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吧 关注:24,617贴子:209,297

回复:陈氏家族大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运城
鄙人尚未对当地陈氏家族考证
忻州
陈为当地第八大姓
忻州嘉禾《陈氏族谱续》
《陈氏族谱续》分为上下两册,书套精装,承载着陈氏族人百年夙愿,饱含新时代的气息,以朴实的资料,古今相依的笔触,铭记陈氏家族一个世纪以来的渊流、发展和变革的轨迹。冀望族人鉴古识今、抚今追昔,领悟人生真谛。“往事越千年,山河依旧,物是人非。悠悠天宇旷,浓浓乡情,难舍难分。” 没有著书立说的经历,不懂修谱的谱规曾有几何。凭借一股热情,研读古谱全部内容,寻求与先人对话途径,完成族谱编译行世,才打开一扇续谱的大门。查阅相关资料、求教史志专家指导、愉快听取族人建议,“边学边做,边改边做”,就是续谱的全部过程。无功利、无嫌忌执着追求,连续奋斗直至续修完成。无不体现伟人论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无欲则刚、有容乃大,才能让人敬畏。
《陈氏族谱续》问世是陈氏家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自“第一号续谱公告”发出,立即受到族人的支持和重视。据统计,参与提供资料者不下百人之多,提供信息总量七千条有余。大家用口述、回访、录音、提供素材、历史图片等不同形式,积极参与修谱。耄耋老人口述,古稀老人采访,花甲老人执笔的场景,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多次反复核实信息,求真务实校对,让人记忆犹新。在编写过程中,陈氏女性也积极参与撰稿、配图,一改过去“女儿出嫁是外人”的传统,让人心存感激。抬头看,珍惜大好时光;回首想,共享地久天长。无论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说本族事、谈自己心终于实现“使命与承诺”的目标,一把古稀之躯谁言不自量力。如今《陈氏族谱续》、《陈氏族谱》联袂展示世人,以新的姿态跻身忻州地方文化,共同讲述嘉禾陈氏故事心感欣慰。“因为有你,没有他乡,我们在同一个家园”。


IP属地:江苏109楼2019-06-11 18:24
回复
    吕梁
    交城陈氏家族
    虞舜之后胡公满封于陈,子孙以国为氏。
    孔子弟子陈亢。
    汉有陈寔,为太丘长,裔孙陈霸先,代齐有天下,国号陈。
    交城主要分布于义望、坡底、覃村、田家山等村。


    IP属地:江苏111楼2019-06-11 18:29
    回复
      景德镇
      葵田陈氏
      “葵田”的来历相传,知俭公为官告老还乡,因喜爱乐平县北山水秀丽,以及喜欢葵花有向阳之心,在为官地身带了一大把葵花籽回家,于是就在田里种了葵花,并以葵田做为地名,故称为葵田陈家,世称为葵田派陈氏,后有上徐、下徐村亲友向知俭公讨了葵花种籽,也撒到田里长出了葵花,故上徐村称为“上葵田”,下徐村称做“下葵田”,陈家村称为“中葵田”。


      IP属地:江苏113楼2019-06-12 18:01
      回复
        萍乡
        萍乡陈氏字辈:洪,树,玉,增,家,声


        IP属地:江苏114楼2019-06-12 18:03
        回复
          三赴义门
            德安县人民政府,于1981年12月31日,发文组建德安县志编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谁来做这个庙里的方丈?又是我披挂上阵,办公室主任和主编一肩挑了。
            斯时全国人的思想在解放,特别是敬祖尊宗的人心在回归,有的地方竟公开续修宗谱。我意识到这股思潮一定会冲进各地的县志办公室,作为县志主编,对它是迎合?还是抵制?这是个说不清,理还乱的问题。义门陈氏后裔要来德安寻根,我如何应对?我首先得掌握基本情况,他来了需要什么,我对他实话实说,不给自己为难,出穷相。因此,我第三次赴义门陈村进行考古。此次赴义门,不是调查问题,主要是拍照片,将遗址墓葬以及今天的义门现状(大队办公室、小学、商店)一一拍照,要使散居在五湖四海的义门后裔,知道他们的祖居义门,不是荒烟漫草,而是行政地区,有小学、有商店、有合作医疗,还有执政的大队办公室。根还在,源还流,有一种安慰感。
          果然不出我所料,不断收到散居在各地的义门后裔来信打听他们祖居义门今天的状况。我不仅给他们寄去文字资料,还寄去照片,他们都回信表示感谢。其中还有人上县志办要资料,如:旅居台湾的陈士仪先生(湖北人)为纪念他的父母,想修一本《陈氏宗谱》,来到德安寻访义门,进入德安第一步就是拜上县志办公室,他到县志办犹如到老家一样亲切。还如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一支在江西吉安,“文革”中把谱全烧了,为了修新谱,一位老人带了一位青年人,来德安县志办公室抄了三天义门资料,临走时一再表示衷心感谢。湖北黄梅陈雁南提着一袋他收集的义门陈氏资料来到县志办公室,说他要编一本义门的书,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看了他的资料,听了他的诚念,认为这是一件正事,为了得到各方的支持,我把他带到县委宣传部,宣传部又把他介绍到县文化局。没有住处,我又通过县轮胎厂技术科长徐玉福在轮抬厂找了一间房子住下来,因为该厂的厂长姓陈,得到这样的照顾。他的许多稿子我都看过。有的还作了修改。后由于该书在出版方面出现问题,他转到九江县沙河去了,书未完全印出来,便不幸身亡。
            散居各地的义门后裔能与祖居地德安县志办取得联系深表高兴。陕西洛南的陈大云在与我通信几次之后,来信说:洛南陈姓要续修《陈氏宗谱》,要老家县志主编写一首诗祝贺,以光谱牒,我当然不好推辞,遵命写了一首《祝贺洛南义门后裔重修〈陈氏宗谱〉》五律诗:
          义门陈氏子,迁徙满寰中。
          永系思乡念,长怀孝义风。
          人才欣辈出,史籍记丰功。
          家谱昭宗脉,洛南德安同。
            刊于1999年龙游庄宗亲会编修《陈氏宗谱》上,以作记念。
            在《德安县志》总审稿会上,南昌来的学者王咨臣、魏向炎、李材栋、许怀林等人看了志稿上有关义门事迹极感兴趣,提出应成立“义门研究会”作为江西历史学会的下属组织,挂靠在德安县志办公室。我当时对此作了明确的表态:“此意见很好,但无法马上实现,编县志是国家的大事,在县志没有出版以前,我不能分身去搞义门陈氏研究。”于是便暂搁下来了。
            县志出版后,我已六十四岁多,办理了离休手续,在家专心研究和创作格律诗词,对外面有人炒义门陈氏之事,我一不听,二不问。尽管如此,义门在外地后裔中的高层人物来德安寻根,总想要和我见一面。陈铁吾先生(安微人)为了修他那一支宗谱,从北京来德安寻根,晚上七点多钟,敲开我家门求见,他来意极诚恳,我们谈得甚欢,他已七十多岁,在马鞍山市驻北京办事处工作,临走时留下通信处要求多联系。
            义门,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公有的,对它的开发,应由政府来定,不能由某个人自作主张。
          历史没有忘记义门
            义门分家之后,义门的名字能够保留下来,是德安历代政府尊重历史,把义门所在地定为行政区域,先后称作堡(保)、乡、社、大队、村。
            明清时期:德安划分为五十八个堡,义门堡是其中之一。为了便于记,编了一首《五十八堡歌》:
          德安古称敷浅原,五十八堡把句编。
          河东狮子附城郭,河南金鸡在市前。
          ………………………
          城上固守王公地,永安仁胜太平年。
          更有义门安福久,神武义勇万古传。
            民国三年,德安划分为四个区。第四区辖十三个保,义门为其中的一个保。
            解放后:1950年,将保改称乡(小乡),全县设四个区,第四区共辖十二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2年,全县设五个区,第五区辖十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6年,撤区并乡,区改工作站,邹桥工作站辖七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人民公社时,车桥公社辖六个大队,义门大队是其中之一;撤公社改乡,车桥乡辖六个行政村,义门村是其中之一。
            “义门”二字成为行政辖区的名称,这是对义门的永久性的纪念和宣传,义门陈氏后裔应感到无尚之光荣!
          义门堂号
          陈月海
            堂号是继姓氏符号之后又一重要氏族标志,庄严地出现在宗祠、宗谱里,是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闪亮而又鲜活的记录。自周武王分封诸候,固定姓氏后,堂号随之产生。早期堂号,是以姓氏发祥地或郡名为代称,标明本氏族是该地域之大姓望族。从这一意义上讲,同一堂号,则为多姓所共用。陈姓先是以国为氏,发祥颍川,是这一地域最大的望族,故以“颍川”为堂号。“颍川堂”是陈姓的总堂号。
            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不断播迁,陈氏后裔散居各地,分支日众,后有不少支系自立堂号。这时的堂号,不再具有郡望之特征,而是以祖先的德行、盛绩、或某一重大事物的特征来命名堂号。如陈氏的“德星堂、聚星堂”便是如此。相传,这里面还隐着一个掌故呢。
            陈寔(104-186)是“德星堂、聚星堂”之始祖,曾入太学就读,初为县令,后任太丘长,为政清廉,为人宽厚,是河南许州(今许昌)方圆五百里内外最德高望重的人,常率子孙与时称“八龙”之一的荀淑等人游许州西湖聚宴,后有太史官发现许州上空有“德星聚集”,奏报皇上说:“德星聚会,五百里内必有贤人”。经派人查访,原来是陈寔祖孙常会友西湖所致。于是汉灵帝便在西湖敕建“德星亭”,亭内悬挂“德星聚会”匾。
            义门陈氏是陈寔的后裔,还在义门合族同居时,曾兴建过“德星楼”,以纪其事。所以“德星堂”应是义门陈氏继承历史名称的正宗堂号。现从各地义门宗谱所见,继承正宗堂号的为多数,自立堂号的也为数不少,但均要在堂号前面标明“义门”二字,以示区别。如“义门陈氏重德堂、聚德堂、敦睦堂、宗义堂、光义堂、重义堂、怀义堂、义门堂”等等。由此可见,自立堂号,全是围绕“德义”二字做文章,表达要继承义门家风的美好愿望。
            湖北石首地区陈惟林先生在《陈氏宗谱·家政》中则言:“我等本系江州义门分庄到南昌之传人,若以“德星堂”而名,恐误为漳州陈氏德星堂之后裔,以致世系本源混淆,今由各房族代表讨论,遂将我等一宗定名为“义门德星堂”。既保留了历史名称,又别于其它宗派,收到了‘昭穆既明,本源自辨’之效。
            这个立意很好,既鲜明,又能顺理成章。而在1993年,百岁老人陈立夫宗长也曾寄来一幅字:“义门堂”,以助各庄修谱之用。他殷切期望义门陈氏后裔,能以“义门”为标志,统一堂号,去繁就简。实际上,在这之前,部分庄已用“义门”为堂号了,书写在祠堂及庄谱中。我想,以“义门”为堂号,既能表达要继承义门忠孝文化的愿望,又能由此溯源陈姓历史,岂不更好!
            


