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传重制版吧 关注:474贴子:2,022

回复:浅论一下本作中的考据考证(长篇慢更开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再次小小的运用了时间的斗转星移大法,这两句话基本算是演义的原文,制作组也只是稍稍做了改动。只不过原文中这两句话基本算是紧挨着的,张辽先是围攻西门,被关羽一句“何故失身事贼”给噎了回去,进而掉头攻打东门,东门恰好是张飞把守,他直接出城迎战,张辽直接率兵撤退,本来张飞想着追赶,但关羽赶来,说此人武艺不再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张飞也明白了,此后就不出城作战。这也算是关羽和张辽在演义里爱恨情仇的起点。


IP属地:内蒙古93楼2024-02-27 20:00
回复

    这里再捉个虫。
    简雍就不多介绍了,确实是一个极其忠心的人,从最开始就跟着刘备一直到入川,资历堪比关张。能力上确实不行,但人家就是忠心啊。
    第一这里面说要见曹司空,说明制作组还是以正史为线,因为建安元年,曹操把天子迁到许都的之后,就“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所以这里赵云才会说要见曹司空,而不是演义里处处都在提的曹丞相。
    第二,既然是走正史的时间线,那这里的“平原刘玄德属下赵云”就显得有点过时了,因为这时候的刘备早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平原令了。在接替陶谦接管徐州之后,刘备就领徐州牧。曹操为了争取刘备共同对付袁术,直接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后来刘备被吕布驱逐,走投无路向吕布求和时,吕布也表刘备为豫州刺史。所以这时候赵云至少应该说“豫州刺史属下xxx”而不是平原刘玄德。


    IP属地:内蒙古94楼2024-02-27 20:12
    回复

      这里不得不再夸赞一下制作组的用心程度,在许都地图的左上角一间院子里有这么一段对话,从这首诗来判断,这俩人分别是刘桢和他弟弟,因为本诗就是刘桢的《赠从弟》。
      《赠从弟》是刘桢勉励其弟的组诗,共三首,但其一和其三艺术水平没有第二首那么高,知名度也相对较低。所以现在提到《赠从弟》就会想到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与孔融等人并称为“建安七子”,这一组合是由曹丕命名的: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其中王粲陈琳以文赋著称,而刘桢可以算是七子中诗歌最强者。
      刘桢和其家人约在公元195年左右因躲避战乱来到许昌,次年曹操迎天子都许,刘桢在这里认识了曹丕曹植徐干等一系列文人,彼此志趣相投,他们共同组成了深厚雄浑的建安风骨。能把刘桢这一个小彩蛋制作出来,看得出制作组用心了。


      IP属地:内蒙古95楼2024-02-27 22:10
      回复

        这里再次捉个虫。
        西曹这一点没啥问题,本身这就是一个汉代设置的官职,到了曹魏之时,丞相、大将军、司徒、司空府中同样设置西曹。所以说现在曹操既然担任司空,还是当时朝廷上唯一具有发言权的人,在自己府上设个西曹一点问题没有。
        问题在于,西曹是有主副官吏之分的,主官称为西曹掾,副官称属。所以这里曹操应该说请西曹掾来,但却说了一句“令使”,这个令使我的印象里很少在史书中出现过,在唐宋以后也只是很少出现,在两汉之时应该没有人这么叫,所以这里的称呼显得不太对。


        IP属地:内蒙古96楼2024-02-28 20:43
        收起回复





          这几张图是赵云简雍来许都求援时,曹操府上的文官对话。
          第一张图是程昱,他所说的“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是《资治通鉴》里的原文,只不过再次使用了时间斗转星移大法。这句话出现在程昱死守范县时,当时曹操为报父仇率兵进攻陶谦,结果背后张邈陈宫反叛,共同奉吕布为主进入兖州,抄了曹操的后路,整个兖州尽数落在吕布手里。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个地方屹立不倒,荀彧就跟程昱说陈宫一定会对这三城下手,让程昱去这三城做思想工作。于是程昱去了范县,为了稳定人心,他对范县县令说了这句话,最终保下来了范县。
          第二三张图是同一个人说的,没有写名,但从所说内容来看,大差不差就是戏志才。戏志才是由荀彧举荐的汝颖谋士之一,可以算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谋士,曹操对他也是十分信任,可惜去世的太早,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就因病去世,他去世之后,荀彧又荐举了郭嘉。刘备被高顺击败找曹操求援同样也是在这一年,所以戏志才出现在这里也很合理,再加上他在这一年突然去世,有理由怀疑他身体不太好,所以一边说话一边咳嗽也没毛病。
          至于第三张图,同样只有气泡对话,没提到人名,但如果按照刻板印象来看,这个人应该就是刘晔。毕竟演义里刘晔在官渡之战里造投石车破袁绍土山这一招给人的印象很是深刻。但如果是刘晔的话,时间对不上了。刘晔同样是正儿八经的刘姓宗室,他先是在扬州一带平定了郑宝这一地头蛇(刘晔亲自在宴席上斩杀),然后率部去归附刘勋,但刘勋本人没什么战略思维头脑,很快就被孙策偷袭击败,刘晔于是投奔了曹操,对于曹操在扬州一带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问题在于,刘晔投奔曹操时已经是建安三年了,这明显不符合现在的历史时间,所以要么这个人不是刘晔,要么刘晔搞了次穿越。
          最后这张图终于给了名,是曹操手下一大重臣毛玠毛孝先。但这个立绘我是十分的不满意。毛玠为人品行十分正直,清正廉洁。有赏赐的财物基本都分给了宗族,自己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同时他和崔琰一起主持人才的推举征辟,选拔的都是为人清正廉洁的人,从而很大程度上改正了当时官场的风气。后期敢于直言建议曹操立曹丕为嗣,在崔琰被杀后又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最后触怒了曹操,被削职罢官而死。这样的人制作组竟然给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大胖官员立绘,真的不敢理解。


