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历史吧 关注:1,970贴子:65,819

引用资料,列举论述唐朝边疆战争的历史作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秦以后的几个大朝代中,唐朝的边疆战争是涉及面最广、发生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因为自东汉末年以来经过近四百年长期战乱、动荡、分裂之后,中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周边已经“破损”不堪,急需进行一番“修复”。这项历史任务,隋朝没有来得及完成,只能由唐朝来完成了。因此,唐朝的边疆战争,历史作用很大。


IP属地:江苏1楼2017-02-03 16:10回复
    引用所转资料文:《唐朝边疆战争》
    原文分析文作者:朱增泉


    IP属地:江苏2楼2017-02-03 16:13
    回复
      一历史意义
      唐太宗边疆战争的革新意义:
      唐朝的边疆战略,是由唐太宗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对中国古代边疆战略做出的重大贡献,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他不修长城。秦始皇修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虽然在他之前就有战国长城),唐太宗不修长城是一项更伟大的创举。北方突厥曾给唐朝新生政权带来过极大的军事威胁,朝廷大臣们针对突厥边患日益严重的情况,又根据秦汉以来的屡修长城以防匈奴的历史经验,不止一人、不止一次地上表“请修古长城”,以防突厥。唐太宗却回答道:“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资治通鉴·唐纪九》),他这句话里透露了一个重要思想,不修长城是为了减轻“劳民”。他又说:“朕今委任李世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旧唐书·李传》)。
      第二,他不搞种族歧视。唐太宗平定了东突厥、薛延陀、回纥、吐谷浑和西域诸国后,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五月,这一天他心情不错,在翠微殿与侍臣们一起总结经验。他对侍臣们说,自古帝王都能平定中国周边的胡夷,但终不能让戎、狄心服。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但我在这方面比他们做得成功,其中原因我自己也不太明白,你们都说说看,随意说,我听听。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唐太宗却说,不对,不对,你们讲得不对!接着他自己讲了五条,其中核心的一条是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唐太宗讲的这一条经验,时至今日,岂非依然光彩夺目?
      第三,他对周边少数民族大规模实施了羁縻、怀柔政策。他征服东突厥、薛延陀、回纥等边疆少数民族之后,在他们的原牧地、原住地设置羁縻州郡、羁縻都督府,任命他们本民族原来的可汗、首领、酋长们担任羁縻州郡、羁縻都督府的官员,使他们成为唐朝的朝廷命官,名正言顺地行使管理职权(这在后面将有具体记述)。只要他们承认唐朝是他们的宗主国,他们是唐朝的藩国和臣民,向唐朝称臣纳贡,唐朝就从军事上保护他们、经济上帮助他们。
      第四,他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官员到长安朝廷去做官。这样,更具体地把朝廷与边疆少数民族部众的心联系在了一起,真正体现出了“众望所归”。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任命五品以上东突厥官员一百多人,几乎占了唐朝朝廷官员的一半,到长安安家的家属上万家。唐太宗的这种气魄,真正体现出了海纳百川的大唐气象。
      第五,他启用了许多少数民族将领指挥重要战役,并取得了辉煌战绩。如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等。唐太宗奠定的边疆战略,是我国古代军事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当然它也有历史局限性,这要作为另外一个问题去探讨。


