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吧 关注:20,907贴子:292,249

【探索】小霍推辞的豪宅长什么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喜欢霍去病的一心为国但也很好奇陛下给他置办的豪宅长什么样,这要涉及到西汉建筑方面的知识,下面开始搬运资料,小霍雕像镇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03 16:25回复
    我的二楼我做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03 16:29
    收起回复
      一、从两汉建筑说起
      《两汉建筑》(节选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两汉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其统治期前后达410年,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为时最长久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它在建筑方面的建树,无论是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民居、园林,都曾有过长期与大量的实践,且成就都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与艺术水平。虽然目前遗留的建筑实例很少,但通过许多间接资料(如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文字记载…),能够看出当时的建筑活动十分活跃,其类型既多,形式上也极富于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并叹为观止。这一时期的建筑,兼有百花齐放和继往开来的双重特点,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建筑自此走上了定型和成熟。以后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乃至明、清,我国大多数的传统建筑形式,都未能脱离两汉制式的窠白。
      一、城市
      汉代城市可分为天子帝都(如长安、洛阳)、封王国都(如齐王都临淄、淮南王都寿春、燕王都蓟、梁王都淮阳、代王都马邑…)、州、郡、县治以及边防关堡等多种。虽然它们现在绝大多数已经湮没,然而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中,尚能略知其中之部分梗概。
      (一)汉代之帝都
      1.长安
      秦末群雄起义,很快就歼灭了秦军主力,项羽率部入关,“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事见《史记》项羽本纪秦朝多年经营之帝都因此彻底破毁,人户屠窜,房舍荡然,焦土一片,已难予以恢复。是以刘邦建国以后,原打算定都洛阳,由于“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于是回到咸阳,先就渭水南岸台地上的秦代离宫兴乐宫予以扩建,并改名长乐宫,作为朝廷临时施政及王室居留之所。未久,又在其西建新宫未央宫,是为西汉时期正式朝廷所在。由此可见,汉代帝都长安的建设,是先从建造宫殿开始的。其他如城垣、道路、肆市、坊里…等等,都是后来逐步兴造起来的,看来并没有一个事先经过全盘考虑周详的规划。但就建设过程而言,大体可分为高祖、惠帝、武帝和王莽四个阶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03 17:16
      回复
        长安城垣的构筑,有关文献记载不一依《史记》卷九·吕后本纪:“(孝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而《前汉书》卷二惠帝纪中则载:“(孝惠皇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正月城长安”“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五年(公元前190年)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九月,长安城成。赐民爵户级”。依上述记载,《史记》中的筑城时间,据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谓惠帝元年“始作长安城西、北方”。三年“初作长安城”。而卷九·吕后纪,则是惠帝三年至六年(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9前),且内容甚为简略。《前汉书》所记则为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90年),其时间与人数都很具体,似较确切。至于施工情况,《史记》之索隐又引《汉宫阙疏》:“(孝惠帝)四年筑(长安城)东面,五年筑北面”,与上述《史记》所载有所出入《前汉书》卷二对惠帝三年春筑城事,并有附注:“郑氏曰:一面,故速罢”。这些都表明当时之筑城工程并未全面铺开,而是有步骤地每面依次分筑。这无疑是一个很科学的安排,在集中使用人力,缩短运输路线,便于管理监督工程与早见成效…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根据当时已建成的长乐、央二宫都位于城南来看,南城垣的施工可能是最早的,即约在惠帝三年或更早。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03 17:23
