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财务思维笔记:避税注意事项--资本弱化背后的逻辑资本弱化是什么?比如,一个老板把100万借给公司用,要付给利息,假如年收24万利息,要20%个税,企业开发票约交6%增值税(可以抵扣),最终缴20%个税;假如直接把100万投入到公司,24万利息没有,相当于多了24万利润,先缴25%企业所得,分红时再缴20%个税,相当于缴40%的税;同样是24万的收益,用利息的方式拿出来要交20%,用分红的方式拿出来要交40%。通过以上对比发现,以借款方式投入企业整体缴的税少很多,相当于把两道税变成一道税。这样企业的注册资本就别投那么多了,缺钱的话就借好啦...如果这样操作的话,企业的注册资本很少,对外负担的风险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乱了。
反避税不允许这样做。如果不掏注册资本,缺钱就借,在整个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会多,注册资本就会少,本来经营一家企业是要有适当的资本的,缺钱补充或再借些是可以的。现在为了避税注册资本只有一点点,其它通过股东来借入,这种行为叫资本弱化。如果故意资本弱化,用高额的利息再拿走利润,税务局会管,借这部分的利息是不能够税前抵扣。
还有的企业不分红,通过借款的方式把钱拿走。对于这类,税法有规定,对于借支12个月未还的,视同分红缴个税。可能会有人想,股东借给公司钱不行,通过其它人的名义来借给公司,实质也还是股东,最终查出来,还是一回事,也是不行的。
具体多少算资本弱化呢?各地税务局不一定,有自己的评估,税务局在执法时,会有把握地方上的判断。具体调多少,比例怎么算,还需要在执行中摸索。也许税局现在还未找上门来,不代表没有风险。税局现在顾不上把事情做的这么细致,现在躲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发现让补,是逃不掉的。有法是一回事,执法是一回事。
关于避税有个总体的思路,是在众多的方式当,通过排列组合,选择一个对企业是佳的,而且看起来每个都合法的。避税和节税是在业务层面上设计的,不是针对于税法来躲的。节税方式的设计,通过交易设计,业务的安排,或顶层设计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逃税。
反避税不允许这样做。如果不掏注册资本,缺钱就借,在整个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会多,注册资本就会少,本来经营一家企业是要有适当的资本的,缺钱补充或再借些是可以的。现在为了避税注册资本只有一点点,其它通过股东来借入,这种行为叫资本弱化。如果故意资本弱化,用高额的利息再拿走利润,税务局会管,借这部分的利息是不能够税前抵扣。
还有的企业不分红,通过借款的方式把钱拿走。对于这类,税法有规定,对于借支12个月未还的,视同分红缴个税。可能会有人想,股东借给公司钱不行,通过其它人的名义来借给公司,实质也还是股东,最终查出来,还是一回事,也是不行的。
具体多少算资本弱化呢?各地税务局不一定,有自己的评估,税务局在执法时,会有把握地方上的判断。具体调多少,比例怎么算,还需要在执行中摸索。也许税局现在还未找上门来,不代表没有风险。税局现在顾不上把事情做的这么细致,现在躲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发现让补,是逃不掉的。有法是一回事,执法是一回事。
关于避税有个总体的思路,是在众多的方式当,通过排列组合,选择一个对企业是佳的,而且看起来每个都合法的。避税和节税是在业务层面上设计的,不是针对于税法来躲的。节税方式的设计,通过交易设计,业务的安排,或顶层设计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