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谍影吧 关注:231贴子:799

“洗白”关于豆瓣三国谍影的差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别问我为什么把打算贴在豆瓣的东西发在这里,问就是懒,因为这里可以分开写,豆瓣没用过不过看书评,好像得一起写完……


1楼2021-06-12 10:30回复
    这篇书评是打算给未看过《三国谍影》的朋友写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通过一篇书评让不喜欢这部作品的人喜欢它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本来是不打算写的,可人是非常有意思的,再多的好评的也抵不上一个差评,而给差评的有总是扯什么写好评的是刷的,所以我为没看过本书的人写一下本篇书评
    PS:1、距离我最后一次看本书已经一年半了,引用的地方原话记不清楚了,毕竟四本书,一页页的找有点太……
    2、由于是给没看过本书的人写的书评,所以某些地方会语焉不详
    3、本书评不会涉及到一些根本没办法衡量的东西,比如文采等
    4、支持提出相反观点,毕竟每个人看法不同,但骂街恕不奉陪


    2楼2021-06-12 10:36
    收起回复
      一、关于谍战问题
      有人认为既然是谍战小说,那么应该着重刻画如何获取乃至传递情报,而何慕先生的写法有些“本末倒置”,但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个问题
      既 反间谍工作同样也是谍战的一部分
      无论是第一部的挖寒蝉还是第三部的破局都是谍战中反间谍的一面,至于第二部也从未脱离谍战,XX设计和OO谋取荆州和关羽,利用伏下的暗装在敌后战场进行谋划并影响主战场感觉这本身就是谍战,只不过由于当时贾逸的某些特殊原因,没办法取等对等的信息,而一部小说又不可能脱离主角,这也就导致的第二部真的是“谍影”真的成了“影”而已


      3楼2021-06-12 10:42
      回复
        二、关于人物群貌问题
        1、田川与“女主复生梗”(要洗白当然从女主开始洗喽,但这个不得不透剧了)
        在很多人眼中田川是个天真到**的少女,并认为何慕先生对于她的刻画是一大败笔
        (其实最早的我个人也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但是我很好奇如果作者真的是那种偏“甜宠文”脑子的人为什么干脆不直接把主角设置成蒋济或者把主角写成进奏曹曹缘就好了,非要硬造出个校尉干嘛啊。如果真的长着那种脑子又怎么会把笔墨毫不吝啬的交给那些小人物展现他们的心酸?带着疑问与对后面情节的好奇我才看了下去,然后就被吸粉了……)
        田川的真实身份是XX(不能说实话只能说寒蝉有关系吧)。她没死,而是成了后面的孙梦,负责XXXX(自己猜),田川所具有的天真不过是伪装罢了,只能说,田川有多么可爱,孙梦就有多可怕。同时,双重身份也解释了为什么田川“戏份”少的离谱,也推翻了【女主死在了建设之中】的观点,耐着性子读吧,我只能说何慕先生对于情节的伏笔与铺垫上真的是高手(这个很对我胃口)
        (其实田川有问题早就做足了暗示,这里只拿三个不怎么透剧的。其一,贾逸醒来有这样一个情节“贾校尉醒了?”是个女人的声音,而当贾逸在问话的时候却没有应答,而那个女人走后XX才来,并点亮了等,那么,那个女人是谁?为什么不点灯?那里这是地下,不点灯也太怪异了,而怕被贾逸认出来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而XX需要玩隐匿,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其二,就是那个皮帽,田川死了,谁给拿回来的那个帽子?这件事貌似只有贾逸和田川知道吧……其三,就是田川刚刚穿曲裾长裙的时候表示不会穿,甚至于还跌倒过,那么动手的时候呢?身手快的贾逸都拦不住,只是从进奏曹走到了世子府而已啊,适应能力也太强了吧……)
        而在解释女主复生梗之前我想请大家做个小回忆,就是想想当自己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节——某凄风苦雨的夜晚,中直大臣被诬陷,全家被杀,怀有身孕的女主人乘马车跑路,突然车陷住了,追兵迫近,一侍卫冒死回身与追兵鏖战,最后侍卫身死,主人逃脱。
        我不知道大家在第一次看到这种情节的时候有什么感想,至少最后运用蒙太奇的手法,用侍卫死战穿插推车给我的震撼挺大的。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正是因为这种情节给人的震撼才被人争相模仿,逐渐沦为笑谈,也就是说所谓“狗血的剧情”他的本身是好的,只是没有办法推陈出新才逐渐沦为笑谈。而何慕先生的确推陈出新了,这种性格上的差异,瞬间丰富了田川的人物形象(感觉在答题……),而两个生造出来的身份同样也有XXXX的好处(别揍我,这不能透剧)
        当然,各自见仁见智吧,可能有人认为突破换来的好处不足以制衡这个梗被人家玩烂了的坏处


