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婆山吧 关注:1贴子:43
  • 0回复贴,共1

红婆山【演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福州连江县位于闽江入海口,海洋资源丰富,当地多渔民,出海频繁,但是由于夏秋两季台风甚多,对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破坏,因此福州沿海居民多信仰海神。
在连江县东岱镇里有个演宫,里面供奉的是本地的海神——演屿神,或称之为“昭利大王”,庙名为“昭利王庙”。该地区靠海,渔民甚多,因此每逢初一、十五,或者有船出海,都有香客来朝拜。东岱镇里供奉佛祖的寺庙有后山阁,供奉观音的有观音堂,还有供奉“刘大爷”的小堂,然而演屿神与之并驾齐驱,信奉的人也很多。听宫里的老人介绍,供奉演屿神的“昭利王庙”在连江、罗源、长乐一代都有,而祖庙就是东岱的演宫,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那到底这个演屿神是何方神圣,真的这么灵验吗?
根据文献记载,这个演屿神确有其人,他是唐代福建观察使陈岩的长子——陈延晦,其人乡居有德。唐时黄巢起义,陈延晦愤唐室衰微,慨然地对人说:“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之急,死当庙食以慰生人之望”。此人死后祀于连江县演屿。
宋宣和四年(1122年),大宋使臣路允迪出使高丽时遭遇风暴,船上水手纷纷请求神灵保佑,海上突然风平浪静。路允迪问是哪位神灵保护了他们,莆田籍的李振说是老家的妈祖,福州人徐兢说是连江的演屿神,回来后皇帝下诏两位神灵一起褒奖,封妈祖为“顺济”、演屿神为“昭利”,都以保佑海上平安见长。这段文献也看出在当时的福州一代多信奉演屿神,而非妈祖。
演屿神显灵的事迹还有很多,下面再举一个事迹。建炎初,草寇在连江城西一代祸乱,百姓没办法阻止,就到“昭利王庙”向演屿神祈求显灵,不一会儿竟下起了冰雹,盛夏如东,平地水深尺许,贼人马上惊得要退出连江,在离开前想要剽掠钱财,突然见到兵马云布,众骇而去。
东岱演宫经过几次较大的翻新,最近一次是2003年,占地2056平方米。宫内的墙上镶有一块碑,上面记载了演宫受捐资修葺的事情,原文如下:“华民国十年辛酉阳月,演宫昭利王庙由来久矣,前虽屡经修葺,近复朽漏倾颓,本乡里人捐资改建,实为保存古迹。”还有一块碑还未镶入墙。虽然经过几次翻新,保护了昭利庙,但是在翻新修葺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现代色彩,没有把800多年前的古迹真正保存下来,这算是历史的一大损失。
然而在人们看来,外表的改变丝毫不影响大家对昭利大王的信奉。2008年6月东岱村为向演屿神祈求今年的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全村人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斋戒,菜市场里这个月只提供蔬菜。即使出门在外,也要戒肉类和蛋类;全家在外做生意的,则要家中妇女全斋。直至七月几号(具体时间忘记)的正午,在演宫大摆荤宴,在放过鞭炮召告斋戒结束后,大家入席就餐。每户人家有一张餐卷,桌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那为什么我们祈求风调雨顺是在六月,而不是年初呢?过年的时候当然也有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另外6、7月份也有一次,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气候关系。夏秋两季台风甚多,大多数台风是正面袭击连江县,而这个时候又是农作物和海产的收获季节,出海的船也多,每年因为台风的影响,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严重破环。所以在这个时候祈求海神风调雨顺,保佑全村百姓平安。
此外,由于演屿神被封为“昭利”,当地人喜欢将此名谐音为“招利”,因此除祈求平安外,百姓也向演屿神祈求财源广进。这与当地人早先从海上发家的习性有点关系,还有一个原因,连江一代的人很喜欢跨海出国谋生,像连江琯头镇的出国谋生记已历史悠久,跨海出国就涉及到海上和挣钱两个方面,所以他们认为拜昭利大王是最灵验的。
总的来说,沿海一代的百姓众多信奉海神,而具有当地特色的海神有很多,如,妈祖,还有我们的演屿神。从上述文献得知,在宋时,演屿神和妈祖受信奉的程度是一样的,那为什么800年后的今天,妈祖声名远播,而演屿神——昭利大王却声寂于此呢。这让我们反思到虽然迷信不值得提倡,当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我们应该保护,这不只是信仰,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04 09: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