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中学高中部吧 关注:7贴子:342

文笔快速提升指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的文笔都是相似的,差的文笔各有各的缺陷


IP属地:江西1楼2021-07-16 23:02回复
    修辞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
    比喻是做减法的艺术,本体和喻体相距越远,给人带来的震撼也就越大。这
    就要求我们要尽量的只选择本体和喻体的一个点去做匹配,而不是多个点。


    IP属地:江西2楼2021-07-16 23:03
    回复
      低级比喻:她的眼睛像一颗黑葡萄。
      在这个比喻里,眼睛从颜色到形状都很像黑葡萄,相似的地方实在是太多,神似形也似,所以显得非常平淡,不算一个好比喻。类似的句子还有:太阳像个大火球、小孩的脸像个红苹果。
      中级比喻:她的眼睛像一片泛光的海。
      在这个比喻里,我们只取了“泛光”和眼眸光这一个相似点,海和眼睛相距是非常远的,但是在“闪光”这个点上两者却是相似的,这样的比喻是不是就让人感觉更“意想不到”、更妙一些了?
      但是这样的比喻依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还只是一个“比喻”,它除了客观描述以外没有任何作用,文章是需要我们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想法的,所以我们要给比喻再添上一点感情色彩。
      高级比喻:她的眼睛像一片蔚蓝的海。
      比起前一个句子,我们加入了“蔚蓝”这个暖色词,看到这个词,是不是整个人都清新明快起来了?这就是加入了主观色彩后,比喻的魅力。但是这依然不是最好的比喻,因为“它一看就是比喻”。
      比喻有很多种,常用的就是明喻和暗喻两种,我个人更喜欢暗喻,因为明喻总会有“像”、“好似”等极具比喻风格的词出现,有时会显得太过刻意,没有暗喻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感。
      暗喻:在她的眼睛里,我看见一片蔚蓝的海。
      读者看到这样的句子,总是要楞上一两秒才能反应过来:这原来是个比喻!这样的延迟反应更容易打动读者,让读者反复品味。
      请记住升华比喻的几个要点:1.只取一个相似的角度,落脚点越小越好。 2.本体和喻体差别越大越好,要追求形不似但神似。
      最后再看几组比较案例,对比喻这种手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看看现代诗,诗人都是比喻的高手。


      IP属地:江西3楼2021-07-16 23:05
      回复
        案例:
        1.原句:我们太平凡了,就像是天上的星辰。
        修改后:我们太平凡了,就像天空中的黯淡星辰,或许怪就怪这个城市的霓虹太漂亮和耀眼。
        这个句子有两个出彩点,一是“黯淡”一词表明了内心情感,二是将比喻与对比的手法结合起来了,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一个句子里出现多种修辞手法,无疑是一种更高级的**手法。
        2.原句:上课铃响了,上课像催眠的老师走了进来。
        修改后:上课铃响了,一颗安眠药走了进来,还是数学牌的。
        老师和安眠药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东西,但是在催眠这一点上,它们惊奇地相交了。老师的特点是催眠,那我们就努力去思考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具有催眠能力的,这样就容易想出有趣的比喻。
        比如说,一上数学课,我就仿佛置身于寺院钟楼,只听见阵阵钟声——催眠!
        在这个句子里,我用了两次暗喻和一次譬喻。譬喻是用和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不过譬喻非常少见,不建议轻易使用,水平不够很容易翻车。如果一定想用,只建议使用歇后语,比如说铁打的筲
        箕——滴水不漏、竹篮打水——一场空、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猪八戒照相——自找难看(堪)等。
        譬喻比较幽默,不太适合严肃悲伤的场景。