        4楼2021-06-12 11:07
        回复
          2、许褚、司马懿兼脸谱化
          什么是脸谱啊,记得有这样断唱词,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中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性格,但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对于这个的评价有些语焉不详,举个例子吧,大家随便打开一本书,我们都会在这本书的人物解析中找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难道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脸谱化吗?显然不是。
          这里,我们不妨引入西方的评述吧,即平面人物和立体人物
          西方是这么说的
          平面人物(flat character),指的是性格扁平,刻板得较简单的人物,通常是小说中的配角。有时被称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依循一个单纯的单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
          立体人物(round character)的性格塑造就立体而多元得多了,可以看到角色的多种面貌和性格,内心的冲突等等。这种特徵的强度不仅远远超过这个人物的其他特徵,而且明显地超过生活中人的同类特徵。换句话说,这种特徵不是一般地突出,而具有某种超常性,因而带有不同程度的漫画化色彩和类型性特点。尖形人物不是平面人物,而是立体人物。他们就像几何图形中的各种椎体,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高高的尖顶。而通常这类的人物,可以被称作「主角」,也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说白了,在讨论脸谱化的问题我更喜欢用西方的观点去解读,也就是说“脸谱”应该一切为二,配角的性格简单,控怕是提不到脸谱的问题吧,举个简单的例子,《红楼梦》中的晴雯或者是《西厢记》中的红娘,她们的性格单一,但是根本谈不到脸谱问题。(我认为,如果配角也过于复杂,读起来应该会很累,这也就是为什么配角大多是平面人物吧)
          说明白了这一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三国谍影》吧,配角的性格多固定我们不做讨论,看看贾逸吧
          他一面是个杀伐果断的角色“一起崔琰谋反的时候亲眼见过不足月的婴儿被活活摔死,那个时候也没什么感觉”又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可不止为什么,那个十几岁少女(陈拓女,杀陈拓的时候死在贾逸部下手里)的脸庞经常浮现在他的眼前”
          孙梦说“我看过以前的卷宗,上面说你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而旁白却又这样的句子“”


          5楼2021-06-17 13:18
          回复
            孙梦说“我看过以前的卷宗,上面说你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而旁白却又这样的句子“在解烦营月余,这一个月,被排挤、被打压贾逸也没有做过什么反抗,他的心已经死了”
            在许都城郊贾逸敢于算计曹植狩猎的“僭越”问题,在武昌酒馆又对陆延友人的嘲讽充耳不闻
            “童年的经历使贾逸多了小市民的市侩与冷漠”可他又温暖的帮助被傅家逐出家门的母女
            贾逸贪图自保(第三部陆家刺青,孙梦想告诉孙权,贾逸不同意,后面孙权说了“说到底是你自保之心太重”)而又是这个被认为“和陆家没有什么过硬的交情,真查出什么也不会掩饰”的人却说出“他父亲(陆延父亲陆逊)带我不薄,这件事真涉及道陆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综上,贾逸的性格还是挺多面化的
            而许褚和司马懿的问题就更有趣了,有些人一面抓着脸谱化一面说“许褚一口一个俺的,哪有当年虎候的威风?”“结局二度反转,说实话,没什么新意,作者也是个唯结果论的司马吹”(这里多扯一句,评书没人说你什么,人身攻击就过分了吧……)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先引一句话(出版商的?何慕先生的?某书友的?忘了)
            “其实三国这个题材写的人很多,有些时候其实已经透剧了,因为主要任务的性格早就被人摸得轻车熟路了”说到这我相信许褚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吧,对于这种历史上就有的人物,写的本身就是他们的性格,本身就有些类似于“脸谱”,人们怎么说许褚的?
            “铁憨憨”“之所以叫虎痴是因为那个年代没有XX(怕被屏蔽掉,懂的都懂)”
            我想,如果何慕先生笔下的许褚精明些或许就会被喷成“不符合人物身份了吧”
            而扣帽子司马吹的那个人我真想问你一句“你所谓的一早就知道是根据什么?历史还是本书?”如果是本书那几好厉害哦,整本书司马懿都没几句话吧(除了最后),怎么看出来的?给我解释一下
            另外,人家怎么就司马吹了?人家直说寒蝉和司马懿有关系,什么关系说的明明白白,又不是说寒蝉是司马家的产物,司马家为了吞三国,谋划了什么


