东周河不可能是古洙水的上源,而只能向西流注淄水(古柴汶河)。郦道元必是失察。至于《山东通志》言洙水之源在关山,且言小汶河(即今东周河)约在元明时汇夺淄水,那汇夺之前小汶河又流向哪里呢?总不至于自淤成渊吧?所以小汶河当自古就是淄水的一条支流,其名可能曾是洋水。《归藏·启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如果羊水就是洋水,蚩尤又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则羊水只能是以今东周河为源的今柴汶河,蚩尤只能在今新泰市境内。这是很有可能的。若果如此,冀州之地也就在今新泰市境内。 换个角度说,《汉书·地理志上》河东郡平阳县条应劭注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广弘明集·对傅奕废佛僧事》引古本《纪年》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由此可知,尧都平阳应无问题。那平阳又在哪里呢?查阅文献,古名平阳者共有四处:一在山西,《左传·昭公廿八年》:“赵朝为平阳大夫,”《水经·汾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今临汾市治;一在河南,《左传·哀公十六年》曰:“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今滑县东南;两在山东,《春秋·宣公八年》曰:“城平阳。”今新泰市治;《左传·哀公廿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水经·泗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今邹城市治。 尧在河南并无证据,所以滑县之平阳为尧都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尧在山东的证据则较多,因而新泰、邹城两处之平阳有一处为尧都是有可能的。进一步说,顾祖禹评论泰安州的形势曰:“州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由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岂非建瓴之势哉!”而这种“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的形势在泰安州中尤其体现在新泰县(现设市)。据考古学研究,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乃是鲁中南山地及其周围一带,新泰正处于该范围的中心位置。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尧虽然可能起于今菏泽地区,但设都于新泰一带,居中以驭四方却是极有可能的。就此而言,僻处西南的邹城是无法相比的,也就是说,如果尧在山东的话,其都平阳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尧在山西证据也较多,临汾之平阳为尧都虽不能完全肯定,但也无法完全否定。但既然尧在山东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证据也更多,那尧都平阳之在新泰也就比在临汾更具可能。综而言之,新泰的平阳最有可能是尧都。《左传·哀公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陶唐即尧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阳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说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21 13:10
      回复
        明白了这一点,《河图》派九州的分布十分均匀、冀州被称为“正中”的原因就好理解了。《河图》派九州说也就并非无稽之谈了。后来,据《孟子·万章上》说:“舜……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曰:“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可知,舜、禹皆可能都于尧都平阳,皆可能都于今新泰市境内。今市西有禹村镇,历史悠久,为这种可能又提供了一条佐证。为什么要这样呢?当然是与新泰的地理形势(正中)有关了。近来学界已达成共识,周代所封夏后之杞曾长期居于今新泰境内。为什么会如此呢?恐怕是与禹可能都此有关!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疆域的扩大、对古史的遗忘,人们已经很难读懂实际保存了历史真相的《河图》派九州说了。于是便依据当时中国的版图来误读和改写它们,从而产生了《周礼》派九州说。