          IP属地:内蒙古97楼2024-02-28 21:16
          回复


            第一张图中提到的满伯宁就是第二张图中所说的满宠,同样属于曹操手下的重臣,为人为官都十分严格,刚正不阿。无论是曹洪的家人还是当时的名士杨彪,他都是照例审问执行无误。在曹操迁都许昌后,曾任命满宠为西曹属,前文提到了夏侯兰现在在西曹干活,所以这里夏侯惇让夏侯兰去找满宠交接工作是十分合理的,这里再次为制作组的用心点赞。
            但满宠的人设属于刚正不阿型,虽然后期他确实是转型成了带兵将领,在十万那边刷了不少战绩,但这个时候他还不是负责具体军队事务的,自然不会出现图二中所说的“网罗天下消息,探查秘辛”职责,所以说这个设定属于强行添加。


            IP属地:内蒙古98楼2024-02-28 21:30
            收起回复

              这就是夏侯惇独眼龙的来历,在演义里夏侯惇就是这么没的左眼。但在这一幕之前,夏侯惇就已经是独眼龙立绘了,这明显是制作组的超大疏忽,这一点极其建议改正。
              顺便说一下夏侯惇在正史上的左眼,他确实是在攻打吕布的时候被流矢射中左目,但没有发生他一边高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吞眼珠一边把曹性干掉的名场面,这个场景应该是后世的杜撰,更符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再加上屯眼珠这个场面太具有戏剧性,所以深受话本以及文学小说的喜爱,久而久之夏侯惇“刚烈”的形象就这么立起来了。


              IP属地:内蒙古99楼2024-02-29 19:42
              回复

                郝萌,这个名字一听就好萌。他在演义里是吕布手下的将领之一,具体经历和游戏中描绘的差不多,在下邳被围时护送许汜王楷突围去找袁术求救兵,等回下邳的时候被张飞碰到,直接生擒。刘备押着他去见曹操,郝萌如实交代了求援的事,曹操大怒直接让人推出去斩首,郝萌就此结束了好萌的一生。
                在正史里,郝萌的登场和之前提到的高顺强相关。当时郝萌受袁术的蛊惑,打算起兵反叛吕布。就在他起兵反叛的当夜,吕布被叛军吓得不行,衣冠不整的拖家带口跑到了高顺的军营里,结果高顺一听,就说这是河内口音,一定是郝萌在闹事,于是起兵去平叛,这时候郝萌的手下,上一楼提到的曹性出场了。他带头反对郝萌与他对战,曹性被郝萌刺伤,但他斩断了郝萌的胳膊cos杨过,高顺正好带兵杀来拿下了郝萌的人头。他就此结束了好萌的一生。
                顺便提一下,这个许汜也值得讲一下,他就是刘备“求田问舍”的主人公。当时刘备在刘表手下时与一帮名士谈论天下人物,这个许汜就说,陈登这个人不行,上次他去下邳找陈登,陈登对他十分不客气,到了晚上陈登自己睡大床,让他睡小床。刘备反驳说,陈登天天心里想的是国家大事,而不是你这种一天天只会求田问舍的人,如果换成我,我会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睡地下。


                IP属地:内蒙古100楼2024-02-29 19:58
                回复

                  再一次的台词时间斗转星移大法,插标卖首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了,是用于袁绍手下大将颜良的,现在变成了袁术手下将领,都是姓袁的主公,合理。


                  IP属地:内蒙古101楼2024-02-29 20:04
                  回复

                    这里有些过于捧郭嘉郭奉孝了,实际上决沂、泗之水淹下邳是荀攸和郭嘉共同的主意计策。郭嘉在击败吕布中起到的最大贡献是稳定了曹操,打消了曹操的撤兵想法。当时曹操虽然围困住了下邳,也数次击败吕布的部队,但就是攻不下来城,这时候曹操就有点打退堂鼓想要退兵,郭嘉这个时候劝曹操说,现在吕布正处于困顿的状态,应该一鼓作气干掉他,曹操于是采用了荀攸和郭嘉的计策,成功击败了吕布。
                    这里简单提一下,古代的攻城战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三国时期这种攻城器械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正面攻城的伤亡一定会很大,所以为了减少伤亡,攻城方都会想各种招数,比如火攻,比如堆土山,比如挖地道,再比如利用地理优势直接放水,把城墙(当时可还是土墙)干塌了,攻下城就顺理成章了,不过这样对城里的百姓会有很大影响,但战争年代,普通百姓有什么发言权呢?


