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1,827贴子:472,961

有关白团卫村之战,本人的一些整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对此战感到好奇,于是整理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IP属地:浙江1楼2018-11-06 19:55回复
    闰月己巳朔,阅诸道兵于温榆河。己卯,围恒州,下其九县。《辽史》
    二年春正月,契丹陷泰州。壬子,马全节及契丹战于榆林,两军皆溃。《新五代史》
    正月辛酉,相州奏,契丹抽退,其乡村避寇百姓,已发遣各归本家营种。初,帝以不豫初平,未任亲御军旅,既而张从恩、马全节相次奏贼军充斥,恒州杜威告事势危急,帝曰:“北敌未平,固难安寝,当悉众一战,以救朔方生灵。若宴安迟疑,则大河以北,沦为寇壤矣。”即日命诸将点阅,以定行计。辛酉,下诏亲征。《旧五代史》
    帝疾小愈,河北相继告急。帝曰:“此非安寝之时。”乃部分诸将为行计。《资治通鉴》
    北面副招讨使马全节等奏:“据降者言,虏众不多,宜乘其散归种落,大举径袭幽州。”帝以为然,征兵诸道。壬戌,下诏亲征;乙丑,帝发大梁。《资治通鉴》
    二月,围魏,晋将杜重威率兵来救。《辽史》
    壬申,命安审琦屯鄴都。《资治通鉴》
    二月戊寅,北面行营副招讨使马全节、行营都监李守贞、右神武统军张彦泽等以前军先发。《旧五代史》
    己卯,马全节等诸军以次北上。《资治通鉴》
    己卯,以许州节度使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辛巳,诏河北诸州,应蕃骑经由之地,吏民遭杀害者,委所在收瘗,量事祭奠。诏恒州杜威与马全节等会合进军。《旧五代史》
    甲午(PS疑为甲申日),以河中节度使安审琦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许州节度使符彦卿充马步军左厢都指挥使,滑州节度使皇甫遇充马步军右厢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梁汉璋充马军左右厢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殷充步军左右厢都指挥使,左神武统军张彦泽充马军左右厢都排阵使,右神武统军潘环充步军左右厢排阵使。《旧五代史》
    丙戌,诏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威以本道兵会马全节等进军。《资治通鉴》
    三月戊戌,契丹陷祁州,刺史沈斌死之。《旧五代史》
    三月戊戌,契丹陷祁州,刺史沈斌死之。《新五代史》
    三月戊戌,师拔祁州,杀其刺史沈斌。《辽史》(PS据《资治通鉴》疑为二月攻陷,三月消息传到)
    三月甲辰,都招讨使杜威奏,今月八日臣与都监李守贞、副招讨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等部领大将发赴定州。《册府元龟》