甚至我们还可根据《周礼》派各家所保存的原貌的多少(如正东、正北、正西、正南、东南、东北等以方向定位置的词语)来大体判断其产生时间的早晚,即可能《周礼》最早、《吕氏春秋》其次、《禹贡》再次、《尔雅》最后。后来,邹衍又提出大小九州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这恐怕就是邹衍既见两种“九州”说而又不能解其乖异,遂折中而言的结果。 九州是一个梦想。是天空里的第一滴水,我们希望它能变成海洋。 九州是由中国人来创造的一个奇幻世界,所以它一出生就从血脉中具有了东方的神蕴。 地理总论 在无边海洋中,有着诸多大陆,其中有一块文明繁荣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种族。 古代人族建立、由部族联盟所转化的那个古老晁帝国,曾把他们所探知的已知世界分成殇、瀚、宁、中、澜、宛、越、宁、雷九个州,虽然这一大国早已消亡,但九州的区域却一直留了下来。 因对苍茫大地认识的有限,他们按环内海文明的中心点把这区域分为北陆,东陆和西陆。环绕大陆的是被统称为浩瀚洋的广大水域。同时,浩瀚洋在邻近大陆的各处浅海也有不同的名称。陆地之间是三个较浅的内海,分别称为涣海,潍海和滁潦海。 在对陆地和海洋测量中,长度单位为里和步,高度单位为尺,面积单位为拓(百平方里)。 东陆约为五十四万拓,北陆约为三十六万拓,西陆大约二十五万拓。 (目前设定一九州里与一华里同,一拓为100平方里等于现实中25平方公里,九州总面积不含地中三海约为一百一十五万拓约为三千万平方公里,包括地中三海约为四千万平方公里) 东陆最高的山脉为雷眼山脉,位于东陆中南部,东西向。雷眼山脉以北的大陆被称为中州,因为那里是文明世界的地理大圆中心。南面称为越州。中州东面的那一部分大陆称为澜州,因为那里是所有大陆的最东端。雷眼山脉西尽,西南和西北两个海湾在东陆的西部划出了宛州,由大江与西陆分开。 北陆最东面称为宁州,名字来源于当地部族的各种祭祀。宁州北面是乌扬大江和江北几乎无法飞越的高耸雪山,仅在西北面由狭长的地峡和瀚州相连,瀚州有广阔平原。瀚西面是殇州,两者间是北陆最高的蛮古山脉。 西陆中部是被称为沉沙海的海湾,其北是云州,因此沉沙海南方的雷州是一片长年绿色的温暖土地。两州面积近似。 天文简要 九州所在的苍茫世界是一个球面,然而这个球面有些不同寻常,因为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人们可以向西一直走回东方,大地几乎是无限伸展的。你不回头,就永远回不到起点,前方是永远的长路。九州的大地对其上的生物来说几乎是无限广大的。 当九州上的人们抬头仰望天空,在白昼,他们会看见太阳,但不仅仅是太阳,其他除了谷玄之外的双月及九主星就会按当时力量的不同时隐时现,在昼夜都是这样。各星辰散发着独特色彩的光辉,因为不同主星的影响,所以九州的天空并不总是蓝或白色的,当人们看到幻化的天色和主星们的明暗光晕形状,他们会知道星辰力可能又给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或许是雨季,或许是风暴,或许是一个气候宜和,安定繁育的时代。 而在夜晚,当谷玄主宰了天空,诸星云的光芒被吸收减弱,除了主星们仍有巨大的飘逸光晕之外,其他星云(星象、星环和星簇)就象被随意挥散在黑布上的大小钻石,星云是流动的,时时受到其他星云移过时的引力,和主星们的斥力,他们象风中的云,不停的改变着形状,聚散着。有时一夜晚就能改变得面目全非,有的却几千年来一直未曾变过。正如白昼一样,九州的夜晚也不是纯黑色的,不仅星辰的颜色不同,光晕不同,主星也随着互相力量的消长给夜晚映出暗淡的基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21 13:12
        回复
          史书上所说的姬水应该是济水,济和姬上古都读作(zei后演变为济,同齐字读音),而洛水就是是泺水,也叫娥姜水。泺水(泺Luò),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古济水就是发源于河南的黄河分支,泺水还有名字叫洛水,洛水现在叫小清河。而这条泺水,就是姜水。你在陕西找到的什么姬水姜水的都是牵强附会的讹传。因为人们通常高估古人的活动范围,黄帝和炎帝两个是不同氏族,而不是部族。历史记载黄帝生于寿丘(今曲阜),曲阜古称淹,所以你知道上古时它是一片大泽,不仅曲阜,当时从安徽到山东鲁西南菏泽、泰安南部、聊城一直到今天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白洋淀都连成一片,称呼很混乱,或称雷泽、孟渚,或称大泽,但有一个称呼很固定,就是叫“海。”山海经的海实质是这片大泽,山东省菏泽市的名称来历、微山湖、八百里水泊梁山、白洋淀都曾经属于这片大泽,这也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那片大泽。山海经的山实质上是指泰山。帝王膜拜泰山的俗例,不是因为泰山高大,而是这是起源于上古东夷时代的旧例,因为泰山是上古东夷的神山,是黄帝乃至夏商时代核心活动区域,是他们的旧都所在。