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吧 关注:277贴子:900
  • 1回复贴,共1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七○、鹦鹉经第九(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鹦鹉摩纳之家的白狗,为其前生之父,佛为其举证说明,并说其父乃因增上慢,故生于**的狗中。鹦鹉摩纳闻知其事,始放其瞋恚心而生善心。就请问人身为甚么有高下?为甚么有妙不妙?佛陀并说人的所以有寿命长短、健康多病、美丑、威德、财产、智慧多寡,与家庭贵贱之别等因缘。
[注解]
① 少有所为:有些事情要办。
② 从呧至吠:从骂人到只能吠叫。「呧」指「诋毁」。
③ 木聚:地上??
④ 可意:合意的;可爱的。
⑤ 掊:挖土,读音为ㄆㄡˊ。
⑥ 威德:声威与德行,表现在对人的影响力及受人的敬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影响力」。
[对应经典]
待加上:佛说鹦鹉经
待加上:佛说兜调经
待加上:中部135经
[读经拾得]
大施主因为骄慢而往生为白狗

有次佛陀前往名为鹦鹉的年青人家中化缘。年青人鹦鹉不在家,他家有一只养尊处优的白狗,在大床上,正吃著金盘子中的食物。白狗远远见到佛陀来,就对著佛陀吠叫,佛陀则向白狗说:「你不应该这样子,骂人骂到只能吠叫。」
白狗听了很生气,蜷缩在一旁,闷闷不乐。
年青人鹦鹉回到家中,看到他喜爱的白狗闷闷不乐,就问家人发生了什麼事?家人说是姓瞿昙的那位出家人念了白狗几句所造成的。
年青人很生气地跑去质问佛陀对白狗作了什麼?佛陀照实回答他只是对白狗说:「你不应该这样子,骂人骂到只能吠叫。」
年青人追问佛陀,白狗前世和自己是什麼关系?佛陀表示这答案会让年青人不高兴,因此不予回答,但在年青人三次的追问下,佛陀最后告知:「那只白狗前世是你的父亲。」
年青人不相信,非常生气地说:「我父亲生前作大布施、作大祭祀,死后当然往生梵天,怎麼可能沦落畜生道,成为一条狗?」
佛陀表示这是因为他父亲生前极为傲慢,也指点年青人几种方法,让他回家后自己验证。
年青人回家后一一验证,尤其是问白狗:「你如果是我父亲,则请显示父亲生前所私藏的财宝,我所不知道的。」
白狗就到床脚下扒土,露出生前所埋藏在土中的财宝。
年青人这时才信了佛陀所说,皈依於佛,并且请教佛陀因果业报的道理。
大施主为什麼会往生为狗
轮回的因素错综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极端简化来看,有个现象:现在怎麼对待他人,未来世则被他人那麼对待。
白狗前世为贵族,虽然行大布施,但极为傲慢,瞧不起他所布施的对象,动辄吼骂。
在来世,他往生为狗,但因为行大布施的福报,所以好狗命,过得比许多人还舒服。
布施时狗眼看人低者,自作自受,自以为布施即多大的功德,却往生**的恶道,恐怕是当事人始料所未及的,也可知正见的重要,以及心态(意业)的重要。
佛陀则教导我们布施时要以平等、欢喜的心,亲手施、下心施。
要怎麼收获,先那麼栽
本经中佛陀对业报原因的举例,整理如下:
业报 原因
短命 杀生,起伤害心、没有慈心
长命 不杀生、对一切生命有慈悲心
多病 攻击、伤害众生
无病 不攻击、伤害众生
长┽难看 容易生气、不满、起争执
长得好看 对不中听的话不生气、不满、争执
没影响力 心怀嫉妒
有影响力 无嫉妒心
出生卑贱 傲慢自大,不礼敬应礼敬的人
出生尊贵 不傲慢,礼敬服侍应礼敬的人
没钱 不布施贫穷、供养修行人
有钱 布施贫穷、供养修行人
劣慧 不向修行人请教法义
有慧 常向修行人请教法义