          IP属地:江苏116楼2019-06-12 18:06
          回复
            江州义门宗谱考
            义门宗谱考存疑
              多年来,我潜心泛阅有关江州义门陈氏的史志和查考数十庄宗谱,觉得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不相符的地方,谱与谱、谱与志、谱与史、史与史亦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既使同一庄谱,上卷与下卷、前修与后续也相悖相抵。现将义门诸谱中存在的主要疑点,提出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江州义门世次。谱记叔明王至延赏分庄辈为二十二世;《宋史·陈兢传》则载叔明王至分庄延赏辈为十五世。其中叔明王至崇十一世,《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宋史·陈兢传》的记载不一致。《唐表》说叔明子会稽郡太守(阙名),生晋陵郡司马参军(阙名),参军生兼,兼生京。京以从子褒嗣。褒生灌,灌生伯宣,伯宣生旺。《宋史》则曰:叔明五世孙兼,兼生京,京以从子褒为嗣,褒生灌,灌孙伯宣,伯宣子崇。《唐表》以兼为叔明曾孙,以伯宣为灌子,以旺为伯宣子。而《宋史》则以兼为叔明玄孙,以伯宣为灌孙,以崇为伯宣子。其世序排列是:
            世系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唐表》世次
            叔明
            0
            0




            伯宣

            《宋史》世次
            叔明
            0
            0
            0




            0
            伯宣

              其后崇至分庄延赏辈世系,宗谱与《宋史》也有不一致的。宗谱说伯宣生檀,檀生旺,旺生机,机生感,感生兰,兰生青,青生六子。其三子仲生崇,崇生衮,衮生昉,昉弟之子鸿,鸿从弟兢,从子延赏。《宋史》则言伯宣生崇,崇生衮,衮生昉,昉弟之子鸿,鸿弟即兢也,从子延赏。其世序排列是:
            世系代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家谱世次
            伯宣











            延赏
            《宋史》世次
            伯宣




            延赏
              宗谱以延赏为伯宣十三世孙,而《宋史》则以延赏为伯宣六世孙。谱比史多七代。以致史与史,谱与史产生岐异,此仍不符者之一。
              二、陈兼举进士时间。阳新县果石庄谱《义门碑》说:“宜都王陈叔明四世孙兼,举唐高宗上元(674—675)进士。”光绪十三年(1887年)陈超凡撰《宿松义门陈氏大成宗谱记》“明祖传四世孙兼祖,唐明皇开元四年(716)举进士。”《太湖谱》和《大冶旧谱》刊天禧元年(1017),家长陈蕴《远宗记》“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明皇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及弟。”三谱记载兼举进士时间相差53年。以致谱与谱各执一说,此乃不符者之二。
              三、旺公迁义门时间。《大冶旧谱》载:“陈旺,字天相,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占籍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宿松谱和广济庄民国三十六年谱俱说:“旺,唐德宗贞元辛末(791)四月,自庐山迁居九江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蕲春庄《创修宗谱序》和广济庄民国十七年谱《世系序文》俱载旺公“于唐元和十四年已亥(819),迁德安县敷浅原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艾草坪,即今义门铺是也。”《中华姓氏通书·陈姓》一书载“檀子旺于唐文宗中叶(832)再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旺公迁义门时间,前后相隔101年。以致庄谱前修与后续、此谱与彼谱、庄谱与论著,相互之间说法不一,此乃不符者之三。
              四、伯宣公隐居庐山时间。宿松谱载伯宣唐嗣圣元年(684)撰《匡山谱序》,而隐居庐山时间则在嗣圣元年之前。嘉靖三十二年(1553),《德化县宗人具联宗辨》说:“始祖伯宣公自唐开元间(713—741)从闽来隐居太平宫”。靖江县回溪庄谱引用中国陈氏宗亲会副会长陈大云《江州义门大事年表》说:“伯宣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因与马总善,马总移官南康,遂偕游庐山,悦其地圣治峰而家焉。”咸丰庚申(1860)果石庄光亨撰《义门世代考》:“愚按《唐书》,马总于德宗贞元中(785—804)被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初年(806)迁虔州刺史,即今之赣州,是公之闽来也。”《宋史·陈兢传》直说“伯宣与马总善,后游庐山,因住德安,大顺初(890)卒。”庄谱记伯宣隐居庐山时间是唐玄宗开元之前,而《唐书》、《宋史》俱言伯宣隐居庐山时间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以后,其时间相距140余年。以致谱与谱、谱与史各言其是,此乃不符者之四。
              五、崇出生时间。阳新县果石庄谱世系说崇公“生于壬申年(852)五月初二亥时,僖宗乾符元年(875)甲午举人。”其谱序又载明初魏敏洪《陈氏历代总谱序》言:“崇中甲子(844)举人。”若以20岁中举人,其出生则在824年前后,与世系记载相距30年左右。大冶兴村庄谱也说崇“生于大和壬子(832)五月初二亥时。”宿松谱又说崇“生于后梁贞明三年(917)。”三谱载崇出生时间相差90年左右。以致谱与谱,卷与卷自相矛盾,此乃不符者之五。
              六、置公婆丘田时间。《九江联宗谱》载:“公婆丘田坐义门东岸丈三千八百步,原系旺公乾元二年(759)十二月除日买到黄忠辅之田,当晚又生孙,,后居要职。”阳新果石庄和浠水县回归庄谱俱说:“公婆丘田为乾化二年(912)十二月除日,置到黄忠辅田,计三千八百步,当晚诸房诞生三十二男,皆是英才之士。”陈大云《江州义门大事年表》则言“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十二月除日置公婆丘田,当晚生男三十七,次日又生四,计四十一”。三谱记置公婆丘田时间前后相隔205年。以致此谱言此,彼谱言彼,此乃不符者之六。
              七、兢公入朝时间。广济庄民国十七年谱说兢“汉公之子,字文伟,主家政,宋太宗(976—997)召至御前赐梨雀。”陈大云《江州义门大事年表》言:“宋太宗淳化四年癸巳(993)宣陈兢入朝,赐御雀持归和酒众尝,全家共沾天味。同冶《德安县志·轶事》和同冶《九江府志·杂类·轶事》俱说:“宋天圣四年(1026)宣陈兢入朝,赐一御雀持归和酒一壶,合门三千余口共沾其味。”《九江联宗谱》和《大冶旧谱》俱言:“庆历四年(1043),仁宗皇帝宣兢入朝,帝赐一御雀持归,碎雀和醍酒一壶,合家三千余口遍知其味。”三谱记兢公入朝时间相隔50年。以致谱与谱相悖、谱与志相拗,此乃不符者之七。
              八、还有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如同居代数,有说十三世,有说十五世,又有说十八世,还有说十九世。同居时间,有说二百年,有说三百年,又有说四年,还有说五百年。分迁庄数,有言二百九十一庄,有言二百九十八庄,又有言三百零四庄,还有言三百零八庄。淳化元年(990)同居人口,史载一千二百口,谱云一千七百六十七口,又有谱说一千九百六十口,还有谱言三千七百余口。以致谱与谱、谱与史相差很大,此乃不符者之八。
              《大冶旧谱·远宗记》说叔明王五世孙兼唐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及第,而宿松谱则载兼六世孙伯宣嗣圣元年(684)撰《匡山谱序》可见其时间与世次存疑尤为显著。《资治通鉴》刊叔明太建五年(573)封宜都王,与其十世孙伯宣684年撰《匡山谱序》惟相隔111年。故伯宣不是唐玄宗时代人,而是与马总友善,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以后隐居庐山,后住义门,大顺初卒。《续资治通鉴·长编》亦载天圣元年(1023)十一月甲子“而蕴年八十”,其生应在943年,与其十世祖旺832年居德安惟相隔111年。故旺不是唐宪宗时代人,而是在唐开元十九年(731)迁居德安太平乡常乐里。看来存疑集中在伯宣与崇之间的世次。“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究其原因,详见《江州义门宗谱存疑原因考》。
            问题产生的原因
              江州义门宗谱的存疑问题,主要是世次的紊乱,而影响了其它事迹记载的一致性。探究其主要原因是南宋初和元初时,义门故居屡遭兵燹,所遗宗谱及事迹资料残缺不全,迨元至治时(1321—1323)编辑《义门重修谱》(考为大冶县金山店陈彦明保存的自称《江州义门陈氏金字谱》,简称《大冶旧谱》),因考证不足所致。因此,弄清《大冶旧谱》续修时间及对义门宗谱所产生的影响及《义门记》版本在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相互矛盾的原因,对于澄清义门世次和纠正其它的存疑,具有关键性和现实意义。
              一、《大冶旧谱》续修时间考。嘉定已卯年(1219),陈秘《陈氏无二祖》是《大冶旧谱》刊载最后的续修时间。因此,《大冶旧谱》最早续修时间是在南宋绍宗(1228—1233)后。明嘉靖甲寅年(1554),德化县义门联宗谱《凡例》说:“旧谱始自太丘,俱仍以名序列”和“原编次世系不以图格流衍,止名讳叙列者,经燹阙多,不能成图矣。”与《大冶旧谱·陈氏谱系语录》说:“陈氏之先汉太丘长寔,号文范先生”至“陈高祖伯宣与马总友善”的内容相一致。《凡例》又说:“旧谱载太婆语类、今删之不录”,故今《九江义门联宗谱》没有太婆语类;《大冶旧谱》刊有景德三年(1006)《右家语》,故今果石庄谱俱记有太婆语类之内容。因此《大冶旧谱》最迟续修时间应早于德化县嘉靖《甲寅(1554)谱》和果石庄《甲午(1534)谱》。从绍定(1208)至嘉靖甲午(1534)年的三百多年时间,续修义门宗谱已见有三次。一是元朝至治间(1321—1323),都昌南桥庄继铭公十三世孙陈浩续修的《义门重修谱》;二是至正初(1342),果石庄陈梦龙修编的《真良家谱》;三是洪武十八年(1385),阳新果石庄任远公联修的《续修真良家谱》,亦称《虎谷谱》。考析这三次续修的谱名和序文,唯陈浩的《义门重修谱》与《大冶旧谱》中的内容相吻合。该序文说“被回禄见于庚申(1320)、已亥(1275)、复甲子(1264)已三次矣,悉于煨烬,幸诸庄残碑偶存,更有云孙陈达善分庄旧刻仅留八九,故失者补之,乱得序之”与《大冶旧谱》中“庚申、已亥两变,吾族骨肉安全”和“予恐拓本颇艰,为刻板付陈氏裔孙陈达善使携以归,凡族人皆当遗之一本”的内容相一致。
              


