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白毛女》在我村上演.
▼
现在春节过了,不由得回忆起我村(枣强县西关)七十年前演歌剧《白毛女》的情景。当时在我县周围十里八乡小有名气,还受过县政府的奖励。
那时,县西城门外就是西关村,全村不过150户,在地理位置上很占优势,首先,元,明,清几个朝代的知县都是从西面的知州冀县沿老官道经西关村进西城门来上任的,就是日寇占领枣强期间,唯一通往衡水的土公路也是出西城门经西关村的,八年来西关村白天囚为敌占区夜晚变解放区实为昼夜两重天,1945年6月25日枣强解放后,县政府以及县的各机关又多设在西城门里街的两侧,仅一条城沟之隔,与西关村公所和老百姓不论是政务,公务,杂事接触打交道多.社会,人文基础雄厚,西关村的人见识广,接受新事物多,,村风正,比较开放,思想活跃,人心向上.村中心向东西南北有四条街,街面有不少商家..还有一个要提的是:村里有个叫王德海的人,清末民初,他在家成立了一个”吹唱”班子.我们这里叫”小戏”上的.,王德海从农村挖掘聘顾了七八个在这方面有高超技能的民间艺人,有吹唢呐的,有敲锣,鼓,钗的,有拉二胡京胡板胡嗡子的,有敲卡吧鼓和打呱嗒板的,等等绝技的高手,专为婚丧嫁娶服务,各村迂”红白事”的户请他们去,在门口搭上个棚演奏民间乐曲,象现在放”喜乐””哀乐”一样.班子内另有女艺人叫”坤角”高潮时还轻装拿上道具带走场的来一出”京剧””或”河北梆子”受人欢迎的选段,以增加气氛.那些年王德海的班子很火红,走遍周边南宫,冀县,衡水等县的村村庄庄.当然西关村的人也千移默化受陶熏不少.除这些有利条件,县里领导也非常重视群众的文化普及和教育工作,,加上西关村干部大力支持和群众积极配合,所以西关村的文娱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是当时的背景, .1946 年和1947年我村经过了两次土改。那时我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正在本村上小学。实行土改后,达到了“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群众情绪高涨,春冬两闲盼望文化精神生活。正好,我村有伙儿戏迷,能拉善唱,如在《白毛女》中扮演黄母的党更早同志,时年二十六、七岁,演出时的情景我记忆犹新,他的一举一动,说话和脸上的喜怒衷乐的表情,演得活灵活现,。可说是和现在的小品演员赵本山相媲美不相上下。起最大作用的是小学教员郑风斌老师,(本县大营李富庄人),刚从枣强城关高小毕业分来,郑老师多才多艺,拉一手好二胡,他在城关高小学习时演《白毛女》就是积极分子。扮演过杨白劳,所以对歌剧《白毛女》的排练过程和戏的各角色了如指掌。那时枣强城关高小有个教师叫韩天佑(冀州韩庄人),抗战中在河北六专署 文工团,以后在衡水专署 实验京剧团专门参加过歌剧《白毛女》的演出。韩老师原原本本地把《白毛女》的演出工作带到学校来。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城关高小的文娱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校长郑子尧老师扮演的杨白劳,都说演活了。这回郑风斌老师又把演歌剧《白毛女》这出戏整个搬到西关村来了。
记得1948年腊月中旬,西关小学放寒假了,村干部和热心群众都忙碌起来。开始排练歌剧《白毛女》时,遇到不小困难。因群众缺乏演歌剧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素质较差。郑风斌老师首先给群众,尤其是戏迷们讲解剧情。并做表演,启发大家的热情,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剧情选择角色,如:个头、性格、长相诸方面形象相似,郑老师真是又导又演,逐个对每个演员的动作、表情、唱腔、走场、台词等等一步一步掰着手教、联排、最后穿插成段。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不分白天晚上,在学校集中排练有时到深夜12点。看热闹的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一个热心观众。
现在70多年了,我村扮演者和伴奏者大多已做古。根据回忆记载如下:
喜儿:杨锡翠 张书珍 (前后半场)
杨白劳:苏佩申
张二婶:杨锡录家
大春:五俊贞
黄母:党更早
黄世仁:武子灿
穆仁智:崔振勃
群众:《老赵、虎子、栓子》熊双槐等
伴奏:主要是民乐:二胡、锣、鼓、钗、打板等。
伴奏者:张占林,武长居、郑风斌等。
经过半月多的时间,排练的差不多了,又整个把剧彩排了几遍。演出地点决定也在西关小学。这是本村大财主张恩博的住宅,北房明三暗五,中间三间前出抱厦。院子又大能站百十人。舞台是用两扇大木梢门搭的,下面支的是碌碡,非常牢固。在北屋报厦前舒出一些,有十多平米,后面挂一大块缝的布当底幕,幕后是演员准备演出和休息的地方。伴奏在舞台的侧角。演出时,只要村干部在房上用铁皮喇叭一招呼,村四个街的群众,你传我,我传他,集合的很快。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拿着凳子,只要锣鼓一响,下面的群众一点动静也没有。