      IP属地:江苏3楼2017-02-03 16:25
      收起回复
        唐朝边疆战争的性质:
        有的军事史著作认为,唐太宗征伐北方东突厥、薛延陀、回纥,征伐西部吐谷浑和西域高昌,以及五征辽东高丽之战;唐玄宗征契丹、征吐蕃之战等,都属于“对外扩张之战”(见张晓生、刘文彦编著《中国古代战争通览》)。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不仅说隋炀帝三征高丽是“对外侵略”,说唐太宗征高丽之战也是“滋长了侵略野心”。这类观点,大可商榷。持有这些观点的历史学家们,抛开中国同这些藩国的历史渊源避而不谈,对这些藩国不断内侵扰边、甚至长驱直入攻入唐朝腹地,尤其是攻入唐朝京都长安等军事行动避而不谈,单方面地断定唐朝对外“扩张”、“侵略”,这样的结论就过于片面、武断。唐朝进行边疆之战的地域,都在秦汉开辟的华夏版图之内。为反击这些边疆藩国割据势力对内地的进攻而战,为收复周边这些失地而战,为恢复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辽阔版图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为恢复边境地区宁安而战,怎么能说这是“对外扩张”甚至“侵略”?在唐代,一个宗主国讨伐一个藩国的军事反叛行为,不能叫“扩张”,更不能叫“侵略”。另外,不少军事著作(包括某些历史著作)把唐朝的这些边疆战争称作“对外战争”,这一提法也不确切。我们今天观察和分析历史上的战争,既要观照到今天的现实国际关系,又不能完全用今天的现实国际关系去给历史上的所有战争定性。至于中国古代的某些藩国后来通过国际有关条约获得了独立地位,并且得到了我国政府的正式承认,双方如果再发生战争,就是另一种性质的战争了。
        如何看待唐朝边疆战争中的某些“出境”作战:
        在唐朝的某些边疆战争中,尤其是在某些反击作战中,唐军有过一些深远的“出境”追击作战行动。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在边疆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尤其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边疆地区作战行动中,出境追击作战是常有的作战方式之一,因为那时还不具备运用远距离打击兵器反击入侵之敌的手段。另一方面,唐朝时,有些周边国家是中国的藩国。宗主国军队为反击藩国军队的入侵行动而深入其境内实行追击,这在当时还不能算作“出境”作战。
        驳斥认为唐太宗征高句丽是追求“功德圆满”的思想论。
        直接截取原文这段后面精辟分析:用兵的“度”。过度用兵,后患无穷,这是一再被历史事实证明的另一条历史教训。对此,唐太宗曾经有过深刻认识,他深深懂得武力是一把双刃剑,他说,“中国虽安,忘战则民殆”(《帝苑·卷下·阅武篇》)。又说,“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贞观政要·征伐第三十五》)。唐太宗在这个问题上的头脑是清醒的。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晚年发动征高丽之战,也带有追求“功德圆满”的思想。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唐朝边疆战争,是包括唐朝二百七十多年所有边疆战争在内,不是单指唐太宗时期的边疆战争。


        IP属地:江苏4楼2017-02-03 16:51
        收起回复
          唐朝边疆战争的几个主要战略方向
          唐朝的边疆战争,几个主要战略方向划分如下:一、北方战事(东突厥、薛延陀、回纥、后突厥);二、西北战事(吐谷浑、高昌、龟兹、西突厥);三、辽东战事(高丽、新罗、百济、契丹、渤海);四、西南战事(吐蕃、南诏)
          下面将一一截取原文资料对于这几个主要战略方向战事的分析论述


          IP属地:江苏5楼2017-02-03 16:56
          回复
            平定东突厥之战
            自秦汉以来,对中原王朝的严重军事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秦汉时期是匈奴;南北朝时期是柔然;隋唐时期是突厥(包括相继崛起于北方的薛延陀、回纥)。我过去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过,北方的长城是秦代以后所有封建王朝的生命线。中国的封建帝王们,当他们在金銮殿上面南坐定之后,他们的内心就开始惦记着北方,围绕着长城这条生命线来思考他们王朝的生死存亡。
            隋末大乱,为北方东突厥重新崛起提供了机会。唐朝定都长安以后的头六年时间内,东突厥连续八次大举南侵。最严重的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八月的第八次入侵,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继位两个月,东突厥颉利大可汗、突利小可汗,在梁师都和罗艺的引导下,率领十万大军打进关中,一直打到长安城下。
            长安城内只有几万兵,调集外地兵员前来增援救驾已经来不及了,情况危急万分。颉利可汗派其心腹执失思力前来面见唐太宗,带着威胁口气说:“颉利、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李世民严词斥责突厥弃信背约,并把执失思力拘留起来。然后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位大臣,骑马出玄武门,来到渭水边,与颉利可汗隔水对话。唐太宗再次严厉斥责颉利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这时长安城内的唐军悉数而至,旌甲遍野。李世民回过头挥了一下手,让带兵的将军后退布阵,他自己“独留与颉利语”。颉利心中起了疑惑:一、派去面见唐太宗的执失思力被唐朝扣下没有放回;二、唐太宗敢于单独挺身轻出前来对话,不是一般的胆量;三、唐军在唐太宗身后布下的阵势军容严正,明显有备而来。颉利心里反倒虚了,脸上“有色”(《资治通鉴·唐纪七》)。
            李世民虽然在双方斗智中占了上风,但他深知“即位日浅,国家未安”,如果对东突厥贸然反击,并没有取胜的把握。一旦反击失利,搞不好极有可能引起朝廷内外的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全国各地纷纷起义,与东突厥里应外合,新生的大唐政权很可能被大浪吞没。这是考验李世民掌控危局能力的严峻时刻。
            两军对峙,剑拔弩张,总得有一方先退,形势才能缓和下来。颉利可汗先派人过来,表示愿意议和。李世民顺水推舟,采纳兵部尚书李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的建议,同意议和。