            6楼2021-06-18 08:10
            回复
              3、甄洛与抹黑
              有人说何慕先生在抹黑甄洛,把这么一个大美女活活写成了“**”,这观点看的我一阵无语,谁规定美女就不能是**了?如果是这样,那里还有哪些从事特殊行业的人?而且,本书选择了甄洛和曹植有不正当关系这一素材(虽然不也不太信这个会是真的),那么问题来了,和小叔子有这种关系,不是**难道人设还是贞洁烈女啊?
              还有读曹植的赋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样写的甄洛胆子太大了,可是我个人认为没关系。
              因为被发现能被当成什么证据吗?读曹植一篇赋你曹丕能说什么?再说了,天下读曹植赋的人读了去了,难道都和曹植有关系?而且有这样一个情节,大概是曹丕来了以后,说曹节天天守着个傀儡皇帝还能好好在一起,自己和甄洛好久没在一起了,甚至没好好的一起吃个饭,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曹丕很少来找甄宓,没人管的时候做点坏事也挺正常的嘛
              另外,关于甄洛的问题还有一个挑衅曹丕
              这个问题有两个解释的点,其一“这个曹丕也太窝囊可,整天一副窝囊废的样子,看着都烦”“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要是被发现了……大不了大吵一架,反正又不会没吵过”可见,在甄洛心里,曹丕早就贴上来“窝囊”“可欺”的标签,而曹丕又是甄洛讨厌的人,那么对于这种人甩脸子也是人之常情吧。其二要注意的是那句“又不是没吵过”说明两个人之间的争执不是一次两次了,万事开头难吧,也许最初甄洛的确是硬着头皮吵的,那么看曹丕没什么动作,依旧“窝囊”得寸进尺也是比较合理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说,我们所看的东西其实只是“三国”这个大背景下的某一幕罢了,要善于发现作者从这一幕刻画的大背景
              最后的问题就是明明知道有进奏曹的存在还和曹植有不正当关系
              这话说得……你还不如说荆州士族和汉室旧臣明明知道有进奏曹还要谋反所以这本书不行。
              再说了现代社会谁不占地有法律存在?犯法的也不少吧