如果你以从菏泽到白洋淀作为海,以泰山为山来看山海经,就不那么荒诞了。我们来看《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海内西北陬以东者。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蟜,其为人虎文,胫有【綮糸换月】。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州中。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从这段记载看昆仑之墟位置应在今内蒙至辽宁之燕山,绝对不在中国西部,这里属于东夷故地,也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海内北经,按其位置,正好是从菏泽、微山湖所属之大泽延伸到白洋淀的大泽之正北。而尧舜的活动遗迹绝不在河南西部和陕西,而应该是从东北到山东的位置,这与红山文化的文化特征正好符合。倘若海内理解为中国中部,那么北经应该是荒漠。再来看《南经》记载:“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桂林八树在番隅东。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很显然,所谓海内之南,就是湖南、福建和广东,正在大泽之南。很明显,海内就是中原,中原就是东夷古聚落地区。另外,从《史记》所载来看,炎黄大战,炎黄与蚩尤之战,都在古冀州,就是今天白洋淀所在的地区一直向北延伸,即所谓古燕国所在地,而从“燕”这个名称来看,这里显然属于东夷族。
          再来说,济水。济通齐,齐是什么意思?齐是平整的意思,也是“中”的意思。
          “《唐韵》徂兮切,《尔雅·释言》音齐,中也。《注》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又《正韵》庄也,肃也。《左传·文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注》齐,肃也。 又正也。《诗·小雅》人之齐圣。《注》中正通知之人也。《朱传》齐,肃也。《注》释地曰:岠齐州以南。《疏》齐,中也。中州为齐州。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黄帝篇》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注》斯,离也。齐,中也。”另外,古代脐通齐,腹部之正中也。由此可知,齐的古义,有平整、庄重、中正的意思,但作为地理讲时,它的本义是中州,即中原、中国。这个意思,大多数史学家恐怕从未考证过,如果考证过,中国历史研究不至于如此混乱。
          济水就是中间的意思,中国、中原本来都是齐有关,山东自古被称为齐,那是由来有自的。江苏浙北安徽东部这个地方古时候被称为徐淮夷,实质又分为徐夷、淮夷,其北部就是曲阜,著名的防风氏、蚩尤、西周的徐偃王都是来自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是很多姓氏的发源地,例如徐姓、黄姓、江姓等。这个地方有个伟大的文明遗址叫做良渚文化遗址,在浙江省北部,这是东夷最南端,夷越交界的地方。那么在曲阜以北五十公里的泰山这个地方也有一个伟大的遗址叫大汶口,冲着这条线北上在济南章丘是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再北上在辽宁朝阳有个著名的牛河梁遗址,也就是红山文化遗址,再往北属于古肃慎了。这四大文明遗迹都是东夷人的遗迹,与仰韶文化相比,文明程度更为高级。
          显然中华文明最早起源是这东夷四大文化遗迹,这四个遗迹地理上是一条南北的直线,这就是古华夏国,陶器与玉石文明、纺织、农业都高度发达,远非仰韶能比。如果你否认这一点,那么请你告诉我,远在仰韶的先民使用什么样的货币?崇拜什么样的神山和图腾。中华文明的核心图腾标志以及货币(来自海洋的贝壳),龟、玉、蛇(龙)、鸟(燕子、凤凰)、熊、贝壳(中国人最早的货币)都不是黄土地带的,而是海岱地区的,最重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21 13:14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4 05:3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2-21 04:24
              回复(14)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7-13 15:26
                回复
                  @Hhfd1✆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7-30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