            IP属地:江苏6楼2017-02-03 17:05
            回复
              八年三十日,李世民带领几位大臣骑马出西城,再次来到渭水边,斩白马与颉利可汗“盟于渭水便桥”,东突厥遂“尽掳男女财宝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
              李世民把这次向突厥屈服求和,称作“渭水之耻”。每当提起,他都痛心疾首。东突厥退兵后,他把“渭水之耻”当做一块极好的磨刀石。他召集宫廷宿卫将士们训谕道,北方戎狄入侵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历来的教训就是“少安则忘战”,“寇来莫之能御”。今天,我不要求你们去为我修筑宫殿亭榭鱼池猎苑,只希望你们好好练习骑射本领,无战担任宿卫,一旦突厥入侵都去当将军,独当一面,保国安民(《资治通鉴·唐纪八》)!各位领兵的将军们也都加紧训练府兵,几年后,唐军悉成精锐。
              与此同时,唐太宗加紧了对东突厥内部的分化工作。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东部奚、霫、契丹等部族无法忍受东突厥汗国的超重盘剥压榨,纷纷南逃归唐。颉利大可汗责怪统领突厥东部的突利小可汗丢失部众,命他去攻打北方延陀部,突利大败而归,又受到颉利的严厉惩罚,双方矛盾急剧加深。不久,颉利与突利相攻,突利小可汗率其东方部众归降唐朝。


              IP属地:江苏7楼2017-02-03 17:10
              回复
                这时,东突厥境内遇大旱,赤地千里,人畜大量死亡。东突厥统治下的薛延陀、契丹、靺鞨等部族纷纷起义。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底,李世民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潜至漠北东突厥后方,册封反叛颉利大可汗的薛延陀起义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并“赐以鼓纛”,夷男大喜,在郁督军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东脉)建立自己的牙帐。这样,在东突厥背后兴起了一个地域辽阔的薛延陀部,“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诸部”都归附薛延陀部(《资治通鉴·唐纪九》)。
                阿尔泰山以西的西突厥也发生严重内乱,左、右两部各立可汗,互相攻杀。双方都遣使向大唐朝廷要求和亲,以求得支援。唐太宗对西突厥两派的要求都没有答应,说:“汝国方乱,君臣未定,何得言婚。”他令双方“各守部分,勿复相攻”。唐太宗的真实用意,是不想让西突厥复强,避免他们与东突厥联合攻唐。
                东、西突厥都陷入了严重困境。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代州都督张公谨向唐太宗上表,认为向东突厥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十一月,唐太宗作出反击东突厥的军事部署:命令兵部尚书李靖、并州都督李世、华州刺史柴绍、营州都督薛万彻等,率领十多万唐军,皆受兵部尚书李靖节度,兵分五路向东突厥实施反击。