              7楼2021-06-18 08:29
              回复
                4、曹植与七步绝章及酒醉误事
                曹植性格问题可以返回“2中许褚精明”哪一点,曹植的性格的确也是脸谱
                详见曹植诗篇《私宴》、《名都篇》、《箜篌引》等
                “任性放纵,不设防而少权术”
                “他富有感情,常怀激情仅缺乏理性的节制”
                “在今存的曹植诗歌中,叙写的是曹植在邺城的贵公子生活:斗鸡、骑射、游赏园林、饮宴、歌舞等,表现他对豪华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愉悦的追求”
                ——张可礼先生和宿美丽先生的《曹操曹丕曹植集》(凤凰出版社)
                我想所谓的“优柔寡断”应该是曹植决定不了要不要去前线吧,但是这个书中交代举棋不定的原因是因为军营生活太苦,更重要的是和某人分别而不是优柔寡断
                而“尖酸刻薄”则是来自于他“少权术”的性格,毕竟曹植由于世子之位结仇,对于一个“少权术”的人而言对自己讨厌的人没什么好脸色倒也正常,也就是说个人认为吧,“尖酸刻薄”应该算是“少权术”“自视甚高”“放荡不羁”三个方面的结合与延伸,至于好不好,还是那句话,见仁见智
                而七步诗与酒醉的问题,我读过何慕先生的这样一段话
                所谓的少年总是这样,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说着那些半懂不懂的话,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时的我们,已经把《三国演义》翻的烂熟,转向了更显高端的《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几乎每天,我们都能从中找到与《三国演义》所不同的地方,并油然生出一种洞察了真正历史的优越感。
                很显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历史不是眉飞色舞的演义小说,也不是惜字如金的正史野史,而是由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一生所编织成的一张漫无天际的大网。没有人能窥得清这张网的全貌,因为所有的人都置身网中。而所谓的历史,更是由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需要对相同的事情进行不同的扭曲所留下的产物。我们或许可以旁征博引,知道在某一个时刻,某些人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后果。但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却只能由我们用善意或者恶意的方式去揣测罢了。我们的极限,就是把握整张巨网的大致走向,至于其中那些一根根细细的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恐怕没有人知道。
                可那一根根的细线,正是一个又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他们或被唾骂,或被赞颂,或被漠视,却无法为自己辩驳。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他们的评价也一再改变,有些人从利欲熏心的国贼变成了力挽狂澜的枭雄,有些人从高风亮节的诤臣变成了空谈误国的腐儒。如果你是其中一人,会不会对如此的世事无常而感到可笑?
                其实以历史为模板的小说很多都是自己的猜想,大体合理就行,而何慕先生写的只是自己的猜想而已,而这些猜想合不合理,答案是肯定的
                酒醉误事不多说,从最大受益人的角度就知道了(而且,这次是曹植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机会,是翻盘的机会,我不觉得他会真的喝高了)
                至于七步诗嘛,也是合理的,不过这种推测的合理是建立在曹丕不想杀人的基础上的,曹丕的确是有不想杀人的可能,因为其实无论曹植和甄洛有没有不正当关系,《洛神赋》就是送上门的借口,有些人会说《洛神赋》和甄洛没关系,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哪怕《感鄄赋》(《洛神赋》原名)真的是曹植为了哀悼自己妻子的也一样
                ps:关于七步诗的问题我说了,只是可能,我从来没说是确定的,想杠什么读书人可能会直接说诬蔑之类的,举出另一种可能从而说我的可能不合理,请出门左转,因为你说的也只是可能,哪怕你的可能高达99.99%也抹杀不了我的可能,都是可能硬杠根本杠不出个结果,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是件很傻的事(我同样喜欢的何慕先生小说的一句话)


                10楼2021-06-26 14:18
                回复
                  5、杨修(别问我为什么后面什么都没加,问就是实在没的加)
                  对于杨修鸡肋典故的改写,至少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提出异议的,反而有人对杨修本人的塑造提出过质疑
                  这位朋友认为,杨修本人用张狂来掩饰儒教、可是张狂、高调,对于杨修而言却是致命的,处处得罪人,搞僵人际关系,不利于杨修工作的开展。
                  首先问题是人际关系方面,杨修的确恃才放旷、树敌如林,这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在“作死”但是这分“作死”却恰恰可以迎合曹植的胃口,而如果杨修一板一眼的做事,可是不可能讨曹植喜欢的,很难想象三观不合的俩个人会成为好朋友,而这又不是老板在约束员工,而是放荡形骸的是老板,这样的老板对于闹眼睛的员工控怕是分分钟就开了也就是说有了这种“作死”杨修才可以从曹植那边展开工作,甚至是唯一一个在曹植那边展开工作的人,弥补了薄弱环节,同时一板一眼也意味着不能从许褚那里展开工作
                  而杨修招人怨恨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释成,虽然想杀杨修,但是杨家四世三公的家底在,根本杀不了他,当年曹操棒杀蹇图的时候十常侍还想杀他呢