        IP属地:江西4楼2021-07-16 23:07
        回复
          资质太过愚钝的同学,请学会替换大法,平时多注意积累摘抄,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1.我的牙痛,好似八月的蝉鸣。
          蝉鸣的特点是让人烦躁,持续不断。符合这个条件的都可以用上,比如:老妈唠叨个不停,好似八月的蝉鸣。
          2.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博尔赫斯
          水消失在水中是无形的,平静的。符合这个条件的都可以用上,比如:我的勤奋上进渐渐消失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3.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缓,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童言无忌》
          只要是符合“温暖而迟缓”特点的事物,大多都可以用这个比喻。比如:笨拙父亲的爱,总是温暖而迟缓,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4.“鲈鱼可真够味道。”我开口道。但谁也没搭腔,如同小石子掉进了无底洞。——村上春树
          这个句子用来写失落的情绪简直绝了,比如:“你原谅我吧”我开口道。但她也没搭腔,如同小石子掉进了无底洞。5.一只花啄木鸟停在树干上,那树上像是别了一个好看的发卡。
          写景的都能用,比如:一朵XX花开在XXX上,像是XX别了一个好看的发卡。
          6.生活就像一只瘪了气的轮胎,再也提不起劲。
          表达”丧“的时候即可使用。
          7.我的精神破产了,空空如也。
          失去了某种情绪都可以用上这个比喻,比如 我的快乐/悲伤/爱情破产了,空空如也。
          8.驴背上,驮着一片忧郁的月光”。
          XX(地点),动词+情绪+喻体。比如哨岗上,站着一把坚毅的钢枪! 这里严格来说算是象征手法,不过我们是为了提分而不是专业研究修辞,所以全部混到比喻里。


          IP属地:江西5楼2021-07-16 23:08
          回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通感
            通感是想象力的艺术,和比喻有几分相似,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比喻之后讲。不太严谨的说,通感就是在比喻的基础之上加入感官交互与固液气三态转化。当然,并不完全只有这些。
            听不懂没关系,看看这些例句你就懂了。
            例句:
            未加入通感:我看见她,便觉得开心。
            加入通感:我看见她,心上便有一块糖化开了。


            IP属地:江西6楼2021-07-16 23:09
            回复
              直接写“开心”,太过单薄,读者难以想象。但是视觉本身就太过抽象,难以描述,所以我们用味觉来描述视觉。当读者想象到一颗糖在自己嘴里化开时的甜蜜时,自然就调动起了她对快乐的具体感受,这样我们的分数自然也就到手了。类似的还有叶三写的”当坊间最善舞的女儿死了,京城就该有一场大雪。“不直接写情绪,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下雪的场景与感受。通感的关键就是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比如写烤肉有多好吃,你直接写是写不出画面的,但是你可以通过“滋滋的冒油声”让读者自己想象出画面。
              未加入通感:阳光晒屁股,我醒了。
              加入通感:听见阳光在敲打我的窗,于是我便从梦中醒来了。
              未加入通感:晒过的被子暖暖的。
              加入通感:晒过的被子里,我嗅到了太阳的味道。
              未加入通感:月光照在河面上。
              加入通感:月光在河面上静静地流淌着。
              未加入通感:天暗了,只剩下几只鸟在叫。
              加入通感:鸟儿的叫声逐渐暗了下来,只剩东方一抹白。
              鸟是个挺有意思的动物,杜甫用过这个意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韩寒也用过——我望向窗外,感觉当天的树叶特别绿,连鸟都更大只了。
              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未加入通感:月明星稀,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加入通感:月色清冷,压沉了夜色。
              月色低沉么?月色不低沉,低沉的是“我”的心情。


              IP属地:江西7楼2021-07-16 23:11
              回复
                案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嗅觉与听觉结合。
                2.触摸父亲的手,就像看到他为这个家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样子。
                触觉与视觉的结合。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高级感的句式,不仅具有画面感而且极富沧桑感,沧桑感也是提升格调的一种好方法,会显得你很有历史底蕴,是个文化人儿。例如:看到三国古赤壁,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阵阵战马嘶鸣。
                3.两个人笑到泼出来,倾倒在对方身上。
                以无形化有形。
                例如: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悲伤逆流成河。 悲伤从眼睛里流淌出来。
                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即使捂住嘴巴,也还是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4.我做了一个梦,那梦硬硬的,尖尖的,挥之不去。
                将心理感受化作其他感官,以虚化实,用来写情绪很不错。
                例如:母亲数落了我一番,话很锋利。
                他没说什么,但是他的目光很重,压得我喘不过气。 今夜的月光,白得发冷。
                5.山是青的,地也是青的,好像山上的滴翠慢慢流到人间去了的样子。
                固态与液态的转化。
                通感是天才的特权,没有极强的想象力是很难写出这样的句子的,如果对这种手法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围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以及张爱玲的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比较沉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勿看。


