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路吧
关注: 855 贴子: 1,710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

  • 目录:
  • 综合体育
  • 15
    石明先生如是说:“什么事都有个极限,那极限的一刹那,——中极之微,就是太极。好比太极图里的中极线,亦阴亦阳,非阴非阳。
  • 9
    太极拳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汪永泉老师幼年随父跟杨健侯学习太极拳,拜杨澄甫为师,又常受杨少侯的指教,得到两代三位大师的真传。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太极功夫造诣高深,有继承,有创新,对传承、发展杨式太极拳作出贡献。汪传杨式太极拳(以下简称“汪传”)很有特点,他留下的宝贵遗产有待发掘、传承、弘扬。 汪老师说:“学习一种拳术,跟一个老师学拳,都要先了解其特点,抓住特点,才能学得好、学得快。”“汪传”
    bychy 11-29
  • 15
    本人近年看了(太极拳述真)一书,书里提到的一些修炼太极拳内功与技击方法有很高的价值,是前人练拳经验的结晶。只要练的得法,很快就会长功。我本人就是受益者.书中提到的三个气圈、钟锤荡劲、中心线、小气球感觉、松散通空感觉等等,基本能体会到。但微感遗憾的是书里提到的乾三连与坤六断即养生架与技击架的确切含义.由于文中未展开,所以迟迟不能解惑。乾三连,坤六断是八卦里的两卦,书中提到乾三连的胯圈,腰圈、肩圈,其练
  • 25
    在武术圈子混久了,总有那么几个“道上的朋友”,也总能听到一些江湖秩事,诸如“今天这个大师出山,明天那个大师败北”之类层出不穷。结识朱老师也是缘于一次这样的传闻——朱春煊先生得杨式汪脉太极真传,举手投足皆能发人丈外。。。。。。。且慢,一丈有多远?一丈等于三米,那丈外至少也得三米一二不是?吹去吧!哼,太极,软绵绵的能有什么作为?何况还是一老者呢!“拳怕少壮”自已不趴下就不错了,还想发人丈外,做梦! 武
    YMQC15786 10-26
  • 20
    师爷非常平易近人,对人非常忠诚。我从小跟师爷接触,那时住北京站,两家互有走动。等大了以后,我爸告诉我,你不要听别的,你好好听师爷的“断劲”。每次去的时候,我就哭着喊着让师爷多走“断劲”,说走别的不听,师爷也没辙。 师爷给我讲了好多故事启发我,讲了很多他怎么挨打,讲的都是杨少侯如何打他。 举个例子吧,他那时候是小孩,有时候早上跑到杨家去练拳,什么目的呢,就是给杨少侯看,表示没偷懒。有一次,练到半截,杨
    jointware 6-2
  • 85
    1、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挒东南,肘东北,靠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挒、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
  • 2
    首先我们应该感谢先祖师汪永泉大师为我们精心培育了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高占魁、张孝达,这五位武林精英,他们在京城武林界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五位前辈各有建树,传承了杨式太极拳的真谛,对深奥莫测的太极功弘扬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的老师孙德善就是五位前辈中的的一员,记得和师傅在一起的时候,他对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要记住,不管是推手、站桩、为人处世、都要做到`吃亏上当当傻子`”。这句话,一语道
  • 6
    首先我讲的,我的师爷音容像貌就在我眼前.实际上,我就觉得我跟我师爷就跟亲爷爷一样,从小就跟我师爷在一起.私人上还就有些亲连.他那高超的技艺,他那一举一动,就在我的脑子里面.我非常怀念我的师爷. 我的爸爸,待会儿我的好多师兄弟要谈.我爸爸,我觉得他是用一生的心血学习太极拳,研究太极拳,传授太极拳. 他对他的学生,继承了他的老师汪永泉的传统,是无私的.我为了纪念这次大会,为我父亲出了一本书,我送来了一些.其实,这本书也是为了纪念我的
    jointware 10-5
  • 2
      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是分阶段的,对它的认识也是分阶段的。在初学阶段,由于身上没有感觉,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或者很简单,或者太玄奥。   拳谱讲“招熟而渐悟懂劲”,这句话其实说得很清楚,只有动作熟练了,你才能逐渐体会到太极拳的劲力。太极拳的动作在静态的时候,你是体会不出来其中的劲力的,只有动起来,你才能体会到劲力的变化。太极拳强调漫练,也是为了能更好的体会这种变化。   太极拳的劲力是一个复杂
  • 3
    1,拳里出松功 既然太极功夫是拳里出来的,每一位练家应当重视拳架修炼,按太极拳理,阴阳学说规范,不得贪多求快,绝不允抡着两只胳膊臂瞎练。首先作好无极式,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肢体的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且节节贯串。肢体上的几个重要部位,在练拳时也要放松。诸如溜臀,裹裆收胸,圆背,弛项,收左右腹股沟,吸收胸窝,顶上要虚灵。总结起来,称谓“九松十要一虚灵”为松柔之本。这种放松虚灵状态贯串盘
  • 0