        回复
          由考古学家对汉长安城遗址的发掘",现在已知此城的平面呈一不甚规整的矩形(图5-17),除东面平直外,其余三面皆各有进退互不相若。《三辅黄图》中称此城形状:“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据现有测绘资料,知长安东城垣长5940米,南垣长6250米,西垣长4550米,北垣长5950米,合计全城周长为2690米。《史记》卷九·吕后本纪中引注《汉旧仪》载:“(长安)城方六十三里,经纬各十二里”。而《三辅黄图》则称:“周回六十五里”。以一里合1800尺,汉尺等于0.23米折算,则上述二记载与今日实测数据略有出入。
          城垣均筑以夯土,依发掘知其夯层厚度为8~10厘米,全施黄土,现存高度12米左右,墙基宽12~16米。与《三辅黄图》载:“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三版……”大体相侔。城外有护城河,经发掘知宽度约8米,深约3米,略小于《汉旧仪》之“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石桥六丈与街相直”记录。全城辟门十二处,每面各设三门。北垣西门名横门,南下直抵未央宫之北阙,往北经大桥渡渭水,是前往北地的交通要道。其外郭又有都门、棘门。北垣中门称厨城门,因长安官厨在门内东侧而得名。其东为洛城门,又名高门、杜门或雀台门。东墙北门曰:宣平门,俗称东城门,由长安赴东都洛阳之人众车马,皆经由此东出。其外郭门名东都门。东墙中门为清明门,又名籍田门,因门内建有籍田仓故也。此门还称凯门或城东门。东墙南门为霸城门,因门色青,民间又称青门、青城门或青绮门,与长乐宫之东阙相对。南都垣之东门名覆盎门,并名下杜门或端门,近长乐宫南墙。据发掘,前有直道通往宫内,估计此门亦应正对该宫之南阙。南垣中门为安门,又名鼎路门。在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辟大道直贯城北,南延则通住南郊之礼制建筑群,是为汉帝每岁郊祀和庙祭的必经之路。西安门在南垣西部,又名平门,近未央宫之南垣。西城南门曰:“章城门,或称光华门及便门,载见《三辅旧事》。此门面对未央宫西南,附近尚未发现宫阙遗址。西城中央之城门为直城门,原名直门。有的文献称之为龙楼门,考之《汉书》成帝纪,实误。此门有东西向大道过未央宫及武库北。西城北端辟有雍门,或称西城门、光门、突门,民间则曰:亟里门。门内大道东西向,与横门大街及安门大街交汇。由文献记载及1957年对直城门宜平门霸城门和西安门进行的考古发掘,知各城门均辟有并列之门道三条,每门道宽8米,即如《三辅决录》所云:“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三涂洞辟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及班固《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者相符合。由发掘知直城门、宣平门各门道之间隔以宽4米之夯土隔墙,而霸城门及西安门间则为14米(图5-18)。门道长度亦较之两侧城墙为厚,可知当时确如文献所述建有门台。减去门道两侧壁下尚余列柱残烬及石础各约1米之宽度,中央之土质路面尚宽6米。而霸城门门道中,宽1.5米之车辙犹依稀可辨,这就证明了文献中所称每门可并行四车的记载是十分正确的。又据记载,门台上均建有城楼。城垣之外,周以护河。《汉旧仪》载:“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石桥六丈与街相直”。现城濠多巳平毁,城门外石桥亦无痕迹可寻。据对直城门及西安门之发掘,其下有高1.4米,宽1.2米与1.6米之巨大排水涵洞,顶部用二层砖券,下用石块砌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5-03 17:4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03 17:50
            回复
              西汉长安城之面积及城内设施,《汉旧仪》中亦有所述:“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二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三门、九市、十六桥”。其中所称之“街”,依字义为南北方向之大路;“陌”则为东西向者。但史文中一律均称街,如章台上下街、城门街、太常街、尚冠前后街、夕阴街、前街、炽盛街、香室街、蒿街、华阳街等。另有沿城墙内侧环行城内之环涂。当时城内最繁华街道是安门、横门与宣平门大街。经近年考古发掘,知安门大街为城内最长街道,南北共长5500米,几贯穿长安全城。其宽达50米,中央供帝王使用之驰道宽20米,道两侧各有宽2米之水沟,沟外再有供一般车马行人之大路,宽13米(图5-18)。其他道路,如宣平门大街长3800米,一般也都在3000米左右,最短的是洛城门大街,亦有850米。各街宽度及道路配置,基本都同安门大街方式。至于缘城的环涂,因系次要道路,其宽度仅为7~8米。沿街种植行道树,种类有槐、榆、松、柏等多种。