    IP属地:浙江2楼2018-11-06 19:56
    收起回复
      三月甲辰,都招讨使杜威奏,今月八日臣与都监李守贞、副招讨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等部领大将发赴定州。《册府元龟》
      乙巳,杜威奏,与李守贞、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部领大军赴定州。是日,以符彦卿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右厢都排阵使,以皇甫遇为北面行营马步军左厢排阵使,以王周为马步军右厢排阵使。丁未,畋于戚城,还幸景延广、安审信军。《旧五代史》
      乙巳,杜威等诸军会于定州,以供奉官萧处钧权知祁州事。《资治通鉴》
      庚戌,杜威大军攻泰州,刺史晋廷谦以州降,获守城兵士三百八十九人,《册府元龟》
      庚戌,王师攻泰州,刺史晋庭谦以城降。《旧五代史》
      庚戌,诸军攻契丹,泰州刺史晋廷谦举州降。《资治通鉴》
      庚戌,马全节克泰州。《新五代史》
      庚子,杜重威、李守贞攻泰州。《辽史》
      甲寅,杜威收复满城,获契丹首领没刺相公及守城兵士一千九百六十四人,内七百人是新蔚二州兵士,并放归本道,其一千二百人是契丹,监送次,《册府元龟》
      甲寅,杜威奏,收复满城,获契丹首领默埒相公,并蕃汉兵士二千人。《旧五代史》
      甲寅,杜威克满城。《新五代史》
      甲寅,取满城,获契丹酋长没剌及其兵二千人。《资治通鉴》
      乙卯,收复遂城县,其守城契丹留六十三人首领,馀并处斩,《册府元龟》
      乙卯,杜威奏,收复遂城。《旧五代史》
      乙卯,克遂城。《新五代史》
      乙卯,取遂城。赵延寿部曲有降者言:“契丹主还至虎北口,闻晋取泰州,复拥众南向,约八万馀骑,计来夕当至,宜速为备。”杜威等惧,《资治通鉴》
      丙辰奏,大军自遂城却退至满城。时敌将赵延寿部曲来降,言:“契丹主昨至古北口,幽州走报,汉军大下,收却泰州。寻下令诸部,令辎重入塞,轻骑却回。契丹率五万余骑,来势极盛,明日前锋必至,请为之备。”杜威、李守贞谋曰:“我师粮运不继,深入贼疆,而逢大敌,亡之道也。不如退还泰州,观其兵势强弱而御之。”军士皆以为然。是日,还满城。《旧五代史》
      丙辰,退保泰州。《资治通鉴》(PS此处泰州应为满城,据读史方舆记要满城条:“天宝初,改为满城县。五代晋徙泰州治此。”满城故城条:“五代晋开运二年契丹陷泰州,诸军寻攻拔之,进取满城及遂城,因以满城为泰州治。”


      IP属地:浙江3楼2018-11-06 19:58
      回复
        丁巳,杜威退还泰州,是日契丹前锋至涿州。《册府元龟》
        丁巳,至泰州。《旧五代史》
        戊午,杜威大军在泰州,契丹前锋至矣。《册府元龟》
        戊午,契丹前锋已至。《旧五代史》
        戊子,赵延寿率前锋薄泰城。《辽史》
        戊午,契丹至泰州《资治通鉴》
        己未,大军离泰州,契丹踵其後,是夜,营於方顺河侧,敌亦相随立牙帐,《册府元龟》
        己未,大军次阳城,《册府元龟》
        己未,大军发泰州而南,契丹踵其后。《旧五代史》
        是日(己未),次阳城。《旧五代史》
        己未,重威、守贞引兵南遁,追至阳城,大败之。复以步卒为方阵来拒,与战二十馀合。《辽史》
        己未,晋军南行,契丹踵之。晋军至阳城,《资治通鉴》
        庚申,契丹万骑如墙而来,大军卒排斗底阵,骑军斗二十馀合,午後张彦泽皇甫遇符彦卿等选劲骑击之,遂行千馀里,北渡白沟而去,《册府元龟》
        庚申,敌骑如墙而来,我步军为方阵以御之。选劲骑击敌,斗二十余合,南行十余里,贼势稍却,渡白沟而去。《旧五代史》
        庚申,杜威及契丹战于阳城,败之,追奔至于卫村,又败之。《新五代史》
        复以步卒为方阵来拒,与战二十馀合。《辽史》
        庚申,契丹大至。晋军与战,逐北十馀里,契丹逾白沟而去。《资治通鉴》


