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交流专用吧 关注:226,036贴子:34,293,071

不是买卖。只是把我自己收藏的发出来。大家可以看看。顺便自己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是买卖。只是把我自己收藏的发出来。大家可以看看。顺便自己也好整理下,不喜勿喷。也请吧务勿删。拍的我手都抖了。不容易啊。
一楼明刀镇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12 09:47回复
    明刀按其形分为圆折、方折 磬折 两种;圆折刀与晚期尖首刀相近,系战国早期铸;身、柄交接呈匀称圆弧形,铭文多呈斜向椭圆形,或笔画方折;刀宽铜好,通长13—14厘米,重14—19克。方折刀多出战国中期以后,刀背弯曲可见折角,状如古磬壁缘,又称“磬折刀”,铭文扁折如眼,体窄铜粗,通长12—13.5厘米,重12—18克,后又减重。明刀背文异常繁杂,据已出土者计约在450种左右。文字多为记数、记物、记状;单字如一、二、五、鱼、鸟、日、化、工、行、左、右、内、外等,词组往往以左、右、内、外开头分四个系列,如:左乙、左八、左下一、右丁、右上、右邑、内十、内同等。另有难解的符号标记多种。据有些研究者分析,背文可能系标明鼓铸炉次或记官定范序。明刀因铸量大、流通广,出土遍及河北、辽宁、内蒙、山东等十个省市,远至朝鲜、日本。仅燕下都河北易县一带,自1966年以来出土即不下30起,数以千万计。故明刀是刀币中最常见的一种,其量超乎方足布。然所见以方折刀为主,圆折刀则较少


    IP属地:北京2楼2019-11-12 09:51
    回复
      骨贝币 仿海中贝形而刻,状如贝壳,正面中间刻一条缝,缝边刻为贝齿形。1985年出土于都吉台遗址的一座春秋墓中,骨贝盛在一盘内,大小共计200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1-12 09:54
      回复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楚国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楚国铜贝别称甚多,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其面文有10种,有普通贝、鎏金贝、空壳贝、合背贝等。楚贝重量轻者0.4克,重者5.6克,多数2.5克-3.5克。有文铜贝始铸何时,目前见到最早者为商周时期,但均为素面,从出土有文铜贝的情况看,楚国铜贝可能是最早的,因此被钱币学家所重视,宋代已把有文铜贝收录到钱谱之中。
        楚国铜贝多系出土文物,过去民间传世品甚少。因其长期埋入地下,通体锈绿,深入骨胎,后人难以仿造。湖北、湖南、江苏、豫西、鲁南出土最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1-12 09:55
        回复
          我尽量按照年代顺序,但是呢,万一我入新的就没办法了。。哈哈哈。我这没有高端的,都是*丝币。而且我呢,还是个盒子怪。都是盒子的,可能会被老玩家鄙视。哈哈哈。还是那句话,别喷我。哈哈。


          IP属地:北京6楼2019-11-12 09:57
          回复
            战国末年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铸。时限晚于“明化”、 “明四”钱。一化钱方孔,面有内外廓,背平,少数铅钱有横写或直书“吉”字背文。径1.8~2厘米,重1.1~2.7克,颇有悬殊。形制及风格更近于秦汉之小钱。一化钱轻小粗陋,铸数及流通量均大于明化钱,流用至西汉仍可与半两,五铢等钱并行。一化钱中之传形及铅铸者较少;铅质一化可视为我国最早使用的铅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1-12 10:01
            回复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是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史记 平准书 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1-12 10:03
              回复
                西汉半两
                秦始皇死后不久,天下大乱,战争不绝,每次动员都在数十万人,生产事业大受打击。秦灭亡后,楚汉相争,对峙五年大小战争七十二起,刘邦以一小股的兵力削平群雄,于公元前202年即汉皇帝位。西汉成立后,货币制度沿袭秦朝,在铜钱上仍用半两钱,直到汉武帝确立五铢钱制度,钱币重如其文之前,无论铜钱的实际重量大小,在名称上依然为半两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1-12 10:05
                收起回复
                  放点百度简介,哈哈。


