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启观者:
浏阳会馆,因谭嗣同英烈之举而闻名于后世,受后人众生瞻仰与膜拜。
浏阳会馆前身,系是同治皇帝的老师,亦是谭嗣同之父谭继洵的座师刘崐之故居,刘崐因1873年被革职留居湖南后,将居所卖予谭继洵与几位在京湘籍官员,作为湖南合省公产,史称“浏阳会馆”。
刘崐为人耿直,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为政清廉,所到之处,治理森严,力革弊政;知人善用,遴选人才多成“伟器”,是同时代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清末年间著名的历史人物。
谭继洵成为京官后(1860年),即移居京师烂漫胡同,携长子嗣贻随侍。徐夫人也于同治二年(1863年)携二女一子赴京,谭家开始在北京定居下来。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3),谭嗣同之父谭继洵与几位在京湘籍官员购得北半截胡同官房一所,作为湖南合省公产。
谭嗣同生于1865年(同治四年)3月10日,诞生于宣武城南烂漫胡同;1874年,九岁的谭嗣同随家搬入隔壁胡同的浏阳会馆(北半截胡同41号,南半截胡同6号、8号)。谭嗣同在此度过少年时代。
1877年谭嗣同十二岁第一次离京返回家乡浏阳,1878年,谭嗣同相随父亲赴任甘肃,后又回浏阳就读。在谭继洵做官甘肃的十二年间(1877-1889),谭嗣同几次往返湖南甘肃两地。
谭嗣同自离京后,回“浏阳会馆”仅有三次,每次驻留时间很短。
1898年6月30日,光绪帝诏命谭嗣同进京,因病停滞未行。
1898年8月21日,经光绪帝再诏,谭嗣同病愈,经过一路舟车劳顿,谭嗣同来到了北京浏阳会馆
1898年9月28日,菜市口,清兵戒备森严,百姓摩肩接踵,六辆囚车徐徐驶来,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披枷带锁押上刑场。
谭嗣同英烈已逝,其英魂与精神长存120年,让后人无限地敬仰与追思,后继之人不断追随谭嗣同的精神,由谭嗣同以己之血,引发推翻满清帝制,辛亥革命、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等,不断演进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壮举…….。
嗣同书屋寄居老人悟语:
谭嗣同故居,不论新与旧,还是残与破,现亦物是人非。
物与精神取其形或取其神,在人,在事、在境遇相向而论,完美与残缺取意每每人人不同,纵观千古,评述自有公论。嗣同已故二甲子,戊戌变法胜败之辩,人云亦云。然,嗣同与中华民族一代代英烈所追求的,均为振兴民族与国富民强,为百姓快乐、平和与安宁也。
呜呼,嗣同其精神与《仁学》之学,是为后人之所追求,不可弃、不可抛,是后人追随的正能量。然,观今人以自利之心而自惑,或惑于他人,或惑于民之之心,弭乱于国、迷乱于民。吾,呜呼!嗣同之命、之血、之头颅虽逝,其精神却已迷失,今人何以告慰嗣同在天之灵。
谭嗣同故居虽破旧与残缺,然,确以深深烙印着历史岁月进程的伤痕与沧桑,是一种历史演进的见证,见证谭嗣同故居破旧与残缺之景象,亦是北京四合院和北京古城发展的一个缩影,但这仍不能掩盖古城的风采与神韵。北京胡同与四合院的文化神髓,是哪里居住的老北京人,而不是破旧的房屋,他们是一本活字典,是真正的老北京文化,他们不在了,老北京文化将谈谈飘逝,人去楼空也。
怀古唱今一代代,每一位,可歌可泣英烈之士的身影和故事。赋诗一首,以敬已逝的英灵和“戊戌变法”:
复生二甲轮回顾,吾立苍穹看故都。
忆昔故人不常在,思念旧宅一如故。
戊戌变法难遂愿,横刀向天看古今。
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悔昆仑向天笑。
