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吧 关注:5,548贴子:101,657

回复:【女主称制】读书分析贴——分析鸦片战争时的清军军事力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的复杂性在于其思想,人所制定的战略战术又千变万化,很难集中概括。因此,鸦片战争中的高层人士的经历、思想及其战略战术,我将放在以后各章结合战争过程进行讨论,本节只是简单地描述清军作战的主体——士兵和军官的一般情况。


IP属地:江苏138楼2018-06-03 14:07
回复
    中国史学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视野集中于上层,许多史料作者对其身旁的下层民众生活,因不具秘闻的性质而忽略不记。在我探究当时清军官兵的一般生活时,受窘于材料非常之少,只能将散见于各处的零星材料拼凑出大致而非精确的图画。


    IP属地:江苏139楼2018-06-03 14:09
    回复
      清朝的兵役制度是一种变形的募兵制。早期的八旗是兵民合一的制度,清入关后,人丁生繁,兵额固定,逐步演化为从各旗各佐领中抽选固定数量的男丁充兵。绿营兵募自固定的兵户。与民户相比,兵户出丁后可免征钱粮赋税。而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战时,绿营的兵员除来自兵户外,也有从社会其他成员中募集者,各色人等均有。


      IP属地:江苏140楼2018-06-03 14:11
      回复
        这种挑募的方式具体执行情况又是如何?我们可借用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冯玉祥的个人经历,帮助读者理解:
        保定府五营练军,是有名的“父子兵”。这意思就是老子退伍,由儿子顶名补缺,普通外面不相干的人,是很难补进去的。有时即使一年半载能出一个缺,就有许多人来争着补,各方面托人保荐。所以我补了几次,都没有补上。
        ……
        有一次,营中出了一个缺额,外人还不知道,管带苗大人就说:“这回补冯大老爷的儿子。”
        旁人就问:“冯大老爷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这一问,苗大人也怔住了。接着那人就说:“我问问去。”
        这时苗大人生怕他去一问,耽搁了时间,缺额又被旁人抢去,所以他随即说:“我知道,用不着问。”于是他就随手写了“冯玉祥”三个字。


        IP属地:江苏141楼2018-06-03 14:14
        回复
          本来我们的名字是按照族中“基”字排行取的,家兄叫基道,我叫基善。这次补兵,因为苗大人随便一写,以后我就沿用下去,没有更换本名。这就是我的名字的来由。我补兵的这年,是光绪十八年,西历1892年,我才十一岁。
          补上兵之后,我并没有随营操练。除了发饷时到营中应名领饷外,其余时间我仍在家中过活……
          冯玉祥的父亲是一名哨官,冯玉祥加入的是淮军,这与鸦片战争时期的八旗绿营是有区别的。冯玉祥11岁参军,也是一种例外,故冯氏自觉有特别意义而写入自传。我们不能把冯氏的事例当作普遍现象来看待,但此中透露出来的募兵程序,却是清朝的一贯制度。


          IP属地:江苏142楼2018-06-03 14:16
          回复
            以上先更新到这,后续有空时再接着更。


            IP属地:江苏143楼2018-06-03 14:18
            回复
              清军的士兵一旦被募后,就成了一种终身的职业。当时并无固定明确的退役制度。尽管清军中(主要是绿营)时有“汰老弱、补精壮”的行动,但从未规定多少岁为老,什么样为弱,更未规定多少年进行一次裁补的行动。因此,清军士兵的年龄大小不一。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被打死9名士兵,档案中留下了他们个人情况的资料:
              中营守兵林喜成,年三十五岁,系鸟枪手,母陈氏,妻李氏,子注。
              左营守兵吴灿生,年二十五岁,系鸟枪手,妻傅氏,男顺意。
              左营战兵吴观赏,年四十三岁,系鸟枪手,妻孙氏。
              左营守兵王大猷,年二十九岁,系鸟枪手,母吴氏。


              IP属地:江苏144楼2018-06-17 13:48
              回复
                右营战兵邱明禧,年三十九岁,系弓箭手,祖母林氏,母刘氏,妻陈氏。
                右营战兵张世泽,年五十九岁,系鸟枪手,母余氏,妻黄氏,男光灿。
                前营战兵胡满才,年四十七岁,系鸟枪手,男印蓝。
                后营战兵周瑞安,年二十二岁,系鸟枪手,继父厂,母徐氏,弟举。
                后营战兵吴振胜,年二十四岁,系藤牌手,父俊,母林氏,兄词,弟贤。


                IP属地:江苏145楼2018-06-17 13:49
                回复
                  这9名士兵全属号称精锐的福建水师提标。从这份档案来看,他们的年龄从22至59岁不等,大多娶妻生子,母亲亦大多健在,却少有父亲的记载。我们不知道其父是否为已亡故的绿营兵,他们是否因父而补上兵缺。


                  IP属地:江苏146楼2018-06-17 13:50
                  回复
                    清军士兵的家眷,皆随军住于营中,或另赁房屋住在附近,不似今日军营森严,士兵24小时集中居住。当时士兵执行的任务有如今日之警察,其生活亦同今日警察那样上班下班。除出征打仗外,军营并不开伙,士兵皆回家吃饭。一旦操演值勤来不及回家,家眷们便送饭前往。操演的场地周围,常常有他们的妻儿旁观。休息时与妻儿共饭,与操演相比又是一番风光。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描写了两位旗兵、一位骁骑校、一位佐领、一位参领的日常生活。这部写于20世纪60年代而描写19世纪90年代的小说,虽不能当作史料来佐证鸦片战争时期的场景,但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就近观察的位置。其中,老舍对那位充正红旗马甲、携“面黄无须”腰牌进出皇城守卫的父亲的生活,作如下描述:
                    到上班的时候,他便去上班。下了班,他照直地回家。回到家中,他识字不多,所以不去读书……他只是出来进去,劈劈柴,看看五色梅,或刷刷水缸。……一辈子,他没和任何人打过架,吵过嘴。他比谁都更老实。可是,谁也不大欺负他,他是带着腰牌的旗兵啊。


                    IP属地:江苏147楼2018-06-17 13:53
                    回复
                      老舍的家,在今日北京护国寺一带,距他上班的皇城,并不算远。这位马甲得到这位后来出名的儿子时,已经40多岁,两年后死于八国联军之役。


                      IP属地:江苏148楼2018-06-17 13:55
                      回复
                        我在前节已经说明,清军绝大多数士兵是分散驻扎的,每处数名、十数名、数十名不等。而这些分散的士兵携带家眷居于各市集要冲汛塘碉卡之地,除操演值勤外,平日的生活与周围的民户并无多大的差别。


                        IP属地:江苏149楼2018-06-17 13:57
                        回复
                          清军绿营、驻防八旗的士兵,分马兵、战兵、守兵三种;京师八旗又有领催、马甲、步甲、养育兵等名目;每月领取粮饷。其标准为:


                          IP属地:江苏150楼2018-06-17 14:00
                          回复
                            马兵即为骑兵,战兵为出征作战之兵,守兵为戍守防卫之兵,原本职分明确。


                            IP属地:江苏151楼2018-06-17 14:02
                            回复
                              但到了鸦片战争时,因战争规模的缩小,许多马兵已革去战马等项开支,变为无马之马兵,而战、守兵的职责也日趋模糊。由于粮饷的差别,在实际操作中,守兵、战兵、马兵成为士兵晋升的等级。八旗兵丁除粮饷外,另有旗地,每名约30亩,但到了鸦片战争时,抵押、变卖已十分平常。


                              IP属地:江苏152楼2018-06-17 14: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