                  IP属地:北京13楼2019-11-12 10:12
                  回复
                    大泉五十
                    。“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基本情况
                    “大泉五十”品种从币值形态分有二大类四种。
                    详细情况
                    1.官铸的“大泉五十”钱径约28毫米,质重十二铢,出土实物合今制8克;
                    2.厚重型多系早期铸造,重量10克左右,实物中有重达15克者。
                    3.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废止宝货制允许“大泉五十”贬值、“枚俱值一,与新币并行流通”期间,民间熔毁厚重“大泉五十”盗铸的薄小“大泉五十”,实物径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
                    4.王莽新朝末年动乱时期私盗铸的“大泉五十”幺荷钱,实物质重在0.5克左右。
                    上述四种,厚重型及幺荷钱比较少,其他两种出土量较大,为常见普通品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1-12 10:13
                    回复
                      新莽布泉
                      新莽布泉为新莽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革币制后铸,与货泉、货布文字气脉相通,与“货泉”之“泉”如出一辙,故将此泉系于新莽甚安。
                      新莽布泉为新莽时期第四次改革币制后所铸。直径2.6厘米,穿1厘米,布泉制作工整,内外廓坚挺精致,布泉二字作悬针篆分列左右,书体潇洒飘逸,与货泉、货布文字气脉相通,与“货泉”之“泉”如出一辙,此钱曾作为出入的符信使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1-12 10:16
                      回复
                        货泉
                        货泉是最常见的一种汉代钱币,它是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的产物。货泉从天凤元年起一直流通 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材质为青铜,尚见有铁质和铜夹铁者,钱文为悬针篆,泉中竖笔断开,(货泉饼者字纹多平夷,铸造粗劣)。
                        版别有传形,异书,异范,合背,合面,圆穿,横划,星号,月纹,决纹,剪边等近百种,一般径2.2--2.4CM,重约2.8--3.6克,初期可达5克以上。传世极丰。
                        王莽的币制改革是失败的,但莽钱制作精良,有“钱绝”之首,为后世所称道。“货币”、“货泉”堪称是王莽后期铸币的代表作,是莽钱中较珍贵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所值和收藏价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1-12 10:19
                        回复
                          小泉直一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所铸造的六泉之一,铜质精良,文字精美,悬针篆。篆体泉字中竖断为两截,乃王莽泉之特点,按照新莽货币制度一枚“小泉直一”相当于一枚五铢钱的价值,也是新莽布泉体系的基本单位。由于新莽货币制度目的在于利用虚值大钱快速搜刮民间财富,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六泉十布制度旋即即废。“小泉直一”虽然流通时间不长,但是由于是新莽货币体系的最小货币单位,铸造量极大,存世颇为多见,价格不高。如同新莽之“大泉五十”,“大布黄千”。 直径1.5CM,系新莽泉中铸造最粗者。六泉中除大泉五十外,小泉直一最容易见到。其他四泉,么泉一十,三级品。幼泉二,三级品。中泉三十,二级品。壮泉四十,二级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11-12 10:20
                          回复
                            东汉五铢
                            东汉五铢是公元40年采纳马援的建议铸五铢钱。
                            早期发展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复汉,建元建武,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于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的建议铸五铢钱,史称东汉五铢或建武五铢。
                            直径2.5厘米,重3—3.4克,比西汉五铢略轻,边郭较窄,铜色赭红,“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折,中竖两头变细;“金”字四点变长。
                            中期发展早期东汉五铢形制较规整,钱文端正,面、背有横划后星点;中期后制作粗糙,钱体轻而大,直径增致2.6厘米,而重量减至2.8 —3克左右,钱面出现平浅横划;晚期东汉五铢更劣。铜色略黄,钱文笔画粗浅,常见错范或晕文、重文,重量减至2 —2.5克,除星纹、横划纹外,穿上另有“丁”纹,或数道短线纹,如无竖纹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11-12 10:22
                            回复
                              直百五铢
                              三国时期蜀汉钱币。钱的面文意思是一枚直百五铢的价值可以与一百枚五铢钱的价值相等,是一种大值虚币。
                              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蜀汉偏处西南,发展经济受到局限,又连年征战,财政困难,军费紧张,只好采用发行大值虚币的办法来勉强维持。在大臣刘巴的建议下,刘备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发行“直百钱”。直百钱有面文“直百五铢”和“直百”两种。“直百钱”的发行对蜀汉经济的发展立刻起到作用,“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
                              钱币信息
                              直百五铢面文篆书顺读,“五铢”二字略为瘦长而与汉五铢字样近似,“直百”二字宽矮,分别与王莽“小泉直一”的“直”和“契刀五百”的“百”字相同。面、背有内外廓,多光背,常见水波、星号等纹饰;少数背铭篆书“为”字,以示铸地益州犍为郡,被称为“犍为五铢”,系方孔圆钱中最早之记地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出文。由于铸造工艺的缺陷,直百五铢普遍品相不好 。
                              材质与尺寸
                              直百五铢前期铸造材质主要是铜,后期逐渐有铁质出现。初铸钱大而厚重,钱径26~28毫米之间,重8~9.5克。后期铸造逐渐减至直径不足24毫米,重2~4克,最轻薄者,重不足0.8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11-12 1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