              城中宫殿,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等五区。另西墙外尚有建章宫,故绝不止《汉旧仪》中所言之“三宫”。关于宫殿情况,将在后文另加介绍。
              长安之肆市,主要集中于城内西北隅,即雍门大街以北至横门一带。西市有六,始建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前汉书》卷二有载。东市有三,在横门大街以东,与西市隔街相对,故名。据文献,市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凡四里为一市。市中有市楼,皆为重屋。据考古资料,东市位于横门大街以东。东西广780米,南北长650~700米。面积约0.53平方公里,其东垣距厨城门大街120米,南垣距雍门大街40米,西垣距横门大街90米,北垣距北城垣170~210米。西市在横门大街以西,东西广550米,南北长420~480米,面积约0.25平方公里。其东垣至横门大街120米,南垣距雍门大街80米,西垣至西都垣400米,北垣至北都垣20~310米。东西市周围均构有市墙,宽度5~6米,市内各有东西向与南北向道路二条,形成“井”字布局。除此以外,见于文史者尚有柳市(在昆明池南)、直市(在渭水桥北)、高市、交门市、孝里市等。市除供交易外,又为刑人示众之所。如《史记》卷一百三晁错传:“(文帝)令晁错朝衣,斩东市”。又《前汉书》卷六十六·刘屈厘传:“有诏载屈厘车以徇,腰斩东市”。《前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原涉:“…遂斩涉,悬之长安市”。
              目前有关汉代市肆较为具体之资料,多见于出土于四川各地之画像砖,如五十年代在成都出土的一方东汉画像砖,生动地表现了当时一般市肆的组成与内涵(图5-19)。这市的平面呈正方形,周以围垣,每面于中央辟门。依门于市内开十字形道路,并在其中央建二层之市楼,楼上悬鼓,用司市之启闭。上述道路将市内空间划为等面积之四区,各区建有排列齐整房屋数列,当为各行业交易所在。另在市隅置小屋数间,可能为管理人员住所与公用之房舍(仓库、厕所……等)。而广汉、彭县之画像砖,则表现了市肆之市门,市楼及商贾贸易等更为生动与细致之形象(图5-20)。前述长安诸市的具体情况,虽然我们目前尚无法获悉,但它们的形制应与这些画像砖所表现的可能大同小异。从这方面来说,其意义又是十分重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03 17:5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03 18:22
                回复
                  有关长安桥梁的记载极少,散见于《史记》、《前汉书》及若干后世文记。《初学记》称:“秦都咸阳,渭水贯都,造渭桥及横桥,南渡长乐宫(按:应为兴乐宫)。汉作便桥以趋茂陵,并跨渭,以木为梁。汉又作霸桥,以石为梁。长安又有饮马桥”。关于渭桥,《史记》卷一百三张释之传中注引《史记索隐》载:“今渭桥有三所,一所在城西北咸阳路,曰:西渭桥。一所在东北高陵路,曰:东渭桥。其中渭桥,在故城之北也”。《三辅旧事》则云:“秦于渭南有舆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长桥三百八十步”。《三辅黄图》之记为:“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桥广六尺,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又渭:“(长安)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其外郭有都门,有棘门。门外有横桥。莽更名朔都门左幽亭”。综上所述,汉代北渡渭水的主要桥梁,应是横门外的横桥,即西渭桥。而在《史记》与《汉书》中都称之为渭桥。此桥北距长安三里,始建于秦,汉代加以修补。如《史记》卷十一·孝景帝本纪所称:“五年(公元前152年)三月,作阳陵、渭桥”。另一座是上述《史记》卷一百三中仅提到一次的中渭桥,其所在位置似应在厨城门以外。便桥在西安门外,建于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目的是去茂陵“其道易直”。霸桥作于汉代何时不明,依《三辅黄图》,桥在长安以东。王莽时曾不戒于火,“数千人以水沃不灭”。看来该桥石梁以上部分仍用木构。至于长安城下及城内之桥梁,其规模及跨度自然比上述诸桥要小得多。由于垣外绕以城濠,因此出入各城门均须经由桥梁济渡。《汉旧仪》提及的“石桥六丈,与街相直”,大概就是指的这类门桥。它们是否属于前述的“十六桥”,目前尚难判断。其他桥梁仅知有饮马桥一处,据《三辅黄图》称在宣明门外。