            IP属地:江苏119楼2019-06-12 18:17
            回复
              由此可见,《大冶旧谱》宜是陈浩的《义门重修谱》,或是至正初梦龙公根据《义门重修谱》版本重编的《真良家谱》。逮至正壬辰年(1352),红巾倡乱,天下靡沸,任远公于元丙申年(1356)藏谱于阳新虎谷洞。戊申(1368)年,洪武定鼎金陵,暇视藏谱,得免朽烂。任远公珍藏的虎谷谱正是《真良家谱》;考为《大冶旧谱》。
                二、胡旦《义门记》传递过程和相互矛盾的表现。胡旦《义门记》,又曰《义门碑》,亦曰《宋咸平壬寅岁序》,还曰庆历四年(1004)《义门陈氏金字谱序》。其传递过程,《大冶旧谱》说得明白。该谱说咸平五年(1002),胡旦“诣陈氏宅,览世谱,阅家法,询事实,具知其状,因为之记。”天圣五年(1027),家长泰公《回义门累朝事迹状》亦说:“中书舍人胡旦撰《义门记》,凡户下起止事迹,总在其中。”迨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知县吕广问说建炎中(1128),贼寇李成劫掠家庄,焚毁旧居,义门事迹几尽。“后十有五年,仆来为令,遂访得墨本,其家之子孙,请作亭于故基,刻石其下。”传至绍熙五年(1194),益国公周必大称“胡周父史笔文华,著声三朝,《义门碑》甚有古风。中经兵火,得贤宰吕仁甫表而出之,又可传远。”值元至治间,陈浩编辑《义门重修谱》,将胡旦《义门记》传于世。
                传至今日的胡旦《义门记》,多以《大冶旧谱》为版本的,析其世次与时间的关系是:叔明太建五年(573)封宜都王,至陈崇大顺元年(890)立《家法三十三条》,世次是十八代,时间317年,每代相隔时间为17.6年;叔明五世孙兼唐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及第至崇立家法,世次是14代,时间是166年,每代相隔时间为18.6年;叔明十二世孙旺元和十四年(819)迁居德安至崇立家法,世次是七代,时间是71年,每代相隔时间为11.8年。所以,《义门记》中的世次与时间极不吻合,相互矛盾十分突出。若依据《宋史·陈兢传》“伯宣子崇”的记载,其世次与时间的关系是:叔明太建五年封宜都王至崇立家法,世次是十一代,时间是317年,每代相距31.7年;叔明五世孙兼开元十二年中进士至崇立家法,世次是七代,时间是166年,每代平均相隔27.6年。所以叔明十世孙伯宣元和十四年以后隐居庐山,后迁义门,大顺初卒;子崇立家法,世次与时间吻合。
                三、存疑问题直接原因考。太湖谱说:“吾门支派自唐宋,原井井有条,虽遭南宋辽金之厄,其间颇有遗缺;后因景炎年间(1276—1278),乡盗掘塚,采取各垅碑铭,墓表,圹记,是者取之,疑者阙之。”《大冶旧谱》也说益国公周必大言《义门碑》,“官疑后来碑误”。宿松谱《唐宋孝文节选》亦说:“抑碑经火后,木版错误,有如周益公云。”由此可见,绍兴间吕仁甫表而出之的《义门碑》墨本,就有木版错误。至景炎(1276—1277)间,乡盗掘塚,义门事迹损失惨重。到至冶(1321—1323)时,陈浩在“失者补之,乱得序之”基础上而进行《义门重修谱》。故嘉靖甲寅(1554)年德化县联宗谱《凡例》明白告诉后裔:“旧谱散出,殊多错简,今参互考辑,信固存矣,疑以仍旧,重其传也。”综上所述,江州义门陈氏事迹从绍兴至嘉靖甲寅四百多年间已定存疑,而世次存疑直接原因可能来自《大冶旧谱·义门记》和《陈氏谱系语录》。
                嘉靖甲寅年至今日又有四百五十年,义门宗谱多数是以《大冶旧谱》为蓝本而续修。96年12月,我考查过《大冶旧谱》复印件,发现许多文字脱落处是用毛笔填写的字迹,因当时审考不准确,以至又有新的传误,产生新的存疑问题。略举四例,以窥全貌。
                1.《大冶旧谱·义门分庄记》云:“吾家自伯宣公以来,至今十五代,同居四百八十余年,萃族三千九百余口”。其中“伯宣公”三字是用毛笔填写的。原文应是“叔明王”三字。据现今所见义门宗谱世系,伯宣公至分庄延赏辈的世次是十三代,而不是十五代;就以伯宣公唐开元九年(721)由闽隐庐至嘉祐七年义门分庄,也只有三百四十余年,而不是四百八十余年。所以咸丰庚申(1860),果石庄光亨公《义门时代考》不解其语:“谓夸张而无据也”。若依据《宋史·陈兢传》中的世次,叔明王到分庄延赏辈正是十五世;从叔明太建五年(573)封为宜都王至嘉祐七年(1062)分庄,正是四百八十九年。所以说“伯宣公”三字肯定是“叔明王”三字。
                2.《果石庄谱》说:“公婆丘田为乾化二年(912)十二月除日,置到黄忠辅田,计三千八百步,当晚诸房诞生三十二男,皆是英才之士。”《大冶旧谱》“乾化”﹡*二字是用毛笔填写字迹,原文宜为“乾德”二字。根据史志和义门宗谱资料考证,义门十四世兢、旭、蕴等辈出生期在920—940年间,十五世分庄辈出生期在950—980年间。乾德二年(964)是十五世出生高峰期,堂兄弟三百余人,一夜生男三十二是有可能的;而乾化二年是十三世出生期,堂兄弟五十余人,一夜无法生三十二男。所以说“乾化”二字,原文应是“乾德”二字。
                3.九江县义门联宗谱说:“庆历四年(1044),仁宗皇帝宣兢入朝”赐雀。《大冶旧谱》“庆历”二字是用毛笔填写字迹,原文宜为“淳化”四年(993)。按《宋史·陈兢传》和天圣五年(1027),家长泰公《回义门累朝事迹状》俱言淳化元年,知州康戬上言:“兢家常苦食不足”,诏本州每岁贷粟二千石。兢死,肱为家长。肱死,袭为家长。袭死,旭为家长。至道二年(996),内侍裴愈至江州义门,陈旭为家长,每岁贷粟之半。庆历四年家长是陈泰,而不是陈兢。所以“庆历”二字,原文应该是“淳化”二字。
                4.义门诸宗谱《义门记》都说“六而生十九,十九而生三十六,自是家益昌,族益盛矣。”《大冶旧谱》此处文字脱落三行多,约七十字左右。当时考订者无法填满文字空白,用毛笔略写“六而生十九,十九而生三十六”的少量文字,误传至今日所有《义门记》中。我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反复核订,发现原文应是“六而生十九,伉五子,侍无子,仲三子,俛三子,伟五子,伸三子。伉五子生十一子,仲三子生六子,俛三子生五子,伟五子生八子,伸三子生六子,凡三十六,自是家益昌,族益盛矣。”其中原文一个“五”字和一个“三”字未脱落,与填写考订文字相吻合。任远公藏谱虎谷洞十二年之久,虽未朽烂,但前后沿边文字均有脱落,迨明初续修《真良家谱》,首次考填旧谱文字宜是任远公和当时编修者。究其世系,详见《江州义门陈氏世次考证》。
                按:*此处陈殿荣云《大治旧谱》
              “乾化”二字是用毛笔填写的字迹,以至误传。而《甲寅德化联宗谱·纪屋宇》则说“旺公于乾元二年(759)十二月除日卖列黄忠辅之田,当晚又生孙。”可见修《甲寅谱》之旧版本谱不是来源于《大冶旧谱》。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江州义门世次考
                江州义门陈氏世次,是指太建五年(573)叔明封宜都王至嘉祐七年(1062)奉旨分庄,历时四百八十九年的世系史。《宋史·陈兢传》载叔明至分庄延赏辈为十五世;而多数义门宗谱则言叔明至分庄延赏辈为二十二世。根据史志和义门宗谱有关资料考证,江州义门陈氏世次是:
                伯宣公的世次。《宋史·陈兢传》说:“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至盐官令。褒生灌,高安丞。灌孙伯宣,避难泉州;与马总善,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后游庐山,因居德安,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大顺初卒。伯宣子崇,为江州长史……崇子衮,江州司户。衮子昉,试奉礼郎。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昉弟之子鸿……兢即鸿之弟……从子延赏、可,并举进士。”按宋史世次,假定其生年,世序排列是:
              世系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世次名称
              叔明
              0
              0
              0