                    IP属地:内蒙古102楼2024-02-29 20:18
                    回复

                      屠城这个也是曹操的传统艺能了,首先他在打徐州的时候就是见人就杀,甚至河水都流不动了。再之后他在征伐四方的时候定过一条规矩,就是在攻城之前投降的话可以当什么也没有发生,但只要开始攻城了,不管你投不投降,就是俩字“屠城”。这条命令本来是想让各地闻风而降的,结果反倒起到了副作用,各地的郡守县令没来得及投降的,一旦发现曹军开始攻城,那就是不想抵抗也得拼命抵抗,毕竟抵抗还有可能活,但不抵抗肯定会被屠城。直到曹操平定河北时,徐晃等人建议才废除了这一规定。


                      IP属地:内蒙古103楼2024-02-29 20:27
                      回复


                        吕布白门楼这一段基本就是正史的1:1复刻。在演义里是宋宪魏续俩人绑了吕布向曹操投降。在正史里据《三国志》记载,宋宪魏续是绑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上看到曹操军攻城势大,心气就没了,直接选择投降,于是就被捆到了曹操面前。
                        吕布这时候就说了这句经典台词:“缚太急,小缓之”,曹操表示想要绑老虎的话必须得绑的紧一点。(陈寿最后评价吕布有虓虎之勇,所以曹操把吕布比作老虎可以算是共识了,毕竟这个人是真的能打)吕布表示,他现在已经服了,今后曹操统领步兵,他率领骑兵,天下就立马平定了。曹操正在犹豫的时候,刘备上来补刀,说“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曹操这才明白过来同意杀吕布,吕布气的大骂:是儿最叵信者(至少在《三国志》里吕布没有当面骂“大耳贼”)。最后吕布、陈宫、高顺一起被杀,首级被送往许都请功。


                        IP属地:内蒙古104楼2024-03-01 19:45
                        回复

                          这里又变成了纯演义剧情,张辽在正史上是主动向曹操投降的。在吕布败亡之后,张辽率部归降曹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所以这里合理怀疑张辽是率领自己手下的一大批军队主动归顺曹操,这样才能得到官职和爵位,不然就是徐晃刚投降时候的待遇了。
                          在演义里,吕布正在骂刘备大耳贼的时候张辽被推来了,看到吕布这个窝囊样就开始骂:“死则死矣,何惧之有。”曹操开玩笑说这个人好面熟啊,张辽回答在濮阳城的时候见过,曹操笑着说原来你也记得。张辽这个时候开始疯狂挑战曹操底线,说是当时真是可惜。曹操忙问可惜什么,张辽说可惜当时火太小,没能烧死你这个国贼。曹操怒了,下令杀了张辽,这个时候关羽和刘备同时出手,保下了张辽的性命。这个说法肯定不可靠,如果张辽当着曹操的面这么骂,曹操肯定不会太过于信任他,这么些纯粹是为了突出“吕布求苟活却只能死,仗来哦一心求死却能活”的反差对比,突出一种艺术效果。
                          这里提到的濮阳城,是演义里曹操和吕布的第一次交战。当时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趁机偷袭了兖州,占据了濮阳。曹操回师来攻打时,吕布和陈宫定下计策,让濮阳城的一个大户田氏诈降,诱曹操进城围杀。曹操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中计,被大火团团包围。最有喜剧效果的是,当时吕布来抓曹操,但他不认识曹操长啥样,所以直接抓了曹操问曹操在哪,曹操瞎指了一个方向说“前面骑黄马的是他”,吕布就跑去抓曹操了。后来幸亏有典韦的救援,曹操才突出重围。所以张辽才会说可惜火太小没烧死他。


                          IP属地:内蒙古105楼2024-03-01 20:05
                          回复

                            这同样是演义剧情的1:1复刻。曹操在班师的路上,有百姓焚香遮道,请求把刘备留下来继续当徐州牧。曹操婉言拒绝,表示刘备功劳太大,需要回许都面见天子,等那时候封了爵位再回来也不迟。这同样是为了体现刘备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推行仁政,塑造刘备的明君形象。


                            IP属地:内蒙古106楼2024-03-01 20:11
                            回复

                              这里提到了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这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班固、张衡也和司马相如、扬雄并称为“汉赋四大家”。班固就是修《汉书》的那位史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的《两都赋》明显借鉴了司马相如的赋体形式,对西都长安、东都洛阳的描写都十分宏伟壮观。张衡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他的《二京赋》属于是汉赋从浪漫向现实转移的代表作,不再像之前要么绚丽夸大要么虚构幻想,《二京赋》中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这一点上张衡就达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成就。


                              IP属地:内蒙古107楼2024-03-01 2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