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858,896贴子:12,125,048
  • 5回复贴,共1

关于曹操是否算谋逆的问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有朋友发帖讨论过这个问题,楼层回复限于字数不能尽言,我想再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下浅见。
首先表明一下我对曹操没有偏见,就事论事,我本人还有点喜欢曹操。
有一点我想应该是共识,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应该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坏境。
我个人认为君臣纲常的社会道德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我在之前的楼层回复里阐明过我的观点,在这里再强调一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种模式是排除个人功劳大小的,即使献帝的地位是曹操给的,但是名义上曹操是臣,献帝是君,在程序上曹操有僭越之举也是不被当时的封建道德允许的。这也是董卓们被指责到今天的原因。
楼层里有人说这样的项羽、李渊也算谋逆了?这个回答是肯定的,我说明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点、每个朝代立国都要宣示天下明确君臣地位,我们已经看到一句话“君臣之位已定”,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他们要列举各种理由来说明君臣分际之后主仆关系的合法性,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统治被接受,政权能够传承下去。
第二点、我认为这是争议焦点上的一个关键点,大家往往被能力超强的人的魅力所折服,因为旧政权的腐朽,在内心深处认为就应该让有所作为的人来取代他。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此无视封建时代士人的思维惯性,就是臣反对君是违反封建道德的,即使君上无能也不能因此形成当然结论。
举个反例来说,因为司马氏不是马上得天下,而是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代魏,基于这种方式不能满足艰苦创业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备受诟病,事实上当时的曹魏政权也是无所作为的,无论这个现状的起因如何,因为纠因并不能为结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司马氏也因为几乎全盘接收了曹魏末期陈腐的政治班底,没有能力为这个腐朽的政权做彻底的革命而短命灭亡。
第四点、大家看到农民起义或者臣推翻君的统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需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给自己筛选一个合适的口号,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解除封建道德对于革命行为的舆论压力,《诗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定下的就是这个基调,不仅服务政权的公务员需要遵守这种等级关系,老百姓也不能免除这种隶属关系的束缚。
谋逆和造反是不一样的,谋逆指的是体制内无视等级关系,谋大逆指的是毁坏天子的宗庙、、陵墓、宫殿,大概意思就是行为上违反了臣子的行为规范并且侵犯皇权,在这一点上无论曹操功劳有多大,天子的天下是不是他打下来都没有关系,谋反更严重,就是要推翻皇权统治。换到封建的父子关系上也一样,儿子再出色,家业是他打下来的也不能对父亲不敬,做出有违子道的事情。
那么曹操算不算谋逆已经一目了然了。
至于当时以献帝为代表的汉政权处在什么状态,都不能作为曹操逾制的理由,这就是可怕的封建道德,革命不具备任何合法性。
以上,仅供参考。


IP属地:山东1楼2020-03-01 14:23回复
    @贴吧用户_6S5Db8A9P
    @弘扬正能量168
    @阿斯兰◆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2楼2020-03-01 14:45
    回复
      @贴吧用户_6S5Db8A9P
      @好好学习01♂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5楼2020-03-02 12:36
      回复
        怎么神秘失踪了几个楼层?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12楼2020-03-02 15:30
        回复
          @李从璟
          兄弟,朝代更替是必然的,这个不需要证明,我什么时候说不能改朝换代了... ..你确定看懂了我的意思?我是就曹操所处的时代环境结合他后期的行为根据我的知识体系做的界定。.而且我说的很明确,因为君臣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架构是普遍的道德评价,因此不要说臣子推翻皇权,就算是农民起义也要打出口号来否定当权者的执政合法性,争取相关势力集团的同情和支持(这里就是所谓的人心),进而通过宫廷政变或军事暴力达到政权更替的目的。
          @知足常露
          第一、事实上的乱世,但是各方割据势力即使是自封,也要借用上表这样的方式来寻找各自地位的合法性,否则曹操又何必养着一个汉献帝,奉行“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样的政治策略?这就是认可君臣父子基本道德的表现。
          第二、君臣纲常这种思想体系不是儒家专有的,上面第一点就是写照,这已经是基本共识,并不是盛世专用。
          第三、刘备和孙权虽然是事实上的割据势力,但是在汉魏嬗代之前,还都是尊献帝正硕,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赤壁之后刘备孙权形式上的互相表奏。
          第四、军阀这个概念是近现代提出来的概念,在当时曹孙刘还都是献帝的臣子,名义上是隶属于中央的,孙权和刘备在献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宣布独立或者有实迹行动上的僭越,他们名义上是将军,当然后来刘备称汉中王从制度层面上也没有愈制或是违规。
          第五、另外请您仔细了解一下谋逆... ...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16楼2020-03-02 17:15
          回复
            @玄铁骑
            不是构不成,是他当时的权势地位没有人敢明着做杖马之鸣,更深层的原因是曹操代表了当时部分有实力的政治集团的利益,献帝代表的东汉只剩下一个商标,没有拱卫皇权的足够挑战权臣的嫡系势力了。
            按照今天的思想来看你说的没错,但是放在当时,尽管知道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很多人是过不了心里纲常道德这道坎的,后来的司马孚、陈泰做惺惺之态是因为他们是忠君理念与家族利益冲突时,不得不做出违背传统道德行为时,内心挣扎无法解脱之后自己为自己寻求的心理平安。这种挣扎在曹操晚期也有,但是相对于司马氏要做到魏晋嬗代无比需要向世家大族妥协来说,曹操更加率性雷厉风行,这么做招致死亡的概率很大,敢怒不敢言也不外如是。
            兄弟你说“汉庭经过了外戚、宦官、黄巾之乱、军阀混战一系列打击,被取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从推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汉王朝腐朽衰败,不被取代才是怪事,但是这并不能回避当时的社会舆论导向。若非如此,黄巾起义与汉魏嬗代、魏晋嬗代为什么要做足舆论攻势之后再着手实际行动?不过是要摧毁旧王朝在社会中树立的德道规范,通过否定这种已经深入骨髓的信仰来支撑自己发动革命的合理性。
            无论按照任何朝代的刑事律法,曹操的行为都会在谋逆大不敬之前徘徊,说他谋逆并无不妥。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澄清一点,我并不是否定朝代更替,相反的历史演进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节点就出现在政权更迭上。我要说的是曹操晚年的政治举措就是在形式上蚕食君权和东汉所剩无几的、所谓的宗庙社稷,按照当时的观念不是谋逆又是什么呢?
            兄弟你说“做君主没有尽到对臣民的责任,臣民为什么要替皇帝守节”,我相信你肯定明白封建社会那一套东西,对于君主制度来说,对于皇权的服从向来是无条件的,没有尽到对臣民的责任,臣民为什么要替皇帝守节是革命的口号,而不是权臣谋逆的理由。谋逆这种罪名是谁定的?是朝廷!今天刑法中危害国家安全罪是谁定的?是人大,是中央政府。你违反了这里面的行为准则,依据犯罪构成被定性为该罪名有什么错呢?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20楼2020-03-02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