         练习太极拳到底要不要用力?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人们对此一直感到很纠结。   “用意不用力”,其中的“意”和“力”已经包括了武术内三合中的两个方面。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就是把我们心里想的表达出来。如果练拳时没有意,那就根本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动作就非常盲目,非常呆板。没有意念,力也就没有了【内劲吧注:平滑肌、心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在深度睡眠之中还是昏迷状态
    jointware 8-9
  • 0
    “内劲”是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中常见的重要概念。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因此,也相应出现了“内劲”和“外劲”的概念。什么是“内劲”?什么是“外劲”?太极拳界的许多拳家从不同角度多有阐述。有的说“太极拳内劲是通过练内功而激发出的一种潜能”;有的说太极拳“内劲”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群收缩与伸展、紧张与放松的变化所产生的强有力的弹性力”;有的说“太极内劲的实质是意气结合、神气合一”……众说纷纭,莫衷一
    jointware 8-9
  • 6
    从古代太极拳经典、《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可以发觉太极拳的“劲”与一般所谓的力有本质性的不同。一般所谓的力是指由于肢体局部各肌群的不同收缩引起骨杠杆变化所发生的,其值大多表现为肢体局部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这种力对外打击,局部肢体必然肌肉紧张,往往需要局部肢体明显移动,移动肢体的体能必然明显消耗。而太极拳的“劲”是被古代太极拳经典称为“如练一气”的、也就是在体内波浪形传递的力,属于现代运动
    jointware 8-9
  • 8
    起式 玉女穿梭 揽雀尾-掤 揽雀尾-捋 搂膝拗步 提手上式 扇通背 海底针 双峰掼耳 打虎式 以上图片来自永泉太极研究会网站。
    jointware 12-6
  • 5
    乱环术法最难能,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到横坚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jointware 1-30
  • 0
    一、关于接手 1、从侧面接,别接对方的劲头儿,接他的边儿。 2、微微地滚着接,用圆弧接。(指的是接触的一刹那,要紧凑,看不出来才妙。) 3、用点接手,在点上用掤捋挤按等劲儿,大小有学问。 4、接触点上不叫劲,他要哪儿给他哪儿,虚处找他。 5、手腕活,掤捋挤按随对方变化而变化,要做到无过无不及。 6、用神意接,不要给劲。 7、接手不是乱动、妄动,而是自己得机得势。
  • 0
    关于中 1、周身合适,圆活自如,自自然然,中就算藏好了。 2、与人一接手,我什么都没了。 3、我把中揣兜里了。 4、内气像血压表的水银柱,能上能下。 5、用手势变化,改换手形,对方摸不着中。腕子活点儿。 6、松活才能藏好自己的中,全身松活。 7、对方摸哪儿,哪儿就空。对方就是摸不着我的中。 8、我和你接手,用手腕空,你扶我胳膊,我用肘空,用肩空,用竖轴空,别显出形来,心里动一点点儿就行,做到无形无象。 9、腰松是关键,所
  • 27
    李和生杨氏老六路大师姐示范,感受一下龙潭湖的强大气场
  • 4
    孙德明谈汪永泉太极拳真要 孙德明,1924年生人,天津宝坻人。为汪永泉嫡传入室弟子.7岁跟商宝善学习杨少侯传授的杨氏小架。1953年进京工作,和马洪藻学过形意拳。1966年投在崔毅士门下,学习杨式太极拳大架及推手功夫。1978年拜汪永泉为师,学习太极拳中架及杨家家传的推手功夫,为汪永泉第二批弟子中的佼佼者。学艺直至汪永泉去世。一生别无它好,专心研究太极拳。在太极拳技击上尤其具有精深造诣。现任北京永泉太极拳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 0
    为何称内功,不称能量功。 因为重点在於内养跟养生,其实内功只是比较常见称呼,本来青城派称静功、形意拳称桩功。若不是内家拳之说太有名,大概不会都称内功。另外内家拳一说,也不是自古有之,是孙禄堂前辈提出的,其实八卦、太极跟形意是截然不同的搏击概念跟格斗技巧,我自己就是练过形意的,真要说日本空手道跟洪拳与形意的搏击概念还比较接近。 练内功跟内劲也不大,甚麼是内劲?简单说诀窍就是松、沉、柔,松者在出手前避免让
    jointware 10-26
  • 4
    朱怀元大师拳架视频镇楼
    jointware 4-2
  • 3
    1、杨式太极拳述真,汪永泉 口授,魏树人、齐一 整理 2、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朱怀元 著 3、汪传杨氏太极拳修整实录,汪仲明、陈田良 著 4、杨式太极拳述真系列,魏树人 著 5、mind ove matter:higher martial arts:石明/肖维佳 著 6、内功解秘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李和生著 7、汪永泉老师太极感悟,元丰(李贵臣)著
    jointware 10-2
  • 31
    太极拳论——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 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 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
    rongqing_t 11-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