        IP属地:浙江4楼2018-11-06 19:59
        回复
          辛酉,杜威召诸将议曰:“北主自来,实为勍敌,若不血战,吾辈何以求免。”诸将然之。是日,敌骑还绕官军,相去数里。《旧五代史》
          明日(壬戌),我军成列而行,蕃汉转斗,杀声震地,才行十余里,军中人马饥乏。《旧五代史》
          壬戌,复搏战十馀里。《辽史》
          壬戌,晋军结陈而南,胡骑四合如山,诸军力战拒之。是日,才行十馀里,人马饥乏。《资治通鉴》
          癸亥,战於白围谷,是日,契丹主在奚车中,及军败走,车行十馀里,追兵既急,获一橐,乘之而走,《册府元龟》
          癸亥,大军至白团卫村下营。人马俱渴,营中掘井,及水辄坏,兵士取其泥绞汁而饮。敌众围绕,渐束其营。是日,东北风猛,扬尘折树。契丹主坐车中谓众曰:“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令下马拔鹿角,飞矢雨集。军士大呼曰:“招讨使何不用军,而令士卒虚死!”诸将咸请击之。杜威曰:“候风势稍慢,观其进退。”守贞曰:“此风助我也。彼众我寡,黑风之内,莫测多少,若候风止,我辈无噍类矣。”即呼众军齐力击贼。张彦泽、符彦卿、皇甫遇等率骑奋击,风势尤猛,沙尘如夜,敌遂大败。时步骑齐进,追袭二十余里。至阳城东,贼军稍稍成列,我骑复击之,乃渡河而去。守贞曰:“今日危急极矣,幸诸君奋命,吾事获济。两日以来,人马渴乏,今吃水之后,脚重难行,速宜收军定州,保全而还,上策也。”由是诸将整众而还。是时,契丹主坐车中,及败走,车行十余里,追兵既急,获一橐驼,乘之而走。
          追奔至于卫村,又败之。《新五代史》
          癸亥,围晋兵于白团卫村。晋兵下鹿角为营。是夕大风。至曙,命铁鹞军下马,拔其鹿角,奋短兵入击。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晋军大呼曰:“都招讨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诸将皆奋出战。张彦泽、药元福、皇甫遇出兵大战,诸将继至,辽军却数百步。风益甚,昼晦如夜。符彦卿以万骑横击辽军,率步卒并进,辽军不利。上乘奚车退十馀里,晋追兵急,获一橐驼乘之乃归。晋兵退保定州。《辽史》
          癸亥,晋军至白团卫村,埋鹿角为行寨。契丹围之数重,奇兵出寨后断粮道。是夕,东北风大起,破屋折树;营中掘井,方及水辄崩,士卒取其泥,帛绞而饮之,人马俱渴。至曙,风尤甚。契丹主坐奚车中,令其众曰:“晋军止此耳,当尽擒之,然后南取大梁!”命铁鹞四面下马,拔鹿角而入,奋短兵以击晋军,又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待死!”诸将请出战,杜威曰:“俟风稍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李守贞曰:“彼众我寡,风沙之内,莫测多少,惟力斗者胜,此风乃助我也;若俟风止,吾属无类矣。”即呼曰:“诸军齐击贼!”又谓威曰:“令公善守御,守贞以中军决死矣!”马军左厢都排陈使张彦泽召诸将问计,皆曰:“虏得风势,宜俟风回与战。”彦泽亦以为然。诸将退,马军右厢副排陈使太原药元福独留,谓彦泽曰:“今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回,吾属已为虏矣。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陈使符彦卿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以身徇国!”乃与彦泽、元福及左厢都排陈使皇甫遇引精骑出西门击之,诸将继至。契丹却数百步。彦卿等谓守贞曰:“且曳队往来乎?直前奋击,以胜为度乎?”守贞曰:“事势如此,安可回鞚!宜长驱取胜耳!”彦卿等跃马而去,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馀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契丹大败而走,势如崩山。李守贞亦令步兵尽拔鹿角出斗,步骑俱进,逐北二十馀里。铁鹞既下马,苍皇不能复上,皆委弃马及铠仗蔽地。契丹散卒至阳城东南水上,稍复布列。杜威曰:“贼已破胆,不宜更令成列!”遣精骑击之,皆渡水去。契丹主乘奚车走十馀里,追兵急,获一橐驼,乘之而走。诸将请急追之。杜威扬言曰:“逢贼幸不死,更索衣囊邪?”李守贞曰:“两日人马渴甚,今得水饮之,皆足重,难以追寇,不若全军而还。”乃退保定州。《资治通鉴》
          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宋史·药元福传》
          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宋史·符彦卿传》:
          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候风反出战,吾属为掳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药元福传》
          乙丑,杜威大军自定州班师,《册府元龟》
          乙丑,杜威等大军自定州班师入恒州。《旧五代史》
          乙丑,诸军自定州引归。诏以泰州隶定州。《资治通鉴》(PS据《册府元龟》,以孙方简为泰州刺史)
          夏四月甲申,还次南京,杖战不力者各数百。《辽史》
          契丹主至幽州,散兵稍集;以军失利,杖其酋长各数百,唯赵延寿得免。《资治通鉴》