                IP属地:江苏8楼2017-02-03 17:18
                回复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骑从马邑出发,夜袭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内,一说即当年隋文帝安置启民可汗所筑的大利城)。颉利可汗猝不及防,以为唐朝“倾国来攻”,慌忙拔帐北逃。李靖一路追击,同时“复遣谍离其心腹”。颉利的亲信康苏密护送隋炀帝萧皇后及孙子杨政道归唐,李靖立即派人将萧皇后和杨政道送往长安。李世率领的另一路大军出云中,在白道(今呼和浩特北)大败突厥军。颉利率领数万人向西逃窜至铁山(阴山北),派执失思力入朝向唐太宗谢罪,“请举国内附,身自入朝”。唐太宗同意接受颉利投降,同时下了两道诏书,一道诏书送往颉利牙帐,另一道诏书送给前线统帅李靖,请李靖派兵迎降颉利(《资治通鉴·唐纪九》)。
                  李靖与李世勋在白道会师。李靖与李世勋商议说,颉利这次虽然大败,但他仍然拥有不少部众。如果放他远走碛北,将来要对付他就难了。眼下,唐太宗的宣诏使唐俭估计已到颉利牙帐,他肯定麻痹。如果选一万精骑,带上二十天干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两人意见完全一致。李靖把这一计划告诉了张公谨,张公谨有顾虑,说,唐太宗诏书都下了,再派兵去袭击,合适吗?李靖回答说,颉利狡猾,他这次请降只是缓兵之计,不能上他的当。李靖是前线统帅,最终当然只能由他决定、由他负责。李靖对李世勋说:“打,不能动摇!”李靖率领精骑当夜出发,直奔颉利牙帐;李世勋率领后援相继跟进,直插碛口(今呼和浩特市以北大漠交界处),抄断颉利北逃之路。
                  颉利见了唐朝派来的宣诏使唐俭,“大喜”,放松了警惕。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二百轻骑为前锋,“乘雾而行”。离颉利牙帐还有一里路时忽然雾散,颉利发现唐军来袭,上马先逃,苏定方发起突袭,杀死数十人。宣诏使唐俭借机脱身,回到唐军中。李靖率领精骑赶到,斩首万余级,俘众十万余人,缴获牲畜几十万头。颉利率万余人逃往碛口,李世碛的大军已经封锁了碛口,“颉利至,不得度”,颉利下面的大酋长纷纷投降,李世俘敌五万余人。颉利准备投奔在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北)一带活动的小可汗苏尼失,然后翻越祁连山南逃投奔吐谷浑。屯兵灵州的李道宗一面出兵阻击,一面命令苏尼失交出颉利。苏尼失不敢怠慢,在荒谷中搜寻到颉利可汗,执送唐军;苏尼失本人也举众投降唐军。


                  IP属地:江苏9楼2017-02-03 17:27
                  回复
                    至此,东突厥灭亡(《资治通鉴·唐纪九》)。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2-03 17:28
                    回复
                      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03 19:51
                      收起回复
                        继续更
                        颉利被押往长安,唐太宗当面宣布了他的五条罪状。最后说:“然自便桥以来,不复大入为寇,以是不得死耳”,赦免了颉利的死罪,“颉利哭谢而退”。颉利再想回草原去是不可能了,李世民找个地方把他“养”了起来,“厚廪食之”。每年花一笔开销养一名战俘,比避免连年战争,节省不知多少倍,太合算了(《资治通鉴·唐纪九》)。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说。李靖为何置唐太宗的“纳降”诏令于不顾,敢于同李世勋商定追击颉利,将东突厥一举歼灭?战国时代的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就提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提出这一军事原则,是鉴于君王远离战场,而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必须赋予前线最高指挥员以临机处置之权,这条军事原则自古至今都没有改变。但真要实行起来却很困难。有时候,指挥员掌握不好“临机处置”的火候,把胜仗拖成了败仗,这当然要受到追究;有时候,君王胸怀狭窄,对将帅“擅自行动”多疑,对将帅争立大功不快,随便找个借口,就能给他扣上杀头之罪。李靖敢于“违诏决策”,主要根据三条:第一,他要为大唐政权消除后患。当时一举歼灭颉利的机会已经出现,他不愿放弃是对大唐政权高度负责;第二,他从本质上理解李世民的战略意
                        图,主动要为李渊、李世民父子两代君主“雪耻”——李渊晋阳起兵之初有向突厥“称臣之耻”;李世民即位之初突厥兵临长安无奈“倾府库以求和”有“便桥之耻”;第三,他看透了颉利的狡诈本性,他这次“请降”只是缓兵之计。这三条,为国为君为民,没有夹杂半点私心,李靖展现的是真正的大将风范。战后,也未见李世民追究李靖“违诏”之罪,李世民展现的是一代明君的风范。


