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千年的发展,已知空间中不同级别的航天器规格已经基本固定。星历元年,《杜南公约》中的《空间力量协定》统一了各帝国对不同级别航天器的分类。
战舰
是一种能够搭载足够武装、迅速改变航向拦截目标,并且能在完成以上后凭借自身剩余工质返回的航天器。截止至星历763年,正规的军用平台通常装备有液滴散热器和聚变式火炬推进器,DeltaV通常在3000 km/s左右。然而,并非所有被归类为战舰的航天器都能达到这一标准,例如由民船改造而来的辅助巡航舰(Auxiliary Frigate)和伪装袭击舰(Q-ship),或者源自帕查帝国的可以追溯到数世纪前的梦魇界战争的古老设计。
根据《空间力量协定》,战舰分为以下几种:
护航舰(Escort):相对廉价且具备高加速度的小型战舰,舰体长度约150m至250m。通常装备有高射速小型动能炮和导弹。主要用途是护卫己方航天器或空间设施,或作为导弹/载荷的发射平台。
巡航舰(Frigate):高自持力、较重武装的中大型战舰,舰体长度超过250m。通常装备有中大功率的激光炮塔或大型动能炮塔,以及导弹。巡航舰主要用于长程侦查、巡航、对抗其他中小型武装航天器,或作为小型舰队的指挥舰。
战列舰(Man-O-War):专门指装备有重型轴炮的大型战舰,舰体长度超过500m。战列舰装备有射程达到光秒级别的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炮和优秀的传感器系统。主要用于远距离炮击进行舰队决战,以及作为舰队指挥舰。由于战列舰成本高昂且用途单一,其部署通常意味着重大的形势变化。
武库运载舰(Arsenal Carrier):一种以导弹为武装的低加速度战舰。除了导弹等载荷外,武库运载舰的武装只有近防炮。某些大型武库舰拥有能维护战舰的港区。由于火炬引擎成本高昂,装备聚变火炬的武库舰非常罕见,一般更倾向于使用成本更低的辅助巡航舰来释放导弹。
辅助巡航舰(Auxiliary Frigate):已知空间数量最多的战舰,大多使用核热推进器,或基于民船平台改造而来。有些辅助巡航舰,或者“Q船”(Q-ship),会伪装成民船进行破交作战,这在《杜南公约》中是被禁止的。
实际上,由于已知空间各帝国的文化和实际需求不同,存在一些舰船分类并不属于以上提到的种类。例如,撒哈拉帝国空间部队将长续航、高过载的战列舰称为战列巡洋舰(Battlecruiser);帕查帝国将装备有港区的特大型武库运载舰称为战斗之星(Battlestar);炎州则将一种特化用于反导的大型二等主力舰巡航舰称为大型巡航舰(Large Frigate)。
航母与舰载机
在过去,许多空想家认为搭载可返回的小型单人驾驶战斗航天器的母舰将是太空战的核心。然而,实际上,在宇宙中这种太空战斗机对大型航天器并没有机动性的绝对优势,其效率远不如同成本的导弹。在梦魇界战争期间,装备有实弹武器或定向能武器的小型遥控航天器/导弹(即浮游炮)被广泛用作舰载武器。这些浮游炮主要用于破坏敌方战斗航天器的散热片、传感器和其他脆弱部分,使其失效,并具备一定的侦查能力和可返航复用能力。随着液滴散热器和自由电子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浮游炮已不再适合用于一线部队的正面战斗。但是,由于成本原因,大部分非火炬动力的民船平台仍在使用固体散热片。因此,在已知空间的空间警务舰队或海盗与佣兵的武库中,浮游炮仍然是一个可选的选项。
根据炎州方面的记录,已知空间之外的势力使用小型寄生炮艇与搭载大型超相对论电子束武器的母舰配合作战。通常,这些母舰会在前方每隔数十光秒布置数架寄生艇用于引导粒子束,最后由突入到敌方0.5光秒以内甚至更近距离的寄生艇引导打击。截至目前,除了少部分模糊的交战记录之外,已知空间内对未知空间的势力几乎一无所知。
导弹
历史悠久的武器,其首次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已知空间所有国家的首次太空战。目前,舰载导弹根据尺寸分为大型导弹和近防导弹。大型导弹通常由侧抛发射器、斜抛发射器或外挂架搭载,某些旧式的型号会使用臂式发射架发射。直径约4m至3m,长度不超过13m。根据动力系统,大型导弹可分为装备小型聚变推进器的火炬动力导弹和装备化学动力系统的导弹。一些大型导弹具备隐身修型和诱饵功能。大型导弹可配备动能弹头、破片弹头或核弹头。近防导弹一般由垂直发射器或近防发射架搭载,长度约2m至3m,直径约0.5m,某些设计直径可达1m,通常使用动能弹头或破片弹头,由于小型化聚变推进器目前依旧难以制造,绝大部分的近防导弹以固体推进剂为动力。
长度超过80m或由舰船平台改造而成的导弹被称为战略导弹。在太空扩张初期,如奥丁统一战争,这类武器非常流行。然而,随着已知空间太空经济体系的形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