          IP属地:浙江5楼2018-11-06 20:01
          回复
            首先,吧内有些人将此战称为阳城之战,我觉得有些不妥,决战地点顶多在阳城附近,并且很容易与之前庚申日的追击战弄混。晋军在庚申日的追击战后休息了一日(辛酉日),在壬戌日,“复搏战十馀里”,直到癸亥日才抵达决战地点。


            IP属地:浙江6楼2018-11-06 20:09
            回复

              其次,如据谭图,阳城大概在今天的望都县附近的阳城镇,这里离保定市清苑区挺近的,白团卫村就在清苑西边


              白团村就在阳城镇的东北
              所以说,此战被命名为白团卫村之战是有一定道理的


              IP属地:浙江7楼2018-11-06 20:31
              回复

                如果将后晋军最后几天的行军路线(方顺河--阳城--白团卫村)勾勒出来的话,我们会发现,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杜重威似乎反攻了。


                IP属地:浙江8楼2018-11-06 20:49
                回复

                  从阳城到白团,直线距离12.2公里,如果沿国道走,大约13.61公里,折合唐制30里左右,晋军在壬戌日后,由于
                  辽军骚扰,一日只行十余里,行军两日差不多有30里。


                  IP属地:浙江9楼2018-11-06 20:56
                  回复
                    还有一件事,就是马全节的动向。
                    乙巳,杜威奏,与李守贞、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部领大军赴定州。《旧五代史》
                    庚戌,马全节克泰州。《新五代史》
                    阳城之战,甚有力焉。《旧五代史,马全节传》
                    如果将白团卫村之战与阳城之战合一,那么,我们会发现在白团卫村之战当天,身为北面行营招讨副使的马全节居然不在现场,但是如果将庚申日那场追击战称为阳城之战那么就合理多了。我们知道,也是在开运二年,马全节被“授顺国军节度使,未赴镇卒,年五十五。”如果没猜错,马全节应该就是在庚申日离开了后晋军去顺国军上任。那么杜重威之前的撤退行为到底是单纯想要逃跑,还是护送马全节上任,就难说了。也许就是在逃跑当天接到了马全节上任的诏令。也许是在跑到阳城时才接到诏令,同时可能还有一道要求他出击的诏令,使得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IP属地:浙江10楼2018-11-06 21:16
                    回复
                      白团卫村怎么在阳城东北?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11-07 14:41
                      收起回复
                        即使完全不看清人的地理考,就从旧史描述的情形来看,白团卫村也当在阳城以南,而不是以北。
                        决战当日起东北风,晋军顶风发起进攻,则契丹军是在晋军以北列阵,逃跑肯定也是向北逃。
                        可按楼主的说法,白团卫村在阳城以北,那么晋军追击反而追到了阳城东,也就是契丹向南败逃,晋军向南追击。这显然不合情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11-10 11:33
                        收起回复
                          壁阳城,〈府西南二十里。或曰五代时营垒处也。石晋开运二年符彦卿败契丹兵于壁阳,即此。
                          五代营垒处,符合村东土围一说,这个土围既断了后晋军取水,又能帮助辽军重整阵列。
                          如在阳城镇南,辽军在东,后晋军在西,开战时刮东北风,河流在南,后晋军可以向西南方向走,由于是上风,弓弩可以射的更远以防止契丹骑兵截击。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11-10 13:16
                          回复
                            辽军撤退方向上有祁州吗?
                            m


                            15楼2018-11-10 16:39
                            收起回复
                              晋军处于逆风有疑问吗?
                              .
                              「(契丹)奋短兵以击晋军,又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
                              「虏得风势」
                              「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
                              「时晋师居下风」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11-10 20: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