              0
              伯宣




              延赏
              假定生年
              555
              580
              610
              643
              675
              720
              735
              760
              785
              810
              832
              872
              900
              928
              965
               另与《宋史·陈兢传》世次相符合。有义门宗谱载大顺元年(890),家长崇立家法自序云:“讫今存没十一代,曾玄二百余人”,与《宋史》叔明至陈崇十一世的世次相一致(谱曰十八世,又曰十九世)。淳熙十年(118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淳化元年(990)三月癸丑,江州言“德安县民陈兢,十四世同居,老幼千二百余口,常苦食不足。”与宋史中叔明至兢十四世的世次相符(谱曰二十一世,又曰二十二世)。景德三年(1006),延赏《奏卑幼典卖田产状》说:“唐玄宗因官置庄于江州德安县,今历十五世,累世义居”,与《陈兢传》叔明至延赏十五世相一致(谱曰二十二世,又曰二十三世)。绍熙庚戌(1190),朱熹《江州义门世系序》说伯宣“唐征著作佐郎,累召不起,传五世,族大而繁,德盛而光”。《庆元五年(1199)谱序》朱亦说:“人情似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经疏远,视为途人”。与《宋史》中伯宣传五世至分庄延赏辈族大而繁,因分庄疏远而泽斩的世次俱相符。迨元至正初(1343—1345)脱脱撰《宋史》说“昉家十三世同居”,与义门宗谱和其它史书记载的世次相吻合。
                与《陈兢传》世次时间相符考。《大冶旧谱·远宗记》说:“叔明之五世孙兼唐明皇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及第。”若以假定的生年,兼五十岁左右举进士及第,与《陈兢传》中的世次时间相符合。韩愈《与陈京给事书》注云:“京字庆复,大历元年(766)中进士第”;《资治通鉴》说“贞元元年(785)正月乙卯,补阙陈京”上疏德宗。若以假定的生年,京四十岁左右举进士及第,八十岁左右高龄在德宗朝官至给事中,与《陈兢传》中的世次时间相符合。《大冶旧谱》胡旦《义门记》说:“伯宣生于闽与马总善,因至南康,卜居庐山之麓”;《资治通鉴》载元和十四年(819)三月戊子“以华州刺史马总为郓、曹、濮等州节度使”,故伯宣由闽隐庐系在元和十四年之后;武穴大成宗谱载刺使陈谦《江州义门后序》直说:“号称义门则系宜都王陈叔明之后,唐僖宗朝(874—888)居庐山之阳,伯宣为鼻祖也”。若以假定生年,伯宣青少年时由闽移庐,后住义门,与《陈兢传》中的世次时间基本一致。大冶兴村庄民国三十六年谱说:“崇生于太和壬子(832)五月初二亥时”,大顺元年立家法,若以假定的生年,崇五十八岁时父亲殁,始立家法维持义门家族,与《陈兢传》伯宣子崇的世次时间相吻合(谱曰崇为伯宣九世孙)。
                与《陈兢传》世次时间比较考。后主陈叔宝生于承圣二年(553)癸酉,叔明排行第六,生于绍泰元年(555)乙亥。大中祥符四年(1011)十月,家长陈旭《谢恩表》称“生身八十一年”,其出生应是吴太和三年(931);《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载天圣元年(1023),“而蕴八十”,其出生应在南唐保大元年(943)。若以《陈兢传》中世系,叔明到旭、蕴为十四世,每代平均相距时间为三十年左右。《中华姓氏通书·陈姓》说南郡王叔澄排行第二十,其出生约在天嘉初年(560)后;又谓北宋状元陈尧叟天福初年(1017)卒,年五十七岁,其出生是建隆二年(961)。叔澄与尧叟为十三世,每代平均相隔时间为三十三年。所以《陈兢传》中每代平均相隔三十年左右的世次是符合人类正常生育规律的。义门宗谱说叔明至旭、蕴为二十一世,又曰二十二世、每代出生相距时间为十九年,既不符合当时叔澄后裔世次时间佐证比较,又不符合《家法三十三条》“男十八岁以上与占勘新妇,至二十以上成纳”的规定。所以《宋史·陈兢传》中伯宣公上下义门世次比宗谱世系较为准确、真实、可信。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八日修改于武穴市农业局
               


              IP属地:江苏120楼2019-06-12 18:20
              回复
                义 门 考 异
                 近几年,许多学者、史家稽考陈氏义门史事,纷纷撰文,各抒已见。
                  考证江州义门史有两个根本问题:一是义门开基建庄的人物、时间与地点;二是义门历传的世次与代数。根本一旦弄清,其余迎刃而解,随之而开。




                附义门世系世次对照表
                谱源
                世次
                宋史·孝义陈兢
                陈氏宗亲网
                ·义门世系
                湖北石首义门陈氏德星堂
                族谱
                湘益阳四甲陈氏族谱·义门源流考
                湖北石首
                藕池陈公
                桥族谱
                江州
                义门
                碑记
                第1世
                叔明
                宜都王叔明
                叔明
                叔明
                叔明
                叔明
                第2世

                志高
                志高
                志高
                志高

                第3世






                第4世

                蕴珪
                蕴珪
                蕴珪
                蕴珪

                第5世






                第6世






                第7世






                第8世






                第9世





                伯宣
                第10世
                伯宣
                伉、仲




                第11世

                沂、崇

                伯宣


                第12世




                伯宣

                第13世






                第14世






                第15世
                延赏
                253庄
                思升



                第16世



                第17世



                第18世



                第19世



                第20世


                延赏
                第21世


                第22世
                昉侄兢

                第23世

                第24世
                宗先
                  


                IP属地:江苏121楼2019-06-12 18:25
                回复
                  义门世次歧异成因探析
                    湖北省武穴市陈殿荣宗贤的《江州义门宗谱存疑问题考》,列举的“谱与谱、谱与志、谱与史均存在相矛盾的问题”,诸多史家,学者和宗亲也有相同的看法。其中一些问题,清代宗谱已经提出,如金山庄、果石庄、关山德星堂、江西三眼桥等宗谱均言“谱与谱有不符,史与史亦有不符”、“旧谱之言不尽可据”、“言谱者不可不考也”。在陈月海、陈殿荣、陈惟林等宗长,研究考证义门世次的基础上,笔者就世次歧异的成因,谈些肤浅的看法。
                    一、古谱失传。“由于年代湮远,早期的谱牒因兵燹、天灾、人祸而致失传”(1)。历史上江州义门频受兵燹之祸,其中最为惨重的有三次:一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流寇李成率众劫掠,“纵火焚历朝敕赐,义迹俱尽,仅余旌门三间,祠堂五龛,牌坊一座”;二是南宋时期,“金兵犯境,金兵元帅金兀术派兵,对抗金名将陈士尹故里即德安义门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将义门唐宋时期的建筑夷为平地”,“分居在九江境内的部分陈氏后裔被迫逃往异地他乡”(2)。三是元朝末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战鄱阳湖兵败后,朱元璋为报复,派兵进驻陈友谅祖居地‘义门陈’,进行洗劫,并将‘义门世家’陈姓定为‘疍民’、‘丐户’、‘不与齐民齿’、致使一些陈氏后裔纷纷逃亡海外”(3)。那些分庄散居江西各地的义门后裔,也被迫举家外逃,纷纷流落他乡。在这种族败家破、流离失所的危难中,宋、元时期的义门古谱毁失殆尽,幸存于世者廖廖无几,且支离破碎,最终“化为乌有”。元末至明初,各地虽有续修宗谱,皆因年代久远,资料残缺,多有错处。现存谱牒中,属于清朝中、后期的版本亦为数甚少。正如《明嘉靖甲寅岁(1554)宗谱凡例》所言:“旧谱散出,殊多错简。今参互考辑,信固存矣,疑以仍旧,重其传也”。
                    二、讹误失真。义门遭受一系列兵燹、天灾、人祸后,重修或续修宗谱难度甚大。一是远在南陈朝被隋灭后,皇子皇孙被掳入长安,许多王室成员隐世避乱,其后亦无名人显事的史志记载。“《义门记》虽然点出了旺、机、感、蓝、青诸人名字,然而毫无事迹可写。在一般情况下,世次混乱是与无名人显事联系着”(4)。因此,义门早期世谱“先天不足”。二是义门后裔散居海内外,天各一方,相距甚远,信息不通,交流困难。仅从邻近几庄搜集的文物资料,也是残篇陋简、断碑碎碣,运用“失者补之,乱得序之”的方法,补辑而成续谱,其中谬误势所难免。如旺公迁德安建庄的时间,有云:“唐玄宗开元十九年”,有云“唐德宗贞元元年辛末四月”,有云:“唐元和十四年乙亥。”这就是“失者补之”造成的结果。三是许多谱志又因抄写、印刷之误,多有错字别词,漏句缺节。有一民国初期印制的宗谱,将“志高字舜举”错为“志高生舜举,舜举生达礼。”而达礼则是叔明四世孙蕴珪的字号。有谱云陈兼“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笔者怀疑将旧谱“唐高宗上元二年生,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之句,在续谱转载时,错漏而成。四是“某些续谱者缺乏考究,任意增、删、改,使之痈肿而脱节,以致讹传”(5)。诸谱均云:“蕴珪生兼”,尚有一谱云:“蕴珪生良,良生爵、爵生兼”平空增加两代人。近两年出版的宗谱,转载《宋史·陈兢传》时,有人竟把“伯宣子崇”改写成“伯宣九世孙崇”。由此联想到《义门记》有关世系的内容,不得不令人生疑。《义门记》的作者胡旦是“大宋内阁兵部尚书制诏总裁”,有名的饱学之士。他对明显的世次问题能“俱知其状,因为之记”(6)吗?看来此文大有后人妄改之嫌。正如《德化联宗谱》中的义门记,该谱改名为《宋咸平壬寅岁序》,在序文后,有编者按语云:“此序久载志乘,兹因奉文改谱,呈明将繁者删之,间与府志不同,阙者详之。”这就是一例证。
                    三、错位失实。从考研诸谱义门世系中发现,世次紊乱不在陈旺之后,而在其前。陈旺之后的世次清楚,各谱记载趋于一致,而在陈旺之前世次歧异甚大,与时间极不相符。究其根由,原是“整体错位”,即将叔明五世孙陈旺及其后人“整体下移”,列在伯宣之后,就成了许多旧谱上的世系状况。现在只要“反其道而行之”,用“整体复位”法还原。即以《宋史》“伯宣子崇”(第十一世)为基点,将陈旺及其后人“整体上移”,开基祖旺公则复位第五世,与陈兼同世;陈机复位为第六世,与陈京同世;陈伉及众弟复位为第十世,与伯宣同世。如此复位还原,义门两大支系就显现出来了,才符合“江州一族,异流同源”(7)、“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8)等历史记述。
                    为何发生“世次错位”呢?还得先从江州义门的体制性质谈起。“义门陈家既是一个庞大的生产单位,又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基层组织,具有封建政权的性质”(9),“家族财产公有,普遍劳作”(10),“过着原始共产生活”(11),这种家族撰修的世谱,不必花费重金付梓刊印,用人工誊写数册即可。同时,抄写若干房谱,只写“一脉传承”的嫡系状况,不需涉及其他房的世系。这些谱牒,按照“重长略幼、重显略平”及“书官不书民”的封建宗族观念,大量突出长房和显赫名人。陈兼一支既属长房,又有较多的官宦名人,从陈崇始,一连几任家长都是这一支系,故作各世的代表人物加以宣扬。而旺、机、感、蓝、青,既非长房,又非名人,仅有名字而已。可是到了后来,旺公这一支系的陈旭、陈蕴、陈泰等人既任家长又做官,因此,在天圣元年(1023)“旺、机、感、蓝、青”被追赠为国公之爵,方为显耀,后人才将《宋赠义门陈氏五世公爵敕》补录入《世谱》。其后几经祸乱,义门世谱毁于兵燹,早期房谱残存无几。后来续谱,只能依据一些残缺不全、零星散乱的资料,补辑而成。后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朝廷为弘扬孝义,寻访义门遗址。因德安“不当驿路,又无子孙生员在学,祠之则典守无人,遗之则湮没可概”,只在德安义门遗址“立碑表识”,而在德化义门铺“围墙树坊”。次年(1554),德化联宗重修宗谱,按照“斯谱重表扬也,故公(伯宣)移先之”(12)的意图,大肆“删改家谱,为明识忌讳(13)”。这样,将伯宣“移先之”为义门始祖,就成了“其孙旺居德安太平乡,九世孙崇为江州长史”。本是伯宣的六世从祖,反而变成了“其孙旺”,“伯宣子崇”变成了伯宣“九世孙崇”,义门两支七房,亦变成“一支五房”,从而加剧了世系紊乱和世次错位。此后各地相互传抄,愈传愈广,妄断滥增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谱与谱、谱与史矛盾叠出。
                    世次歧异的成因有多种,择其要者为上述三种。探析世次歧异成因,有助于对世次的研考。只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整个世系结构和重要历史人物,全面地、系统地、辨证地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去伪成真,就可以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我相信,通过陈氏宗亲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编写好一部义门陈氏史;义门丰富的文化瑰宝和优良传统定会发扬光大。
                    注:(1)、(5)陈月海致湖北石首陈立函;(2)、(3)《德安之窗·义门史介》;(4)、(9)许怀林《江州义门与陈氏家法》;(6)宋·胡旦《义门记》;(7)陈崇《义门家范十二则》;(8)陈殿荣《江州义门陈氏世次初考》;(10)陈月海《江州义门陈文化概述》;(11)陈雁南《东佳书院的沿革》;(12)、(13)《德化五十一庄联宗谱》。