IP属地:山东1楼2024-09-19 20:47回复
    一七一、分别大业经第十(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外道哺罗陀平,向尊者三弥提说他曾面从沙门瞿昙受「身口业为之虚妄,唯有意业为真谛。或者有禅定,比丘入其禅定的话,就无所觉。」三弥提乃斥其为诬谤,并不是佛言。尊者大周那听后,尽告阿难,并同往问佛。佛说:如故意作乐业,作到成就时,当受乐报,苦业、不苦不乐之业,及其果报,也是如是。并说分别大业经,所谓有离十恶,死后或生天界,或生地狱的,也有不离十恶,死后或生天界,或生地狱的。见到此事后,沙门梵志,或者会否认善恶之行业与果报的相应。然而其中的因果很复杂,不可以表相之见,来限定行业应报的不同。
    [註解]
    ① 三彌提:比丘名,佛陀曾稱讚他「得喜行德,無若干想」第一。又譯為「三彌離提」、「娑彌陀」、「善覺」。
    ② 異學:泛稱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譯作「外道」。
    ③ 彷徉:來來回回地漫步。
    ④ 身、口業虛妄,唯意業真諦:身體所作、言談所說都是虛妄的(不會有業報),只有意念的造作是真的(會有業報)。按:外道的這個說法並不正確,佛陀說意業最重,但並沒有說身、口業無業報。
    ⑤ 或有定,比丘入彼定無所覺:有的定是比丘入那定後沒有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那種等至,入定者不感受任何事物」。按:滅受想定(又譯為「滅盡定」)即是這樣的定,沒有受陰和想陰。
    ⑥ 故作業:故意造作的業;蓄意的行為。
    ⑦ 若不故作業,作已成者,我不說必受報:如果不是蓄意的行為,作成了,不必然有果報。按:這個道理可參見《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 2〉第15經思經:「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
    ⑧ 若故作業,作已成者,必受苦也:如果是蓄意的行為,作成了,一定會受到苦果。按:這個說法不盡正確,雖然蓄意的行為會有果報,但不一定都是苦果,例如行善可得善果而受樂。
    ⑨ 奮頭而去:猛然掉頭就走。
    ⑩ 大周那: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均頭」、「大均頭」、「純陀」、「大純陀」、「周那」、「摩訶周那」。
    ⑪ 問事不定:所問的事情包含多種情況。南傳作「應該被分別解答的問題」。
    ⑫ 一向答:單一面向的回答。
    ⑬ 分別大業:分析、辨別重要的行為、造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業的大分別」。
    ⑭ 心靖得喜:心念安定、獲得喜悅。按:「若汝從世尊聞分別大業經者,於如來倍復增上心靖得喜」這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你們聽如來分別業的大分別」,似乎缺漏下半句,可依《中阿含經》補全。
    ⑮ 若所見所知極力捫摸,一向著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如他所見到的、所知道的,竭盡所能地瞎子摸象,全然地執著於這個論點,認為這樣才是真理,其它的都是假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像這樣,他只在自己的智、自己的見、自己的發現之處剛毅地、取著地執著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⑯ 我不聽彼:我不認同他。
    ⑰ 我聽彼也:我認同他。按:這位外道以天眼看到一個人作惡卻往生天界,這是確實發生的事情,因此佛陀認同他的所見。另一方面,從因果來看,這人往生天界並不是由於他的作惡,而是由於他所造的其它善業。
    ⑱ 若更有如是比丘不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此不離、不護者,彼一切身壞命終,亦生善處天中者,我不聽彼:(外道以偏概全地認為)「如果還有這樣作種種惡行的比丘,不離、不捨作惡,他們死亡後通通也會往生善處天界」,佛陀不認同他。按:先前外道以天眼看到一個人作惡卻往生天界,但這人往生天界不是由於作惡,也不代表其他作惡的人也通通會往生天界。
    ⑲ 如來知彼人異:佛陀知道那人的知見有異於真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來業的大分別智是另一種」。
    ⑳ 彼於現法中受報訖而生於彼:他(這一世所造的惡業)已經在這一世中受完惡報了,因此而能生於那裡(天界)。
    ㉑ 因後報故:因為(他所造的惡業)在更久以後才會受惡報的緣故。
    ㉒ 彼不以此因、不以此緣,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他不是因為這個(造惡的)因緣,在死亡後往生善道、天界。
    ㉓ 本作善業,作已成者,因離、護故,未盡應受善處報:過去所作的善行,作成了,因為捨離惡業的緣故,應往生善道的果報還沒有受完(因此這一生死亡後往生善道)。
    ㉔ 死時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見相應:死亡的當下生起了善心,心的(受、想、行陰等)運作相應於正見。
    ㉕ 或有人無有似有:有的人實際上是缺乏(善業)的,看起來像是有(善業)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顯現不能夠的能夠業」。
    ㉖ 㮈:芒果。又譯為「菴羅」。
    [對應經典]
    待加上: 中部136經
    [讀經拾得]
    為何「所有覺者是苦」不對?
    佛陀說法時,會以對方能聽懂的話來說明,不會和對方雞同鴨講,也不會指鹿為馬,而是基於現實來分析。
    就一般人感知的現實來說,人的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是世間的現象,也就是後代論中所謂的「世俗諦」。從佛法來更進一步分析,一切感受都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終究是苦的,這則是出世間的智慧,後代論中稱為「勝義諦」。一般我們要和人討論世間情形時,應以「世俗諦」來討論。此經中對方問世間狀況,三彌提尊者卻跳過銜接的義理(無常即苦),以「勝義諦」回答,容易造成誤會,因此是不適當的。
    隨念往生

    對於凡夫的命終往生去處,《阿含經》中強調業力是根本,例如《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2〉第17經伽彌尼經以重石沈水比喻惡貫滿盈的人:「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久修善業的人則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0經所說:「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
    凡夫命終在隨業受報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其餘因素影響,例如本經中佛陀提到「隨念」往生的例子:「或復死時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見相應,彼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前一經中,佛陀也說過名為鸚鵡的年輕人如果在對佛陀起瞋心時命終,必生惡道,但在後來信佛而起善心時命終,則必至善道。六念以及對三寶的敬信特別有助於往生善處,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38〉第10經所載:「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
    「隨念」也不會和業力抵觸,畢竟本經就表明了,造業不見得立刻受報,而是會到綜合的影響、在不同的時間受報。
    隨念往生不代表口頭上「唸」幾聲佛就能善生善處,有口無心在佛教來看難有作用,如同本經中說「不故作業」不見得有報。
    不過臨終的念頭如何,是凡夫難以掌握的。平日有恆心地修習佛法,才是往生善處的根本。
    神通的限制
    此經中描述了很多有天眼通的人,見到有人行惡生善處、行善生惡處等現象,而對因果起了邪見。這在現世也很常見,有神通的人特別容易對佛法有錯誤的認知。因此有神通實在不足恃,必須以佛經來作為對義理認知的憑藉,才能正確地認識因果及佛法。


    IP属地:山东2楼2024-09-19 2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