演《白毛女》成了轰动村里的一件大事。差不多每天演一场。春节前演,过年后也演。西关村和三里五庄的群众还领着拜年的亲友也来看热闹。演出的次数多了,大家都能说出下一个动作、下一句唱词和道白,该谁出场了等等。歌剧《白毛女》的情节变化发展,附合当时人们的心理,深入人心,接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易懂又亲切,就象村里身边才发生的事一样,所以大家百看不厌。曲调优美动听,一学就会,歌词朴实大众化,达到了舞台上演员唱,下面观众跟着和的地步
当时没有专门的服装,道具,布景。戏开场,喜儿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和杨白劳年底躲账挑着豆腐担出来唱:“十里风雪一片白……”这时从后台扔出剪好的团团白纸屑,在舞台上飘荡,落在他们父女身上,烘托了场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效果。后半场,“白毛女”变成了“白仙姑”,头发用白麻代替;黄家几个人的穿戴和屋内桌椅等摆设,是从地富家里的东西挑选的。黄母穿的衣服是借的张占林他娘送终的寿衣,藏兰色带闪光的花纹,外镶宽宽的黑边,上下身肥而大,让党更早一穿,真是哭笑不得。后半场,喜儿受黄世仁奸污怀孕,扮演喜儿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腰部缠上东西,脸再化妆一下,以消除影响。
当时西关村除演歌剧《白毛女》外,还有《女儿亲事》《婚姻自主》和一些自编的小节目。因出了名,在那两三年内,还被《杨苏》、《寺上》等大村用牲口大车接去开展宣传活动。在寺上演出时,三里五庄的群众象赶会一样,人特别多,在村外大场院里挤得满满的,连周围房上树上都站着人,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当演到杨白劳给喜儿扎辫子讲故事后喝卤自尽时,观众鸦雀无声,有的老年人掉下眼泪。后半场年少又怀孕的喜儿从黄母手中夺过鞭子反抗时,激起群众的情绪,齐喊:“打死她!打死她!”,一浪高过一浪,以致戏不能往下演了,黄母又没台词,扮演黄母的党更早随机应变,只好躺在舞台上加一个暂时动作,轻轻来回打滚,才了愿观众的心情,再说喜儿所处的地位也不能真用力打,这样坚持了二三分钟才收场-,渐渐平息了观众的激愤情绪,,,一时被传为佳话。
(张占生男85岁 退休教师 电话0318——8228514)
▼
现在春节过了,不由得回忆起我村(枣强县西关)七十年前演歌剧《白毛女》的情景。当时在我县周围十里八乡小有名气,还受过县政府的奖励。
那时,县西城门外就是西关村,全村不过150户,在地理位置上很占优势,首先,元,明,清几个朝代的知县都是从西面的知州冀县沿老官道经西关村进西城门来上任的,就是日寇占领枣强期间,唯一通往衡水的土公路也是出西城门经西关村的,八年来西关村白天囚为敌占区夜晚变解放区实为昼夜两重天,1945年6月25日枣强解放后,县政府以及县的各机关又多设在西城门里街的两侧,仅一条城沟之隔,与西关村公所和老百姓不论是政务,公务,杂事接触打交道多.社会,人文基础雄厚,西关村的人见识广,接受新事物多,,村风正,比较开放,思想活跃,人心向上.村中心向东西南北有四条街,街面有不少商家..还有一个要提的是:村里有个叫王德海的人,清末民初,他在家成立了一个”吹唱”班子.我们这里叫”小戏”上的.,王德海从农村挖掘聘顾了七八个在这方面有高超技能的民间艺人,有吹唢呐的,有敲锣,鼓,钗的,有拉二胡京胡板胡嗡子的,有敲卡吧鼓和打呱嗒板的,等等绝技的高手,专为婚丧嫁娶服务,各村迂”红白事”的户请他们去,在门口搭上个棚演奏民间乐曲,象现在放”喜乐””哀乐”一样.班子内另有女艺人叫”坤角”高潮时还轻装拿上道具带走场的来一出”京剧””或”河北梆子”受人欢迎的选段,以增加气氛.那些年王德海的班子很火红,走遍周边南宫,冀县,衡水等县的村村庄庄.当然西关村的人也千移默化受陶熏不少.除这些有利条件,县里领导也非常重视群众的文化普及和教育工作,,加上西关村干部大力支持和群众积极配合,所以西关村的文娱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是当时的背景, .1946 年和1947年我村经过了两次土改。那时我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正在本村上小学。实行土改后,达到了“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群众情绪高涨,春冬两闲盼望文化精神生活。正好,我村有伙儿戏迷,能拉善唱,如在《白毛女》中扮演黄母的党更早同志,时年二十六、七岁,演出时的情景我记忆犹新,他的一举一动,说话和脸上的喜怒衷乐的表情,演得活灵活现,。可说是和现在的小品演员赵本山相媲美不相上下。起最大作用的是小学教员郑风斌老师,(本县大营李富庄人),刚从枣强城关高小毕业分来,郑老师多才多艺,拉一手好二胡,他在城关高小学习时演《白毛女》就是积极分子。扮演过杨白劳,所以对歌剧《白毛女》的排练过程和戏的各角色了如指掌。那时枣强城关高小有个教师叫韩天佑(冀州韩庄人),抗战中在河北六专署 文工团,以后在衡水专署 实验京剧团专门参加过歌剧《白毛女》的演出。韩老师原原本本地把《白毛女》的演出工作带到学校来。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城关高小的文娱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校长郑子尧老师扮演的杨白劳,都说演活了。这回郑风斌老师又把演歌剧《白毛女》这出戏整个搬到西关村来了。