                IP属地:江西8楼2021-07-16 23:12
                回复
                  一夜东风,吹散愁多少?——拈连
                  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语义关系,把通常只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运用在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式。
                  未加入沾连:春风和煦,吹绿了大地,我的心情也欢快起来了。
                  加入沾连:春风和煦,吹绿了大地,也吹走了我心中的阴霾。春风吹的是大地,但是把“吹”这个动作顺势也拈连到了“我“身上。
                  未加入拈连: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我找到前进的方向。
                  加入拈连: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照亮我的前程。
                  未加入拈连: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老房子在渐渐消失,狗叫声也变少了。
                  加入拈连:村子的狗在消失,村里的房在消失,村里的人在消失,村子也在消失。
                  未加入拈连:滔滔的山泉流不尽我受的苦,阵阵的山风吹不尽我心中的恨。
                  加入拈连:滔滔的山泉流,流不尽我受的苦,阵阵的山风吹,吹不尽我心中的恨。
                  未加入拈连:赤着身的纤夫,浑身透着阳刚、坚韧和啸傲的秉性。
                  加入拈连:赤着身的纤夫,赤着阳刚,赤着坚韧,赤着啸傲的秉性。
                  未加入拈连:打铁,打铁, 一天到晚打不歇, 从万缕红霞的早上,一直打到一轮明月的晚上。
                  加入拈连:打铁,打铁, 一天到晚打不歇, 早晨打出万缕红霞, 晚上打出一轮明月。


                  IP属地:江西9楼2021-07-16 23:15
                  回复
                    案例: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父亲是在耕地,也是在耕种生活。/种下一株树,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2.这些车马来自各地,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洲的风俗和方言,驮载着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
                    这些来来往往的货车,驮载着送往武汉的抗疫物资,驮载着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驮载着闻令而、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驮载着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驮载着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驮载着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
                    3.尖船利炮,打碎了清王朝的城墙,也打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
                    罗布泊平地一声惊雷,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雾,模糊了山坳里的老屋,也模糊了我童年的记忆


                    IP属地:江西10楼2021-07-16 23:16
                    回复
                      节奏篇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长短
                      句结合
                      一篇文章从句子到段落,最好是长短交错,富有节奏。
                      句子太短,浮躁;句子太长,压抑。尤其是长句子、长段落,那是非常让人压力山大、透不过气的。
                      你可以看看我的行文,是不是长短交错着,你读着也不累?