                  IP属地:江苏122楼2019-06-12 18:25
                  回复
                    参考旁证,依据江西《武宁县县志·人物》及该县《卢氏宗谱·世系》记载:“卢俦,字世美,生于唐懿宗咸通庚辰年(860)九月初九日。娶德安陈伯宣女,生子一,名绛。续娶熊氏,生女一,名妙鸾。俦原范阳人,南(后)唐李氏正议大夫知制诰兵部侍郎,封尚书。出为守边将,屯武宁南岸,大兴水利……南(后)唐亡,遂家于武宁。今武宁卢氏悉俦后裔。邑人感俦德,立庙祀之。”既然陈崇妹子嫁给卢俦,且崇又中甲午举,应以果石庄谱记载为准。即伯宣28岁左右生陈崇;崇23岁中举,乾符四年(877)因江州失陷,26岁始由德化迁居德安合族同处,884年(伉殁)接任伉公为家长,39岁(890)立家法,40岁(大顺中)任江州长史。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与他的年龄适相宜。因此,陈崇生于公元852年一说成立。
                      7.叔明十四世孙陈蕴,五房伟公之长房孙。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1)载“癸亥(1023),而蕴八十,且有行义”。其生年应在公元943年。
                      8.叔明十四世孙陈度,六房伸公之长房孙。据同治《九江府志·人物·文苑》载“年五十,景德三年(1006)始登进士,仕终太子中舍卒,年七十有三。”又《宋太子中舍致仕陈公讳度墓志铭》载“景德二年(1005)春于御前擢第……天圣六年(1028)五月二十五日终,享年七十有三。”两说仅相差一年。这里舍谱从志,陈度生于公元956年。列表如下。
                       表二
                    世系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世次名称
                    叔明



                    伯宣



                    生年
                    557
                    675
                    690
                    824
                    852
                    943
                    956
                      平均每代相隔时间:
                    一、叔明同其后裔两支总比。
                    1、叔明同陈兼(675—557)÷4=29.5
                    2、叔明同陈旺(690—557)÷4≈33.3
                    3、叔明同陈京(725—557)÷5=33.6
                    4、叔明同伯宣(824-557)÷9≈29.7
                    5、叔明同陈崇(852-557)÷10=29.5
                    6、叔明同陈蕴(943-557)÷13≈29.7
                    7、叔明同陈度(956-557)÷13≈30.7
                    二、陈兼一支单线比
                    1、陈兼同伯宣(824—675)÷5=29.8?
                    2、陈京同伯宣(824—725)÷4≈24.8
                    3、陈兼同陈崇(825-675)÷6=29.5
                    4、陈京同陈崇(825-725)÷5=25.4
                    三、陈旺一支单线比
                    1、陈旺同陈蕴(943—690)÷9≈28.1
                    2、陈旺同陈度(956-690)÷9≈29.6
                    事实终归事实,通过上述之比较,其世次成立。
                      下面再以“伯宣孙旺”合二为一的世次来比较
                      表三
                       世系代数
                    1
                    ……
                    6
                    ……
                    10
                    ……
                    21
                    世次名称
                    叔明
                    ……

                    ……
                    伯宣
                    ……

                    生年
                    557
                    ……
                    725
                    ……
                    824
                    ……
                    943
                      1、叔明同陈蕴(943—557)÷20=19.3
                      2、陈京同陈蕴(943—725)÷15=14.5
                      3、伯宣同陈蕴(943—824)÷11=10.8
                      通过表二、表三两组相比较、持“伯宣孙旺”的世次说法明显错误,不能成立。
                      若依目前多数义门宗谱所载伯宣孙陈旺于唐明皇(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建庄德安义门村(后称义门村),那么伯宣就应出生在公元700年以前,即以安徽宿松宗谱所载伯宣于嗣圣元年撰《匡山谱序》,假定其20岁撰谱序,其生年是公元664年,且伯宣是叔明王的十世孙,这是所有的史书方志、义门宗谱所共同认定的事实。那么,叔明至伯宣,平均每代仅间隔10.8年,显然不能成立。通过多项比较,从而有力证明《宋史· 陈兢传》关于伯宣一支上下世次及湖北石首《义门陈氏德星堂谱·宗祖世系》载“蕴珪生子二,长子兼,次子旺”的真实、可靠性。
                      江州义门史是指叔明于太建五年(573)受封宜都王起(因分立门户),至宋嘉祐七年奉旨分庄止,历时489年的家族发展史。其中义门合族义聚同居历史只有332年。既然叔明不是义门同居时代的人,为什么尊其为义门的一世祖呢?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历史的存因。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每一发展时期有其转折点。后人根据其转折点,将陈氏世系分为宛丘派、山阳派、户牅派、颍川派、长城派(即南陈朝)、义门派等等。长城派发展到武帝霸先时,已达到鼎盛时期,公元557年建立陈朝,定都金陵。公元589年被隋吞并后,这一支陈姓人四处逃散,各奔前程。约在140年后,义门开基祖陈旺于公元731年来到常乐里永清村建庄;又一百年以后,陈兼的后裔伯宣又来到义门,两支“合族同处”,共创“义门”。而叔明正是这一时代的承上启下人物,所以尊其为义门派的一世祖。
                      二是义门人本是同源异流。“同源”到叔明,“异流”为义门内部的两大支系(甚至还有其它支系,如开元十九年,同来者还有陈昌,陈昌后人去了何处?现从谱中找不到陈昌的后人,待考)。所以,以叔明为义门一世祖,才能统领义门各支派。
                      三是尊叔明为义门派的一世祖,是向人们展示义门人是王族的后裔,非同一般人家。
                      近日中央4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义门同居230年分庄”。我知道它是依据《中华姓氏通史·陈姓源流》一书编写的。该书说“伯宣之孙陈旺在唐文宗太和元年(832)迁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山之祖。”以此之说,义门只有230年的合族同居史。
                      义门分庄虽以第15代人为户长作阄参分,其时在这十五代人中,有的还未成人,有的早已作古义门了.作古的则由其子、孙替父代祖分庄,如湖北永兴果石庄思成、思洪就是代替祖父宗俞、宗臣拈阄分庄的。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即在义门分庄时,某些长房第十八、九代人已相继出世,为数不少。从这十八、九代中减去义门同居前四代,即义门同居了十四、五代。试问,仅有230年的历史能够繁衍如此之多的代数?哪一家能够做得到?