记得1948年腊月中旬,西关小学放寒假了,村干部和热心群众都忙碌起来。开始排练歌剧《白毛女》时,遇到不小困难。因群众缺乏演歌剧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素质较差。郑风斌老师首先给群众,尤其是戏迷们讲解剧情。并做表演,启发大家的热情,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剧情选择角色,如:个头、性格、长相诸方面形象相似,郑老师真是又导又演,逐个对每个演员的动作、表情、唱腔、走场、台词等等一步一步掰着手教、联排、最后穿插成段。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不分白天晚上,在学校集中排练有时到深夜12点。看热闹的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一个热心观众。
现在70多年了,我村扮演者和伴奏者大多已做古。根据回忆记载如下:
喜儿:杨锡翠 张书珍 (前后半场)
杨白劳:苏佩申
张二婶:杨锡录家
大春:五俊贞
黄母:党更早
黄世仁:武子灿
穆仁智:崔振勃
群众:《老赵、虎子、栓子》熊双槐等
伴奏:主要是民乐:二胡、锣、鼓、钗、打板等。
伴奏者:张占林,武长居、郑风斌等。
经过半月多的时间,排练的差不多了,又整个把剧彩排了几遍。演出地点决定也在西关小学。这是本村大财主张恩博的住宅,北房明三暗五,中间三间前出抱厦。院子又大能站百十人。舞台是用两扇大木梢门搭的,下面支的是碌碡,非常牢固。在北屋报厦前舒出一些,有十多平米,后面挂一大块缝的布当底幕,幕后是演员准备演出和休息的地方。伴奏在舞台的侧角。演出时,只要村干部在房上用铁皮喇叭一招呼,村四个街的群众,你传我,我传他,集合的很快。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拿着凳子,只要锣鼓一响,下面的群众一点动静也没有。
演《白毛女》成了轰动村里的一件大事。差不多每天演一场。春节前演,过年后也演。西关村和三里五庄的群众还领着拜年的亲友也来看热闹。演出的次数多了,大家都能说出下一个动作、下一句唱词和道白,该谁出场了等等。歌剧《白毛女》的情节变化发展,附合当时人们的心理,深入人心,接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易懂又亲切,就象村里身边才发生的事一样,所以大家百看不厌。曲调优美动听,一学就会,歌词朴实大众化,达到了舞台上演员唱,下面观众跟着和的地步
当时没有专门的服装,道具,布景。戏开场,喜儿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和杨白劳年底躲账挑着豆腐担出来唱:“十里风雪一片白……”这时从后台扔出剪好的团团白纸屑,在舞台上飘荡,落在他们父女身上,烘托了场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效果。后半场,“白毛女”变成了“白仙姑”,头发用白麻代替;黄家几个人的穿戴和屋内桌椅等摆设,是从地富家里的东西挑选的。黄母穿的衣服是借的张占林他娘送终的寿衣,藏兰色带闪光的花纹,外镶宽宽的黑边,上下身肥而大,让党更早一穿,真是哭笑不得。后半场,喜儿受黄世仁奸污怀孕,扮演喜儿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腰部缠上东西,脸再化妆一下,以消除影响。
当时西关村除演歌剧《白毛女》外,还有《女儿亲事》《婚姻自主》和一些自编的小节目。因出了名,在那两三年内,还被《杨苏》、《寺上》等大村用牲口大车接去开展宣传活动。在寺上演出时,三里五庄的群众象赶会一样,人特别多,在村外大场院里挤得满满的,连周围房上树上都站着人,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当演到杨白劳给喜儿扎辫子讲故事后喝卤自尽时,观众鸦雀无声,有的老年人掉下眼泪。后半场年少又怀孕的喜儿从黄母手中夺过鞭子反抗时,激起群众的情绪,齐喊:“打死她!打死她!”,一浪高过一浪,以致戏不能往下演了,黄母又没台词,扮演黄母的党更早随机应变,只好躺在舞台上加一个暂时动作,轻轻来回打滚,才了愿观众的心情,再说喜儿所处的地位也不能真用力打,这样坚持了二三分钟才收场-,渐渐平息了观众的激愤情绪,,,一时被传为佳话。
(张占生男85岁 退休教师 电话0318——822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