浏阳会馆,因谭嗣同英烈之举而闻名于后世,受后人众生瞻仰与膜拜。
浏阳会馆前身,系是同治皇帝的老师,亦是谭嗣同之父谭继洵的座师刘崐之故居,刘崐因1873年被革职留居湖南后,将居所卖予谭继洵与几位在京湘籍官员,作为湖南合省公产,史称“浏阳会馆”。
刘崐为人耿直,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为政清廉,所到之处,治理森严,力革弊政;知人善用,遴选人才多成“伟器”,是同时代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清末年间著名的历史人物。
谭继洵成为京官后(1860年),即移居京师烂漫胡同,携长子嗣贻随侍。徐夫人也于同治二年(1863年)携二女一子赴京,谭家开始在北京定居下来。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3),谭嗣同之父谭继洵与几位在京湘籍官员购得北半截胡同官房一所,作为湖南合省公产。
谭嗣同生于1865年(同治四年)3月10日,诞生于宣武城南烂漫胡同;1874年,九岁的谭嗣同随家搬入隔壁胡同的浏阳会馆(北半截胡同41号,南半截胡同6号、8号)。谭嗣同在此度过少年时代。
1877年谭嗣同十二岁第一次离京返回家乡浏阳,1878年,谭嗣同相随父亲赴任甘肃,后又回浏阳就读。在谭继洵做官甘肃的十二年间(1877-1889),谭嗣同几次往返湖南甘肃两地。
谭嗣同自离京后,回“浏阳会馆”仅有三次,每次驻留时间很短。
1898年6月30日,光绪帝诏命谭嗣同进京,因病停滞未行。
1898年8月21日,经光绪帝再诏,谭嗣同病愈,经过一路舟车劳顿,谭嗣同来到了北京浏阳会馆
1898年9月28日,菜市口,清兵戒备森严,百姓摩肩接踵,六辆囚车徐徐驶来,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披枷带锁押上刑场。
谭嗣同英烈已逝,其英魂与精神长存120年,让后人无限地敬仰与追思,后继之人不断追随谭嗣同的精神,由谭嗣同以己之血,引发推翻满清帝制,辛亥革命、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等,不断演进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壮举…….。
嗣同书屋寄居老人悟语:
谭嗣同故居,不论新与旧,还是残与破,现亦物是人非。
物与精神取其形或取其神,在人,在事、在境遇相向而论,完美与残缺取意每每人人不同,纵观千古,评述自有公论。嗣同已故二甲子,戊戌变法胜败之辩,人云亦云。然,嗣同与中华民族一代代英烈所追求的,均为振兴民族与国富民强,为百姓快乐、平和与安宁也。
呜呼,嗣同其精神与《仁学》之学,是为后人之所追求,不可弃、不可抛,是后人追随的正能量。然,观今人以自利之心而自惑,或惑于他人,或惑于民之之心,弭乱于国、迷乱于民。吾,呜呼!嗣同之命、之血、之头颅虽逝,其精神却已迷失,今人何以告慰嗣同在天之灵。
谭嗣同故居虽破旧与残缺,然,确以深深烙印着历史岁月进程的伤痕与沧桑,是一种历史演进的见证,见证谭嗣同故居破旧与残缺之景象,亦是北京四合院和北京古城发展的一个缩影,但这仍不能掩盖古城的风采与神韵。北京胡同与四合院的文化神髓,是哪里居住的老北京人,而不是破旧的房屋,他们是一本活字典,是真正的老北京文化,他们不在了,老北京文化将谈谈飘逝,人去楼空也。
怀古唱今一代代,每一位,可歌可泣英烈之士的身影和故事。赋诗一首,以敬已逝的英灵和“戊戌变法”:
复生二甲轮回顾,吾立苍穹看故都。
忆昔故人不常在,思念旧宅一如故。
戊戌变法难遂愿,横刀向天看古今。
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悔昆仑向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