                    IP属地:江苏124楼2019-06-12 18:26
                    回复
                      东佳书院的沿革
                      东佳书院,起源于唐,扬名于五代,兴盛于北宋,延续至清光绪间。在这漫长的历史源流中,经历了由义门别墅、东佳书楼、陈氏书堂、东佳书院,而至敷阳书院的逐步沿革。本文将对其历史沿革略作考述。
                      义 门 别 墅
                        唐大和间(828—835),陈氏昆云渐众,仍合爨同居,“击鼓传餐”,过着原始共产生活。由于财产集中,陈氏除了扩建庄园外,就是决心“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3)在族权的鼓励下,陈氏子孙竞相攻读,形成“三千灯火读文章”的可喜局面。
                        唐大中五年(851),七世长崇为江州长史,咸通七年(866),八世衮为文渊阁学士。尚有“蒲圻令者勋,本邑令者玫,兵部尚书者觉,枢密使者观。累世簪缨,可谓盛矣”(4)且以义而著称,名闻朝野。
                        唐中和四年(884),僖宗首旌其门阊,御封“义门陈氏”,赐以御书,赠以御联,旌以御诗。诗曰“……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遂使义门陈氏名振江南,誉满海内。于是,名宦雅士、文人墨客无不慕名来访。
                        义门陈氏遂于义丰山麓建义门廨宇,在义居山下建“望迎亭”,“接官厅”。仍难以应酬,必须建筑一座专门接待来访的公寓。
                        唐中和五年(885),陈衮(5)四处卜察,东行二十里,而至紫岩山麓。见赤壁高悬,紫岩列嶂,便登上岩台。近察,“奇峰巍峨,三岩突兀,一岩如堡、临空北悬;一岩似虎、伏巅东腾;中岩赤壁,陡然下坠。陡壁下,紫岩窾裂,藤蔓帘穴,泉流浩涌、腾波跌岩、飞瀑千丈”(6)。远视;“云漫远山、岚莽南疆”,“群峦逶迤、起伏苍浪。”陈衮佳之,于是,在这里筑起一座楼阁,名曰“寄咏舒”,并附筑廨院,寄寓宾客。
                        寄咏舒立於岩台之上,后有紫岩列嶂,前有飞瀑溅雨,真是“烟幕幽景”,“水阁山斋”。由于山水佳秀、又处於义居之东,人称曰“东佳”,又因专门接待高雅贤辈,又称“别墅”。这就是徐锴所记述的“因胜据奇”,“择其山环水绕之胜概、苍松翠柏之名区”(7)所建筑的东佳书院为最早建筑。也就是文莹的《湘山野录》中所记载的“江州陈氏……别墅建家塾”的“别墅”。马令的《南唐书》,也有这样的记载。
                        义门别墅的矗立,很快被誉为江南名胜,四方之士无不“衣冠江左莫家风”。于是,车马盈门,文武接踵,簪缨符符,环佩珊珊。义门陈氏便在别墅里列牙签玉轴,聚坟籍经典,以待来游来访这些高儒雅士寄居别墅,雅叙吟咏,援翰挥墨,心舒情畅。
                        然而,随着来游来访者日增,小小别墅难以适应延四方之士的需要了,还得建筑更大的寓楼。这就促使东佳书院的历史,从这里开始起源,由最早的别墅向后来书楼的转化。
                      东 佳 书 楼
                        唐龙纪己酉年(889),陈衮根据“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和来游者日增的需要,在东佳别墅的“隔里之遥”,建筑了一座大型建筑“曰东佳……为书楼”。
                        据章谷的缺题残篇述其状:“仰观书楼,宏伟古朴、制度典雅。远而观之,‘东佳书楼’四字悬诸中楼。其下雕栏频窗、画枋垂廊;其上檐挺廓扬、冠雄垛壮。”并且对东佳书楼作了介绍:“楼分三层:下为文范堂……,中为百科书斋……,上为御书阁……。”(8)
                        不难看出,东佳书院和所有古代书院一样,首先是由学者藏书开始的。由于义门陈氏官迁任外较多,接触颇广,很快就收藏了大量的书籍。据晏殊诗云:“坟籍岂惟精四部,缥帙牙签列赐书。”吕蒙正诗云:“五车书编匣中经。”杨亿诗云:“书籍胜两斋。”寇准、王禹锡皆云:“楼藏万卷书”。真正是:“收宇宙之牙签数万帙”,“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9)
                        大量的藏书,使书楼首先成了“陈氏子孙的观摩之所”。义门陈氏“将举家之子弟油油归化”,让他们“歌舞诗书”,使之成为“思愤激者。”当然,也有一些高雅老辈温读其间,“如谦、与、诱、范诸公,虽大耋之年、茂龄白首,尚受知新之学。子弟之克歧克嶷,负出类拨萃之资者,有不夙夜匪解者哉?!”(10)
                        其次,是“广延墨客”。大江南北众多名人达士,“蒸蒸而慕之者”纷纷集游东佳。路上,“旌旗迎五马”;门巷“遍多长者车”;别墅里“楼上落霞沾笔砚”;书楼内“乡党优游礼乐中。”这些文人墨客居处东佳,时而偕里阙,依绛帐临纱窗;时而凭雕栏,观松筠览云山;时而游山麓,咏飞瀑吟悬岩。真是“杯盘互进先生馔”、“粉牌留咏尽严徐(贤儒)”故此在《南唐书》、《湘山野录》、《十国春秋》上都有这样的记载:“江州陈氏……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11),“送往迎来,日无暇时。”
                        东佳书楼的藏书、延士,给义门陈氏的子孙,提供了读书和求学的机会。他们在东佳书楼里读书,遇到疑难,可以及时在书楼或者到别墅向那些高雅名贤提问求学。而这些高贤又很及时地向他们释义、讲学,使他们学有进益。这样,又使东佳书楼和别墅成为居士、藏书、求知、讲学的场所。
                        同年八月,为了便于子孙求学,义门陈氏及时解决求学子孙从义居到东佳往返行程二十里的困难,在东佳书楼附近增建堂庑、开垦田地,建立为东佳庄。让求学的子孙在东佳庄住宿,并且使居士讲学有适当的场所。这样,东佳便由单调的书楼、增建为以书楼为中心的少数堂庑,使求学讲学的现象无形地演变为家塾。看来,文莹的《湘山野录》“别墅建家塾”(12),是很有根据的。这种家塾的出现,又促使东佳书院的历史由书楼向书堂的进一步转化。
                      陈 氏 书 堂
                        东佳书楼求学讲学活动的出现,最初毕竟只能适应少量的子孙,为了让全族后代受益,义门陈氏干脆“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同时又考虑到尚不能完全自理的童稚,又“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人们把“书堂”、“书屋”,统称为“陈氏书堂。”
                        唐大顺元年(890),义门陈氏为了使“书堂”逐步走向正规化,七世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守江州长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陈)崇立《义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作了数项规定:
                        “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稽有学成应举者。于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署。于书生中立一人掌书籍,出入须令照管,不得遗失。”
                        “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逐年于书堂内次第抽二人归训,一人为先生,一人为副。其纸笔墨砚并出宅库,管事收买应付。”
                        家法使处于萌芽状态的家塾成为正式的书堂了,而且以“供给制”“令入学”,“令修学”,非得“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而不可。于是,“弱冠以上皆就学焉”。(13)“穷日莹火彻霄而日就月将者于斯,逊志时敏者于斯,不意厥德之修于罔觉者亦于斯”。(14)
                        同时,又对外开放,“以待四方学者”。还笃之以义,作养“有益之士”的“肄业者”,从而以资助其膳,“伏腊皆资焉”。(15)在唐末书堂初创的历史背景里,象今赣北,鄂东,皖西这样广大的区域,仅有陈氏书堂具备由“启蒙”而至“应举”这样完备的体制,又拥有大量的藏书,且以义而著称。故此,江南江北众多求学之士和贤儒无不蜂拥东佳,“于戏,文如麻菽求焉斯至,道如江海酌焉满腹。”(16)
                        儒士的拥至又促使陈氏书堂的迅速发展。从藏书上再聚,从堂舍上扩建,从院田上增广,直至“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者资”。(17)故此“肄业者多依焉。”(18)
                        “自龙纪以降,陀之子蜕、从子勃、族子乘登进士第。近又蔚然有人文出焉,曰逊、曰范,皆随继矣。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名立者盖有之”。(19)人才辈出使陈氏书堂的影响在社会上进一步扩大,陈氏书堂创建者的声誉也得到广泛地传播。
                        唐天祐元年(904),哀帝李柷赐陈衮诰敕一道,从而旌表。南唐升元元年(937)李昪重旌门闾,免其差役,赐立义门,敕筑旌表台,“诏复除而表揭之”。(20)
                        两代帝王的连续旌表,大大地提高了义门陈氏的声誉,陈氏书堂亦因之增光添辉,前来讲学、肄业的儒士,更加广泛地增加,又促使东佳书院的历史由书堂向书院的更进一步地转化。


                      IP属地:江苏126楼2019-06-12 18:31
                      回复
                        家祭与官祭
                        为突出官府表扬“义门陈氏遗址”这一重要性,在《九江义门陈氏宗谱》(1)里,“奉饬改谱”的焦点是伯宣公与旺公之间的世次问题。下面就以“家祭”、“官祭”为例,看其删改过程。
                          事情还得从起因说起。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萧端蒙(字田野)为崇尚孝义,疏请表扬江州义门陈氏遗址,以励风俗。于是九江府行文德化、德安查访申报,在呈报时,两县各持已见,有争议,九江府派员复查。由于当时“旧谱散失,殊多错简”,加之居住在德化义门陈姓人力争表扬的迫切心情,着力强调伯宣由闽隐庐的始居事实,而忽略了后来伯宣举家迁居德安“合族同处”以及后来立义门的史实。并在九江府太守钟卿(字班田)的“主之尤力”偏袒下,以有“义门山”、“义门铺”地名为由上报按院,结果萧批下:“义门既系始居之地,又山与铺俱以此得名,想其当时同居行谊亦已著矣,其地亦应表扬,仍照前批,树坊立门。”至此,德化义门后裔及其附近宗人欢欣雀跃,次年就捐资建祠,联宗修谱。但是,尽管当时旧谱残缺不全,而旺公毕竟序列于伯宣之前,如《凡例》所说:“旧谱始自太丘俱仍以名序列,至宣公则以初祖称。”怎么办?义门祠建好了,堂上供位该如何排列?《凡例》一、二条明言:“斯谱重表扬也,故公移先之”,又“谱牒家之事也,录之次公移者。公为义门设,而遗迹攸关,因以著表扬之意。”这两条合起来的意思是说:既然谱牒记载的是家事,就应该服从官府“表扬”之大局,所以将伯宣向前移动,移到最显要的位置,以突出德化始居地之重要性。因此,将“初祖考唐著作郎之神主”和“初祖妣李氏夫人之神主”居中供祀,以显至尊。另将“始祖”改成“始高祖”列在伯宣右侧一,曰“始高祖唐赠晋国公(2)之神主”,左一供“五世祖唐赠齐国公之神主”,右二供“七世祖唐银青光禄大夫之神主”(3),左二供“十二世祖宋雪崖处士之神主”。以上是甲寅祝文中供位的排列,虽有些别扭,但也总算完成了一件事。到了下届续谱时,见供位如此排列,后人似觉不妥。如雍正元年株岭庄十二世孙宗澍在其《序》文中批评指出:“尝考禘祭之致,必合群庙之主。推其(指主持建祠守祠的人)所自出之祖,而以始祖配之昭穆,咸在子孙叙立之位。”于是,本届修谱索性将“初祖”改成“始祖”,其它供位仍旧(见《九江谱·义门陈氏先祠图》)。写到这里,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吗?“初者,始也”,初祖不就是始祖吗?不急,且看甲寅祝文的“按语”,又是如何作自我辩解的。其按语云:“初祖惟继始祖之宗得祭之,今始祖莫知其后谁矣,宗失而姓繁,祀曷(4)敢废?然祀初祖,则四代不当与(设),若其列配四祖,则祝文不当并其题,此于礼不有难言乎?当知是(5)举也,事崇行谊,所以贤其贤;祠以裔守,所以亲其亲;惟亲亲故推本本,初祖则越世而祭不以为僭(6);惟贤贤故特举四祖,则间世而及不以为紊;列祀左右则初祖之尊自全。祝文并题则先哲(7)之,敬不失情也,义也;并行而不悖也。”这是按语的全文,“始祖”和“初祖”的概念及其指代已自清楚,毋须我等费舌。至于“今始祖莫知其后谁矣”,这是一句“遁词”,很费解。实际上,在甲寅(1554)以前的旧谱中,始祖是谁?当时修谱者应该心知肚明,不知“始祖其后谁矣”,话又绕回来,在他们看来,建祠守祠的人,才是伯宣真正的嫡传后裔,所以“推亲亲故推本本,初祖则越世而祭不以为僭”!至此,谁是“始祖”,谁是“初祖”,说得很清楚,只是在行文中绕来绕去,反映出当时修谱者的一种既矛盾又复杂的心理过程。
                          在甲寅(1554)家祭时,还有所顾忌,只是将“始祖”改为“始高祖”,毕竟还供在祭堂上。然而官祭时,官府却顾不了那么多,干脆将“晋国公”、“齐国公”的牌位统统不要,省却麻烦。另增加“陈旭的神位”,一并享受春秋两度官祭(见九江谱《礼仪图》)。官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突出伯宣在义门陈氏中的始居地位,以维护“表扬”之盛举,以增强德化县的知名度。
                          “奉饬改谱”,从甲寅一开始即有之,只是有碍于当时旧谱尚存,阻力大,有些话不便明言,只得吞吞吐吐,绕来绕去。在《德化联宗谱》中,无论是“凡例”、“原序”、还是“按语”,其文字隐晦费解,藏着、掖着,随处可见。这大概是要接受官方审检的缘故吧!
                          然而,物换星移,事过境迁。清同治《九江府志》中有关伯宣、陈崇之间的世次早已从史,与省志一致;惟有《义门宗谱》某些编修者,却毫不察觉?!
                          注释:
                          1、《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原称《德化义门陈氏宗谱》(民国元年改德化县为九江县),倡修于明嘉靖甲寅(1554)年,俗称《德化联宗谱》,简称《甲寅谱》,从甲寅之后,到1989年止,该谱续修十次,联宗数达五十一庄,明、清历届续谱都有官方的支持,其影响甚大。2、唐赠晋国公:本是宋天圣元年仁宗皇帝追赠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这里写“唐赠”,疑是当时旧谱中字迹脱落的缘故。因陈旺等五世皆是唐朝人,故补写“唐赠”,致使今日义门旺公山墓碑仍留有“江州始祖----唐赠晋国公陈旺公墓”之墓铭(见旺公墓碑照片)。3、七世祖唐银青光禄大夫之神主:此处将陈崇按在旺公的七世孙序列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在义门宗谱里,旺公之后的世次序列是正确的。4、曷:怎么。5、是:此。6、僭:即僭越,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地位在上的礼仪。7、先哲:有智慧的人。这里或许指官方的文人,意思是说祭文及题目官方已写好了,要敬重人家,要知情。