                  11楼2021-07-03 23:05
                  回复
                    6、张郃
                    一些人的核心观点:张郃是降将,一个降将会被看死,不可能是蜀国的内奸……
                    说实话,这个观点看的我一阵无语
                    首先、张郃根本就不是蜀国的内奸啊,他是XX的人,切口就是XX的,而不是蜀国的(关于这个还有许多伏笔,但是为了不透剧,我就不往下说了)
                    其次,就算你没看到伏笔,降将会被看死、不受信任这从哪来的……,远一点的吴起、乐毅,近一点的徐晃、张辽、姜维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12楼2021-07-03 23:09
                    回复
                      三、关于“引用”问题
                      这个点是所以引用会加引号,是因为有人认为这书存在抄袭现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知道这是原则问题、甚至关乎作品本质,所以我用了加引号的引用而不是抄袭
                      1、切口
                      说句实话,我真没看懂《三国谍影》中的“穷途非末路,绝处亦逢生”和《火凤燎原》中的“残存亦没路 兵败如山倒”除了都是五个字对仗以外那里像了,《三国谍影》的切口很明显是出自成语,穷途末路和绝处逢生啊,这没毛病吧
                      然后是“有忍乃有济,无爱亦无忧”有个朋友说感觉很熟悉,恭喜你,感觉对了,这句话出自《尚书》不过原句是“有忍乃有济,无爱既无忧”这里面把“既”换成了“亦”这可不是作者抄袭,用改动过的前人的句子当成切口有很大的隐蔽性,这似乎没什么毛病吧,而且,如果在你无法确定对方是不是你的接头人的时候(就好像第二部傅尘的情况)莫名其妙奇妙的一句话如果对方不是你要找的人,怕不是分分钟被拿下了……
                      PS:大家可以去看看《三国谍影》的第二季,其中傅尘的情况我有点说不太明白,但是和那种电视上的情节肯定不一样


                      13楼2021-07-03 23:27
                      回复
                        2、寒蝉
                        有人说寒蝉这个名字让他想到了《寒蝉鸣泣之时》,但是这只能说“寒蝉”这一意向词同时符合两个作者的某些东西,非要说的话刘永还写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陆机还有“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所以这都是抄袭的?
                        接下来是寒蝉与烛龙的问题
                        马伯庸的《风起陇西》说实在的,我没看过,本着没看过就没有发言权的铁的原则,我下面不会对《风起陇西》做过多评判
                        首先,可以肯定何慕先生绝对是看过《风起陇西》的,因为在他的另一部作品《逆十字的杀意》提到了一句《风起陇西》,而在《逆十字的杀意》完成大概四年之后,何慕先生才写出了《三国谍影》,也就是说,当时何慕先生应该一边写《逆十字的杀意》一边在准备《三国谍影》的素材(当然,以上纯属猜测)
                        但是,“寒蝉”究竟是不是拖自“烛龙”还有待商榷,因为,根本没办法去推测这个名字成型的具体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14楼2021-07-03 23:36
                        收起回复
                          3、贾逸与荀诩
                          有人提到,贾逸让他想到了荀诩,二者都在捧贾诩这位阴谋之君,但是这个同样有问题
                          说说贾逸这个“贾”吧。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贾逸去看贾诩这位“老了”“再不是当年算无遗策的贾文和”的贾诩突然双目凌厉道“寒蝉,勿进”四个字,语气也十分冰冷。在这之后目光又暗淡,并且像以前一样“糊涂”,贾逸也一直在思量自己叔公这句话到底是清醒时警示,还是糊涂时的胡言
                          我们联系一下这两句话
                          “你叔公老是老了,可一点也不糊涂”
                          “寒蝉可不好让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你以为,郭嘉和周瑜都是病死的?”
                          我本人有两个大胆的猜测
                          其一,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嘉和贾诩对寒蝉有了个模糊的认知(类似于第四部的宁陌),但是被寒蝉察觉,贾狐狸本能的嗅觉让他感觉这水不好趟,及时抽身或被寒蝉拉拢而郭嘉坚决追查,从而寒蝉动手毒杀郭嘉
                          其二,第二句话不计入,贾诩一早就和寒蝉有联系
                          无论是从哪方面角度考虑,贾逸之所以叫贾逸,和荀诩绝对没关系,和贾诩更没关系,而是一个雷,这个雷目前对寒蝉有铺垫作用(我这可不是胡扯,看完就知道了),而后面这个雷会炸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想我猜的那样,是我叙述的情景的铺垫,我们不得而知
                          但总之,贾逸必须姓贾,贾诩也必须是他的叔公,这是对后面情节有作用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是从荀诩那里生生模仿出来的