                        IP属地:江苏12楼2017-02-03 20:48
                        回复
                          但战后李靖还是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有人弹劾他“持军无律,纵士大掠”,差一点被诬告加罪。李靖不作任何辩解,他在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李世民知道这是有人在“谮短”李靖,经查无实,加赐李靖帛两千匹,迁尚书右仆射。
                          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三国时代的邓艾,他为消灭蜀国打了大胜仗,立了大功,可是独揽魏国朝政的司马昭却“恶其专擅”,最后竟把邓艾逼上了死路。司马昭这样的人精于权谋,纵有篡国之能,却没有开创盛世的大气象、大胸襟。因此,良将遇明君,这才是为将者最大的幸运。


                          IP属地:江苏13楼2017-02-03 20:53
                          回复
                            如何安置这么多东突厥降众?当时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多数大臣认为应将东突厥降众迁入中原,安置在兖、豫等州,与汉人混居,这样既可以增加十多万税户,又可使漠北空虚,杜绝后患。第二种意见,以魏征为代表,他们主张应将东突厥降众全部遣返漠北,居其故土,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如果将他们全部迁入中原,多年后成倍繁衍,居我肘腋,后患无穷。第三种意见,以温彦博力为代表,他们认为如果将东突厥降众全部遣返漠北,将会伤害四夷来归之心。他们主张将东突厥降众分散安置在黄河以南,各选酋长,不相统属,他们力散势分,不可能形成危害。
                            唐太宗以温彦博力的建议为主,也兼采其他大臣的一些意见,对东突厥降众安置如下:一、在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到灵州(治今宁夏吴忠市)之间,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安置东突厥降众;二、任命突利可汗为顺州(治今辽宁朝阳)都督,统领他原来的东突厥东方部众;三、在漠北东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北开、北宁、北抚、北安、北丰等六州。将这六州分为左、右两部。左部属定襄都督府管辖(侨治宁朔县,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右部属云中都督府管辖(治云中古城,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任命了两位头领:一位是怀德郡王苏尼达,另一位是怀化郡王阿史那思摩,命他们两人居住在黄河南岸,分别遥领颉利旧部。四、任命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为丰州(治九原,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北西小召乡土城村古城)都督,负责监视和保护突厥旧部。五、其余突厥大小酋长,均迁居长安,拜将授爵。官爵五品以上者一百多人,几乎占了唐朝朝廷命官的一半左右。突厥官员眷属入长安者近万家。上述举措,显示了大唐气概。


                            IP属地:江苏14楼2017-02-03 20:58
                            回复
                              平定薛延陀之战
                              薛延陀,原为匈奴统治下的铁勒部分支。早先分薛、延陀两部,后来薛部被延陀部所灭,合并为薛延陀部。其祖先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西南,受突厥统属和役使。隋文帝开皇年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附属于西突厥。后来铁勒诸部起义反抗西突厥,薛延陀推举出自己的可汗独立。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遣密使至漠北薛延陀,册封其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并赠“鼓纛”,夷男大喜,建牙帐于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并配合唐军击灭东突厥,立有战功。
                              但夷男(真珠毗伽可汗)其人也有政治野心,他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打败了西突厥,占领了准噶尔盆地;又征服了额尔齐斯河、乌古河流域的葛逻禄部和叶尼塞河上游的黠戛斯部,统治地域不断扩张。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汗国崛起,很快填补了东突厥灭亡后的真空地带,对唐朝构成了新的威胁。


                              IP属地:江苏15楼2017-02-03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