                        IP属地:江苏128楼2019-06-12 18:34
                        回复
                          义门陈氏世系考
                          《庐山志》
                            陈昉,崇之孙,江州司户衮之子,试奉礼郎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置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男女异席,未成人者别为一席。畜犬
                          百馀,共一槽贮食饲之,一犬不至,群犬皆不食。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肄业者多依焉,乡里率化,争讼稀少。开宝初(末),平江南,知州张齐贤上请免其徭役。(《宋史》)
                            《德安县志》按云:此条《省志》载,陆游《南唐书》列于陈褒名下,云十世同居。按《宋史》称叔明五世孙兼,兼生京,京嗣子褒,方为七世。徐锴〈陈氏书堂记〉亦同,安得云“十世”乎?且德安之迁,始于伯宣,褒此时尚未至江州,又安得有义门之旌?今依
                          《宋史》正之。又按:褒为七世,褒生灌,灌孙伯宣,伯宣子崇,崇生衮,衮生昉,与史所称十三世适相符合,而灌之子名独不著,何也?至胡秘监《义门记》世次与此则不合,但既云衮五次长,昉六次长,又云衮,昉皆兄弟,合为一世,其说已自相予盾矣;抑碑经火后,木板错误,有如周益公所云,又不第若官二字为然耶!
                            陈伯宣,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至盐官令,褒生灌,高安丞。灌孙伯宣,避难泉州,与马总善,后游庐山,因居德安,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大顺初卒(《宋史》)
                            江州义门陈氏,自唐至宋,聚族三千九百余口,并未分异,朝廷屡次旌表。嘉祐七年(1062),以义门盛大,下矜存保全之诏,江南东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吕诲,湖口镇巡检范彬,临门监护分析。(《德安县志》引《义门记》)
                            摘自《庐山志·纲之七杂识》
                          自颍川郡至“义门”之陈氏
                            从陈胡公一世祖至东汉桓帝时颍川太邱长陈寔已有四十三代。因陈寔有盛德,与同郡荀淑、钟皓、韩照俱为“颍川四长”。陈留人蔡邕为其撰写碑文:“先生讳寔,字仲弓,颍川郡人也。含元精之和,应期运之数,兼之九德,总修百行于乡党,则恂恂焉。善诱善导,仁而爱人,使少长咸安怀之其为道也。”(明嘉靖《陈氏兆祥宗谱·陈寔》《序》)言陈寔十世孙陈高曾任淮阳令。另一支于唐太宗,贞观三年乙丑(629)以盐官令褒之子为嗣,做过高安县令,娶妻刘氏,生陈瓖,避难于泉州。还有一支是唐高宗时上元进士陈兼,官至秘书少监,生子陈齐迁居瑞州。再一支陈旺、陈昌迁江西德安,起家“义门”。立有《义门碑》记载:“唐大顺元年庚戍(890)至五代南唐衮为江州,司户参军,后赐太常寺奉礼郎,旌表孝悌,标揭门闾,于是陈氏特立义门。”义门之立,始于南唐升元年丁酉(937)。在另一个资料里则有更详细的记载:“因官置产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村,遵祖遗言至庐山而迁居焉。唐乾符(874)(陈)伉为家长,旌表门闾至大顺元年(890)存殁一十一代,(陈)崇初守江州,官至青光禄大夫、检校右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及子衮至江州,司户参军主家时,南唐升元年丁酉诏立义门。免其诸杂科徭盐面钱等”(民国四年淮阳《陈氏族谱、义门碑》)。“陈氏南迁至立义门,又自义门分庄,以星罗棋布于七十余州县,各立门户,支谱日增。”“徙居于江、浙、湖、闽、徽、宁、松等处,约四十余派,亦十分之一、二,未必能尽吾族四海之众也”(明嘉靖《陈氏兆祥宗谱·原谱牒序》)。
                            摘自《江州义门陈姓历史资料简编》及参见《百家新源·陈书》。
                          义门碑考
                          陈光亨
                            清道光六年进士、翰林院编修陈光亨考义门碑:谱载《义门碑》云伯宣公孙旺于开元十九年迁居德安(一本无此句),按伯公至南康在唐宪宗元和初年,若旺于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迁居,反在元和前七十余年矣。开元二字或云是开成之误,但文宗开成无十九年,而自元和至开成亦仅三十余年,未知迁德安即在此时否也?故不敢臆说也。
                            【按】陈光亨,清道光六年进士,翰林院编修.
                          义门家范十二则
                          一、尊朝廷
                            太平之世,声教覃敷。谊降轩冕,恩彻泥涂。普天率土,莫不沾濡。矧吾陈宗,被泽尤殊。金门锡爵,玉册蠲租。稽颡顿足、鼓腹含哺。何以仰答,远著宏谟。出励名臣,处为硕儒。安吾作息,急乃公输。扬诩大化,嬉游唐虞。
                            二、敬祖宗
                            陈氏先代,渊流宏远。冥索遐稽,弥深缱绻。德为畴立,功为孰建。宜都以来,滋培不浅。司马参军,日恣流衍。补阙才高,秘监闻显。著作贤嗣,庐峰绝巘。徙乎江州,始基是践。自斯而遥,其绪日展。俎豆勿忘,咸相黾勉。
                            三、孝父母
                            父母生我,鞠育劬劳。顾复之恩,自少而耄。几经艰难,以养以教。冀其克遂,悲喜相交。兴言及此,中心如刀。谓地盖厚,谓天盖高。趵蹐无报,徒属里毛。遐思古人,其乐陶陶。养惟其志,不惟其肴。致其慕者,涕泣而号。
                            四、和兄弟
                            鹡原志喜,雁序分行。维礼与诗,盖有明章。矧蹐圣世,跻乎虞唐。荆花纷馥,接叶联芳。埙篪韵协,手足相将。和乐且耽,庶顺高堂。追维先代,厥有二方。惟其难也,实至名彰。无歌偏及,以致缺戕。千古以来,被止眠姜。
                            五、严夫妇
                            人伦伊始,兆自闺门。阴阳之义,亘古常尊。好合可乐,狎昵宜悛。正位内外,各以其分。鸡鸣致警,戒旦时闻。以乐鼓钟,以友瑟琴。梁妻举案,冀妇如宾。惟鸿与缺,道行于身。不知其然,地亵而亲。脱辐至矣,则又何云!
                            六、训子孙
                            繄维义族,后起联翩。兰含春媚,桂馥秋妍。何以栽培,护其性天。巍巍桢干,饱乎云烟。农亩有径,诗书有田。耕食凿饮,为诵为弦。终身远到,基于少年。循矩斯方,受规则圆。非规非矩,遗羞昔贤。父兄之教,在所宜先。
                            七、隆师儒
                            圣贤至道,孰与为明。千秋统绪,任在儒生。发聋启聩,鼓振金鸣。石渠白虎,木铎传声。惟其义备,斯感至情。游扬二子,立雪于门。苏章千里,不惮遥程。跋涉艰楚,负笈而行。吾陈东佳,无鹜乎名。隆宠师儒,以集群英。
                            按:崇公唐人,游、扬宋人,立雪二语,恐系后人更改。
                            八、谨交游
                            人生所忌,处独居幽。慧无与发,思无与抽。士农工贾,惟其匹俦。或出或处,气类同求。戒勿如已,比匪非仇。声气是诩,他日为忧。与其为滥,无宁隘收。金兰善谱,不类盟鸥。少壮一诺,终当白头。风雨契阔,致意缪绸。
                            九、联族党
                            江州一族,异流同源。阅十一世,和处笑喧。非吾伯叔,即我弟昆。长幼上下,无寒无暄。驰驱皇路,退伏高原。咸敦一脉,岂有嫌言。二百余口,饔飧同轩。时勤课教,李篤训勉。有才足论,有勋与展。何疏何戚,门庭欣然。
                            十、睦邻里
                            古者八家,同井相助。由近而远,情谊攸著。为邻为里,居游与聚。疾病相持,死丧与赴。患难忧危,戒惊恐惧。謦欬欢逢,寿考媾娶。伏腊周旋,心融情豫。岁酒同甘,烹宰饱饫。阗阗里闾,倒屣解屦。诗称洽比,殷其景慕。
                            十一、均出入
                            生财之难,期其亘足。制用有经,积施相续。积而不施,施而不彀。侈靡吝悭,均为薄俗。生齿云多,资用繁缛。老疾宾祭,其敢不肃?以赡耕稼,以资诵读。家庭内外,持筹仆仆。惟均惟平,度其盈缩。乾糇以愆,为汝曹勖。
                            十二、戒游惰
                            凡人之生,畴无担荷。均在四民,责无敢堕。行必期为,志惟务果。奋进而前,犹不与我。矧其嬉游,而敢偷惰。即历艰危,无挫坎坷。丈夫志雄,磅礴磊砢。进止帷幄,了如观火。何乃自戕,手足委亸。家范谆谆,各为佩左。
                          此家范十二则,旧谱失载,今从上保宣公房老谱查出,敬录于此,吾宗人尚其宝诸。
                                                光绪十二年(一说十六年)六月
                                                茂昭公派下邑庠生品金鳌识。