                          15楼2021-07-04 22:57
                          回复
                            3、进奏曹、司闻曹、悬镜司
                            进奏曹和司闻曹相似的地方控怕只有一个曹字吧,拆开看吧,进奏曹顾名思义“进奏”,是上奏事务的意思,司闻曹同样是负责缉捕之意,曹就是曹署的意思这就是两大机构的名称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唐刀”与“苗刀”、“投壶”与“酒壶”、“裲裆铠”与“明光铠”
                            这些和上面的“进奏曹”与“司闻曹”的原理是一样的,前面是某样东西的特点后面是这样东西的属性
                            而在说进奏曹有悬镜司影子这个问题,我没看过《琅琊榜》,是真说不明白了
                            只问一个问题吧,《琅琊榜》有没有以历史上的特务机构为为模板?
                            《三国谍影》有,记得何慕先生在接受紫炎传媒方面采访的时候提到,为了更真实,书中机构有粘杆处、锦衣卫等机构的影子
                            如果《琅琊榜》有,那就说明二者只是选取了同样的素材而已,如果没有的话,麻烦有人能告诉我一下哪里像吗?(我个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思维不够活泛,想不出来什么)
                            至于“看身手,进奏曹的这位爷就是悬镜司的人”
                            敢问阁下师出何处?与江湖之中快意几载?竟然能从字里行间推出对方出自何处?
                            再说了,哪怕同一个机构,不同人也有不同的打法吧,都有各自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这是间谍机构,又不是武林门派……


                            16楼2021-07-04 23:23
                            回复
                              四、布局问题
                              1、贾逸的战斗力
                              从第一部看,贾逸没动过几次手
                              一次是用剑鞘点翻陈妻
                              一次是和田川交战
                              一次是和曹植的长随
                              一次是和王越
                              一次是和陈祎(负伤,贾逸跳马躲避,陈急着办事,没追杀)
                              如果把和蒋济打猎,一箭放到一头鹿也算上,这才六次啊
                              而六次中相对大型一点也只有和曹植长随的那次战斗了,而且是从1V1到1V2最后1V3的(是长随受伤之后,而不是第一个长随进入最后的三人组)
                              而且,这里可以看出,贾逸不过是解决三个长随而已,怎么就“战无不胜的武神了”?
                              至于“除了王越那次剧情需要,都赢了”这更是可笑,陈那次明明是输了,当然非要扯什么贾逸负伤我也没办法
                              但是,对比一下
                              那两次动手,除了田川谁有像样的战斗力?(田川还是被贾逸先手用沙子眯了眼睛,占了先手的便宜)
                              陈娇滴滴的妻子和曹植的长随能击败和常年一名搏杀的间谍,这就是黑主角了吧
                              输给剑术第一的大剑客王越就是“情节需要”?你逗我玩啊?按照你这逻辑,任何一部作品,主角输给谁都是情节需要了?可以无视两者本身的差距?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不是有很多网文嘛,其中不乏主角刚刚踏上征程,然后遇到多NB的人物,然后没打过,然后后面就有一些引出来的情节,敢情这种情况下主角的失败也是“情节需要”?可以无视两者本身的鸿沟?
                              后面几部不想多说了,一来打字累,二来透剧


                              17楼2021-07-04 2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