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07,634贴子:72,477,146
  • 0回复贴,共1

历史追溯——取贱名和男孩女妆的由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中国民间,叫小名是亲昵的表现,但取小名却含有祈求孩子容易长大的含义,栓儿、锁儿,是要拴住孩子,石头、石柱儿是希望孩子无灾无病,长得结实。最奇怪的是小名往往很粗俗、很低贱。小猪、小狗、小猫(毛)一类的小名,旧时的乡村随处可以听到。为什么取上这些怪名儿?原来古人认为孩子叫得越贱越好养。所以我们分析取贱名的来由,却发现是叫得贱正所以衬出宝贝得慌,越宝贝得慌越怕宝贝失去,故意地用贱名来掩饰之。老子书中说“正言若反”,真是一点也不错的。
在贱名中,有一种叫做“和尚”。据说,欧阳修是排佛的,但他的小儿子小名“和尚”。有人问他:“公既不喜佛,排浮屠,而以‘和尚’名子何也?”欧阳修回答说:“所以贱之也,如今人家以牛驴名小儿耳。”对此,鲁迅先生已经指出过小儿取贱名,乃是因为怕小孩长不大。先生的说法深得国民心理的实际。不过说到祈求小儿的长大与佛教的关系,情形还要复杂一些。围绕佛教及道教与中国育儿过程的关系,引出一系列的派生观念和习俗。
起小名以贱为用,官名却得讲究点雅意。但穷人家的小孩,反正又不出去读书做官,所以不少就以小名行,大了倘记户籍或在其他正式场合,也用这个小名。等到一旦发迹,那名儿可就显得太贱。北齐颜之推对此颇有非议,认为像司马相如名犬子,王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为未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所谓上有连及,意思是既称犬子、狗子,岂不带累父母亲餐了犬、狗?其实,那贱名本身是父母或其他长辈给取的,并不以“上有连及为忤。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引宋代俞成《萤雪丛说》一日:
今人生子,妄自尊大,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不以希颜为名,则以望回为名,不以次韩为名,则以齐愈为名,甚可笑也。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曰鲁,或曰拙曰贱,皆取谦抑之义也。如司马氏幼字犬子,至有慕名野狗,何尝择称呼之美哉?尝观进士同年录,江南人习尚机巧,故其小名多是好字,足见自高之心;江北人大体任真,故其小名,多非佳字,足见自贬之意。案:尊大与谦抑之说,足补此书所未备。
俞成的见解固然有他的道理,但对于人取贱名自贬所以自成的心理却没有揭示,是其不足。如果不从此点着眼,那么多人自居于猪、狗、猫就完全不可思议了。
取名贱而易大,那么装扮上能否以贱为用呢?我们的老祖宗对此也颇费了些聪明才智。对于难养的小孩,另有个办法,是让男孩女妆。袁枚曾记一事:
蜀人滇谦六,富而无子,屡得屡亡。有星家教以厌胜之法,云:“足下两世命中所照临者,多是雌宿,虽获雄,无益也;惟获雄而以雌畜之,庶可补救。”已而绵谷生,谦六教以穿耳、梳头、裹足,呼为小七娘。娶不梳头、不裹足、不穿耳之女以妻之。果长大,八入,生二孙。偶以郎名孙,即死。于是每孙生,亦以女畜之。绵谷韶秀无须,颇以女自居,有《绣针词》行世。
——节选自刘仲宇教授所著《儒释道与中国民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31 13: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