                          IP属地:江苏129楼2019-06-12 18:36
                          回复
                            陈氏书堂记
                            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此系乎人者也。圣王之处士也就闲燕,孟母之训子也择芳邻,元豹隐南山而成文章,成连适东海而怡情性,此系乎地者也。然则稽合同异,别是与非者,地不如人。陶钧气质,渐润心灵者,人不若地。学者察此,可以有意于居矣。浔阳庐山之阳,有陈氏书楼。其先盖陈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为秘书少监。生京,给事中。以从子褒为嗣,至盐官令;生瓘,至高安县丞;其孙避难于泉州之仙游,生伯宣,注《史记》,今行于世。昔马总尝左迁泉州,与之友善。总移南康,伯宣因来居庐山,遂占籍于德安之太平乡常乐里。合族同处,迨今千人。室无私财,厨无异爨。长幼男女,以属会食,日出从事,不畜仆夫隶焉。大顺中,崇为江州长史;乾宁中,崇弟勋为蒲圻令,次弟玫,本县令。能嗣其业,如是百年。勋从子衮,本州曹掾。我唐烈祖中兴之际,诏复除而表揭之,旌其义也。衮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遂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是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自龙纪以降,崇(佗)之子蜕,从子渤,族子乘(俱)登进士第。近有蔚文尤出焉,曰逊、曰范,皆随计(继)矣。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於戏(呜呼),文如麻菽,求焉斯至,道如江海,酌焉满腹;学如不及,仁远乎哉!昔北海有邴郑之风,离骚有江山之助者,皆古也。门生前进士章谷,尝所肄业,笔而见告,思为之碣。会陈氏之令子曰恭,自南昌掾入使至都下,因来告别,援翰以授之。时太岁已巳(969)十一月九日记。
                              按:徐锴,(921-975),字楚金,五代宋初文字学家,扬州广陵人,官内史舍人,开宝八年卒于金陵围城中,卒之逾月,南唐亡。
                              本文录自《钦定全唐文》卷八八八。文中写道:“昔马总尝左迁泉州,与之友善。”这是徐锴首次将陈、马两家的友谊写进史书。从本句的上下文来看,意思是说“马总与伯宣友善”,其实,马总与伯宣不是同一时代人。
                              据史书载,伯宣高祖陈京殁于唐贞元二十一年(805),而伯宣“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821-826),”“大顺初(890)卒”。另据《唐书 卷一百六十三 列传第八十八 马总》及《唐刺史考 河南道 郓州》载:马总于唐贞元中(785-805)被谗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初自泉州迁虔州(今赣州南康)刺史,元和中(806-820)又由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户,后入户部尚书;长庆三年(823)卒,赠右仆射。徐锴说“昔与之友善”,属误传,未经考证。应该是说昔日马总初贬泉州,处境艰难,得到陈镶的帮助,两家结下友谊,但这毕竟是往事,距离徐锴写本文时,时光已过150多年,其间流传不能说没有误差。再说徐锴写本文,是受别人之请托,自己根本没有来义门,是在别人的口述下“笔而见告,思为之碣”而成,将父辈之间的友谊移到子辈,是属误传,并非“与之友善”。
                              又文中写道:“能嗣其业,如是百年。”这里若指伯宣自唐乾符四年(877),因柳彦璋攻陷江州,大肆剽掠,为避兵乱,举家迁德安“合族同处”起,距写本文时为92年;若以唐会昌年间(841-846)伯宣由闽隐庐计起,距写本文时隔120余年。因此推知,“如是百年”,该指877-969年这一时期为宜。
                              本文主要记述书堂之事,由于书堂之建,是陈崇、陈衮父子等人“承著作之贻训”而创办,经几代人的努力,达到后来“聚书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之规模,所以文中才点到伯宣这支人上下承续关系,宋史亦同。至于陈旺一支人,或许当时徐不了解其世次,不敢妄说,故省却不提。只有在辛丑(1001)春,胡旦身临义门,“览世谱,询事实,俱知其状”后,始提及“旺、机、感、蓝、青”诸人的名字,然而又毫无事迹可写,这就表明他们这几代人世为农民。因此,徐锴在文中也只好简括一句“合族同处,迨今千人”。试想,如果没有“合族同处”,仅伯宣子崇一支在百年内,人口能发展到千人吗?


                            IP属地:江苏130楼2019-06-12 18:36
                            回复
                              附二:凡例与译文
                              附二:《明嘉靖甲寅年重修宗谱凡例》及译文
                              凡例:
                              一、斯谱重表扬也,故公移先之,而标题俱称表扬云。
                              二、谱牒家之事也,录之次公移者,公为义门设而遗迹攸关,因以著表扬之意。
                              三、旧谱散出,殊多错简,今参互考辑。信固存矣,疑亦仍旧,重其传也。惟芟芜屏複,间附已意,以按之云。
                              四、旧谱始自太邱,俱仍以名序列,至宣公则以初祖称。盖祖有自江州以来,宣公以上,世历辽远,承属有间,惟志其姓原而已。
                              五、自宣祖后者俱加讳,宗于一尊之也。其附衍者直名支分,于众慨讳恐乱矣。且词多赘及者,父前子名,意也。
                              六、太邱后,不以世数矣;分庄后,亲尽久矣;而亦系录者。传曰:不通于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古有世本录,所以辨类明教,岂专尚名族也耶!
                              七、分庄诸支皆亲宗派也,谱只载其分时之名,或自是而后嗣,俱莫之及,今仍之,用备诸庄寻祖之考。
                              八、谱之世系,代以相承也;义门之称世,则重庄家也;长故间及,而逾亲者不计矣;而亲序之流衍,图自有在也。
                              九、各祖众庄自分庄诸支外,又录其行谊著闻者、功名上达者,余略之,亦势有所难及耳。
                              十、旧谱诸撰文,惟取其有关于义门者,以为一宗文献之征,虽非全文,虽出异流,则皆不计。
                              十一、旧谱载太婆语类,今删之不录,盖由谊不出礼也;且其词多不伦。
                              十二、原编次世系不以图格流衍,止名讳叙列者,经焚阙多,不能图矣,惟依叙。若传体以纪其遗,亦异乎谱之例矣。
                              十三、世系列祖名讳重者,两存之;祖配姓氏无者,阙疑之。残简之余,其详不可得已,不敢妄臆。
                              十四、“按意”皆自旧谱之可疑者,据理详意,参史考传,而效一得云。虽撰之而后言,而亦不敢以自是。
                              十五、祠丘祭仪,虽亦表扬者之意;而守之者家人也,故录直(之)于后。
                              十六、新谱之续皆祖于斯,而籍之属,则各从其派焉。故各派之世系,各衍于一,概同则混矣。
                              在城裔孙义载识。
                              按:全文录自《九江联宗谱》,从《凡例》中可以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一是在明朝嘉靖之前,义门旧谱就已残缺不全了;二是编修甲寅联宗新谱,选文要以“表扬(德化)义门遗址”为云耳,故而“奉饬改谱“。
                              译文:
                              一、本次修谱的重点是要突出官府对义门遗址的表扬,故而(要把)伯宣公移到最前面、最显著的位置上,谱内所有标题都要有表扬的说法。
                              二、修谱牒,是记载家族事情,(所以要服从表扬之大局),刊录至初祖时,要移动位置,因他曾经生活过的义门山、义门铺等遗址特别重要,以此突出“表扬”的意义。
                              三、原来的宗谱非常零乱,谬误脱漏之处很多。现在根据各种版本的旧谱,相互对照参考,整理改编成新谱,其可信的程度固然有了,而疑问之处仍然如旧。但不影响修谱的宗旨,主要是注重世世代代往下流传。只有删改杂乱、剔除重复赘词时,在字里行间或文末,附上我们的说明与解释,并以按语的形式加以表述。
                              四、旧谱(记述陈姓古代源流情况)是从颍川太邱长陈寔开始,都将以名字按世次的顺序一一列出。到了伯宣公才称他为“初祖”。自初祖伯宣公迁居江州以来,因伯宣公以上世代历时已经久远,其中代与代之间的传承关系,又有间断,只记载他们的姓名罢了。
                              五、(本届修谱)在伯宣祖后面的人,都加上名字,目的是为了推崇伯宣公一人为全宗之尊。伯宣公所繁衍的裔孙,直接写上名字和所属关系。对于众多的裔孙,一概写上名字,恐怕出现混乱,而且要用很多的词语才能说清楚,如在儿子名字前面还要写他的父亲名字及隶属关系。
                              六、在太邱长陈寔之后,不再写“第几世”的世次数字。义门分庄后,尽管亲情已经历时很久了,也应该要统统录载下来而流传。传曰:如果你不精通历代文献之记载,你就不能动笔修谱。古代就有世系嫡传的记录专册,这样才能辨别宗派支系而达到教育后人的目的。难道这些专册记录只是名门望族才有吗?
                              七、分庄以后的各个支系,都是近亲的宗派,然而本谱只能记载他们分庄时候的名称。或者从分庄及其后人都不记载。现在只能将分庄的名称记录下来,主要是供各庄寻祖时,作考证的依据。
                              八、宗谱的世系是需要一代一代相承相续的。而我们义门之所以闻名于世,则依赖各地分庄家族的宣扬。而那些在分庄之前,早已迁出、死亡和失去联系以及超出嫡亲范围的人,均未统计而录载,而这些人的嫡亲世次及其繁衍的子孙,在义门分庄图里已经有刊载的。
                              九、各位祖宗与各庄宗支在分庄后,有德行昭著、功名显耀的人可以录载,其余的人一概略之不记。这也是条件所限而难以做到的。
                              十、旧谱中的许多文章,只取其中有关(德化)义门遗址的一部分,作为本宗族文献的特征。它虽然不是全文,虽然出自其他宗支,也都不予计较。
                              十一、旧谱中的“太婆语”一类记述,现在统统删掉,不再刊载。因为属于内部行谊行为,有些还不合礼数,并且其语句多有不伦不类。
                              十二、原谱按顺序编辑的世系,未采用“世系图表”的形式来反映其繁衍的情况,只是按名字叙述而排列,因经过多次战火的毁坏,其中空缺多处,不能编成世系图了。如果只按叙述的情况,用传记形式来记述其事迹,又不符合编修宗谱的惯例。
                              十三、(旧谱)世系中的列祖列宗的名字有两个的,两个都要保留下来,祖宗的配偶没有姓氏的,作为疑问留个空缺,残篇断章所剩下的、其详细情况已无法弄清楚的,也不敢妄自臆断。
                              十四、(谱中的)按语,都是旧谱中的可疑问题,根据情理,详细地予以说明;有的还要参考史书和传记,来取得一个合理的说法。虽然是通过认真考虑而写出的按语,也不敢自以为是。
                              十五、关于宗祠、祖坟的祭文内容,及祀位排列之礼仪,均按照官方的要求办理的,突出其“表扬”的重要性。本宗祠的守护人等,应是伯宣公的嫡传后裔,所以要将他们的繁衍世系直接刊录在后面。
                              十六、联宗各庄(支)续修的新谱,其祖先的名字与事迹都在这套联宗谱上,而这些祖先的族籍还各从属于各自的宗派,所以各宗派的世系,还需演绎成独立的整体分开写。如果全部收录在一起,那将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呵!


                              IP属地:江苏133楼2019-06-12 1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