                  文献记载,长安居民分居于一百六十闾里中,闾里各有名谓,但仅有少数散见诸文史。已知者有尚冠里、修成里、黄棘里、宣阳里、建阳里、昌阴里、北焕里、南平里。戚里、直里、当利里、棘里、南里、嚣陵里、假阳里、掇槐里……等。据《前汉书》地理志,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城有户八万另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如全部居于闾里中,则平均每里容纳505户,1540人。加上各权贵、官寺及卫戌兵丁等,总人口当在30万人以上。而城内面积又大部分为宫殿、官署、仓廪及肆市所占据,剩余空间十分有限。另依今日之考古发掘资料,在长安横门外至宣平门外一带,汉代居住遗址堆积多处可见。因此,可推测当时长安大部分居民,系生活于都墙之外。虽然元始二年“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则每里平均不过宅四十区,即此等坊里之面积不大。同时,也可由此看到,城内能用于庶民居住的土地实在很少。我国古来就有“城以卫君,郭以守民”的说法,长安作为西汉帝都,又有城内无法安排大量居民的具体现实,因此建有外廓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但这方面的资料正史少载,除《前汉书》卷六十三·昌邑哀王传:“……且至广明东都门,遂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仅《三辅黄图》有如下载述:“长安城东面北头门号曰:宣平城门,其外郭曰:东都门”,以作为对《前汉书》卷九元帝纪中:“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八月,有白蛾群飞蔽日,从东都门至枳道”的注释。此外,前述横门之外郭有都门与棘门的史料,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只是确切的范围及其内涵,例如是否有正规的郭墙?郭门的数量及位置,坊里的分布情况……等等,一时均无从获悉其详。
                  西汉朝廷的若干官署及重要权贵府第,多位于未央宫北阙外及其附近一带。前者如公车、司马等府寺,后者如夏候婴、董贤等宅邸。京兆府在尚冠前街,左冯翊府在太上皇庙西,右扶风府在夕阴街北,均见载于《三辅黄图》及《史记》等籍志。高祖时萧何起长安武库,据文献及发掘资料,系位于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平面作矩形,南北长80米,东西广320米,周以墙垣。中列仓库七座,最大的长230米,宽46米,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其有关之具体情况将于后文之仓廪一节中另行介绍。至于存放粮粟等物资的仓库,如位于长安城外东南,建于高祖七年之太仓(《前汉书》中作“散仓”),城西有细柳仓,城东有嘉禾仓,东垣清明门有籍田仓等等。
                  城内之宗庙,依《前汉书》卷一高祖纪及《三辅黄图》所载,知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秋太上皇崩后,“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而长安城中之太上皇庙,则在“香室街南冯翊府北”。汉高祖庙在“长安城中,西安门内东太常街南,有钟十枚,可受十石,撞之声闻百里。”接待外国使节之蛮夷邸,“在长安城内藁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5-03 18:36
                  回复
                    据《太平环宇记》:“长安城中有狱二十四所”。
                    存放帝王出行所需车辆马匹之所,在长安城内共有九处。即未央大厩,又称路铃厩,在未央宫金华殿附近;另有翠华厩、大辂厩、果马厩、骑马厩、大宛厩、軏梁厩、胡河厩、胸厩。城外者二处:霸昌厩、马厩。此外,还有专供天子车马的“都厩”,和专供皇后车马的“中厩”,估计都应在未央宫内或距其非远。
                    长安城的兴建策划,传说是出自相国萧何之手。但初期担任具体施工的,则是梧齐侯阳成延。据《前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他是“以军匠从起郏,入汉后为少府,作长乐、未央宫,筑长安城,先就侯五百户”。然而长安的全部建成,还是在武帝时期,如建造城内之桂宫、北宫与明光宫,西垣外之建章宫及昆明池,西南之便门桥等。此外,还自昆明池引水入城,经未央宫及长乐宫,再东南注漕渠,一举解决了生活用水、排水、漕运和美化环境等诸般问题。
                    公元九年,王莽夺汉位,建国号“新”,改制甚多。如易长安十二城门名称,将宣平门改为春王门,清明门为宣德门,霸城门为仁寿门,复盎门为永清门,安门为光礼门,西安门为信平门,章城门为千秋门,直城门为直道门,雍门为章义门,横门为朔都门(《水经注》卷十九作霸都门),厨城门作建子门,洛城门为进和门。又改长乐宫为常乐室,未央宫为寿成室,前殿为王路堂,长安为常安……,具见《前汉书》王莽传。此外,为了在长安南郊建造宗庙,曾将建章宫中殿堂拆毁十余座,以利用其建筑材料。此类宗庙建筑,目前尚有遗迹十一处存留。
                    新朝仅维持了十五年,即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在战乱期间,长安城受到很大破坏。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即迁都洛阳。虽然也数次对长安城垣、宫室、坛庙大加修理,但终不能使它恢复旧日风貌。长安在东汉时期一直作为次要的陪都,时称西京。到汉末时又彻底毁于兵火。
                    至于西汉诸帝陵园、陵邑与辟雍等礼制建筑,因另有专节叙述,故本处不予介绍。
                    2.洛阳