                      IP属地:江西11楼2021-07-16 23:16
                      回复
                        我们来看同样的一篇作文:何谓文明
                        版本一:
                        何谓文明? “文”是对应“武”而言的,两者都是讲人和人,机构和机构,阶层和阶层,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
                        的关系——“武”是丛林法则,谁拳头大谁说了算,大家对抗,而“文”则是不妨大家坐下谈一谈,“文”的本意里有纪
                        录双方诚信的意思,就比如我们现在说签个合同,签个条约之类,大家合作;总之武是摧毁,文是建设。 所以文明不过就是“文”的那一部分比较明显,至少多过“武”的部分,也就是文明更愿意建设而非摧毁。因此每天喊打喊杀的,大体不能算文明人。
                        孔夫子说“郁郁乎文哉”,就是说“文”是发展、生长、具有亲生命性的,因此孔子才会“制礼”——“礼”的本质是要人
                        们克制“武”的倾向,所谓“克己复礼”,也就是通过“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以达到“文”的目的。 为了让人能够更
                        好滴遵“礼”,孔子还强调说要通过“作乐”来调整改变一个人的状态,这样他就能很好滴达成“克己”。比如音乐可以让
                        人平静下来,也可以让人振奋起来。此所谓中国的“礼乐文明”,很有建设性。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说什么“文明入侵”
                        /“文明的冲突”那都是不准确的,如果说文明总是这么具有侵略性,那么这个文明一定是不会长久的,也就是缺乏韧性的。
                        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其间分裂、战争远多于承平之时,异族外强入侵占领亦有之,为何能依然屹立不摇,不似其他文明古国到如今只成为断壁残垣、历史追忆?这种韧性的根源也就在于我们文化中“礼乐文明”强调文而不非武的内核本质。
                        再观今日之世界,二战之后建立的全球文明体系正可能受到严重威胁,国家之间出现逆全球化趋势走向对抗,地区之内利益愈发难以平衡走向分裂,宗教冲突、种族冲突、贫富冲突,各种极端思潮走上前台,“文”在消退,“武”在滋长。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文明浩劫都是因为“武”上台压制了“文”。这一次,能否坚持文明的韧性可能对全世界都很重
                        要! 尤其是我们中国自己!
                        版本二:
                        何谓文明?
                        “文”是对应“武”而言的,两者都是讲人和人,机构和机构,阶层和阶层,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武”是丛林法则,谁拳头大谁说了算,大家对抗,而“文”则是不妨大家坐下谈一谈,“文”的本意里有纪录双方诚信的
                        意思,就比如我们现在说签个合同,签个条约之类,大家合作;总之武是摧毁,文是建设。
                        所以文明不过就是“文”的那一部分比较明显,至少多过“武”的部分,也就是文明更愿意建设而非摧毁。因此每天喊
                        打喊杀的,大体不能算文明人。
                        孔夫子说“郁郁乎文哉”,就是说“文”是发展、生长、具有亲生命性的,因此孔子才会“制礼”——“礼”的本质是要人
                        们克制“武”的倾向,所谓“克己复礼”,也就是通过“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以达到“文”的目的。
                        为了让人能够更好滴遵“礼”,孔子还强调说要通过“作乐”来调整改变一个人的状态,这样他就能很好滴达成“克己”。
                        比如音乐可以让人平静下来,也可以让人振奋起来。此所谓中国的“礼乐文明”,很有建设性。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说什么“文明入侵”、“文明的冲突”那都是不准确的,如果说文明总是这么具有侵略性,那么这个文明一定是不会长久的,也就是缺乏韧性的。
                        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其间分裂、战争远多于承平之时,异族外强入侵占领亦有之,为何能依然屹立不摇,不似其他文明古国到如今只成为断壁残垣、历史追忆?这种韧性的根源也就在于我们文化中“礼乐文明”强调文而不非武的内核本质。
                        再观今日之世界,二战之后建立的全球文明体系正可能受到严重威胁,国家之间出现逆全球化趋势走向对抗,地区之内利益愈发难以平衡走向分裂,宗教冲突、种族冲突、贫富冲突,各种极端思潮走上前台,“文”在消退,“武”在滋长。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文明浩劫都是因为“武”上台压制了“文”。这一次,能否坚持文明的韧性可能对全世界都很重要!
                        尤其是我们中国自己!


                        IP属地:江西12楼2021-07-16 23:20
                        回复
                          两个版本高下立现,版本一密不透风,一眼扫过去根本找不到重点,更看不清文章结构。经过长短段落的划分后,整个卷面更加清新。阅卷老师只需读每一段的开头,便可轻松知道你的论点与分论点。
                          而且段落细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金句独立成段”。
                          让精彩的、重点的句子独立成段,可以避免你的文采被埋没于大段文字之中,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到你文章里的闪光点。譬如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如果将最后一段与倒数第二段合并为一段,则气势大减,深度大减,整篇文
                          章便少了点睛之笔。
                          所以当你有好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给它一个显眼的位置。


                          IP属地:江西13楼2021-07-16 23:20
                          回复
                            氛围篇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半文半白
                            半文半白一出,浑身便透了一股民国大师的味儿。
                            虽说是半文半白,但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比例绝非五五开。文言文只能是佐料,有个十分之一的比例就已绰绰有余,像《赤兔马之死》那样的神作,常人难以望其项背,诸君切莫冒险模仿。


                            IP属地:江西14楼2021-07-16 23:22
                            回复
                              我亦飘零久——留白想象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留白同样也是创造节奏感的一种方式,因为留白会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也就会让读者产生停顿。
                              留白的关键就是讲究一个点到为止,不说破,让读者自己想去。


                              IP属地:江西16楼2021-07-16 2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