                    洛阳地区自古以来即为中国之重要政治中心,自商、夏经汉、魏迄于隋、唐,均定都于此(图521)。汉洛阳即周代成周之地,与周初周公所建洛邑(亦春秋之王城)相距40里,即今河南洛阳市东约15公里处。此城北依邙山,南濒洛水,地处中原,居水陆交通要道,周代时已为重要城市。据《帝王世纪》:“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而晋《元康地道记》则云:“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城在西汉时,几乎未见录述,仅高祖初定天下时,于洛阳南宫置酒会列侯诸将,事见《史记》及《前汉书》高祖本纪。王莽、赤眉之乱,“烧长安宫室市里,……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墟。城中无人行,宗庙、园陵皆发掘,惟霸陵、杜陵完”(《前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后刘秀登帝位,遂定都洛阳,以后历东汉诸帝皆居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03 18:3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5-03 18:41
                      回复
                        洛阳城据文献有城门十二,计东墙三门,自北往南为上东门、东门、耗门(又称旌门);南墙四门,自东往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因对洛阳浮桥,故有是名。又称津阳门);西墙三门,自南往北为广阳门、雍门、上西门;北墙二门,自西往东为夏门,谷门。依考古发掘资料,知东墙长约4200米,南墙约2460米,西墙约3700米,北墙约2700米,总长度约13060米,约合汉制三十一里,与上述文献记载大体吻合(图522)。目前除南垣因洛水改道被破坏,(据《后汉书·光武帝纪》及《汉官仪》及《文选·闲居赋》引《洛阳记》载,南墙位置约在今洛水之中央),其余三面之墙址遗迹尚存。墙身厚约14~25米,残高有的尚达七米多,全由夯土筑成,已发掘之夏门有门道三条,亦合古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5-03 18:47
                        收起回复
                          城内建筑主要有南、北二宫,其间联以复道。另于城东北隅建永安宫,西北隅置濯龙园御苑。太仓及武库在永安宫北,近东北城垣。主要官署如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位于城东南,即南宫以东及耗门大街以北一带。明堂、辟雍、灵台等礼制建筑及太学则建于南郊,据记载距南墙2~3里。商贾集中处有三,陆机《洛阳记》中载:“洛阳旧有三市。一日:金市,在(北)宫西大城内;二曰:马市,在城东(郊);三曰:羊市,在城南(郊)”。城内道路皆纵横交错,文献中就有“洛阳二十四街”的记载。据发掘,已知城内南北向大街有六条。最东面的是开阳门大街,经开阳门北上,止于上东门大街,全长2800米。往南则通过太学、辟雍与明堂之间,长度也应在1000米之上。第二条是经过平城门的大道,北上直抵南宫之南门,长700米。往南出城,迳达灵台与明堂之间,长亦超过1000米。第三条可称小苑门大街,由小苑门北经南宫西侧,终于北宫南墙之西端,全长2000米。第四条为津门大街,由津门向北,过金市,与上西门大街交汇,全长亦达2800米。第五条由北垣谷门向南,于北宫之东北隅折东再南下,穿于北宫与永安宫间,最后正交于中东门大街,全长2400米。第六条系经夏门向南,通向北宫者,长度约100米。至于南、北宫间之复道,长度为1里,约合420米,因系王室专用故不列入上述路道。城内东西向大街共有五条,第一条自耗门通向广阳门,并经过南宫南垣,全长2460米。第二条为雍门大街,自雍门向东,终于津门大街,长500米。第三条自中东门向西,穿行于南、北宫之间,止于津门大街之金市,全长200米。第四条始于上东门,终于北宫东阙,长700米。第五条由上西门向东,止于北宫西阙,长600米。现计算各交义路口之间的诸段街道总数,大致与前述之“二十四街”数字相符。大街宽20~40米,分为三道,大体如长安之制。街名已知者,有长寿街、万岁街、士马街…等。民居仍以坊里划分,已知者有步广里、永和里(均为贵胄所居)、延熹里、商里(或称上商里,陆机《洛阳记》称:“里在洛阳东北,本殷顽人所居”)……。里设里魁,掌一里百家;下设十主,五主,管十家或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因城内面积大多为宫室、官署……所占据,故一般居民多住城外及城门处。此种情况与长安相类似。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胁迫帝室西迁长安,又纵兵焚劫,洛阳因此彻底破坏,宫庙民居,尽为废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03 18:56
                          回复
                            城北之邙山,为墓葬之地,上至王侯贵胄,下至庶民走卒,大多瘗埋于此。惟东汉诸帝之陵园,则大体分布于洛阳西北及东南,规制较西汉为小,且无附建陵邑之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03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