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吧 关注:5,547贴子:101,607

回复:【女主称制】读书分析贴——分析鸦片战争时的清军军事力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上这些因素,可以试想一下,多少支兵丁鸟枪方能抵得上一支伯克式或布伦式威克枪?如果把这些枪改换成持枪的士兵,可以再试想一下,多少清军士兵方能抵得上一名英军士兵?


IP属地:江苏16楼2018-03-17 21:41
回复
    清军使用的火炮,如同其鸟枪,其原型可追溯至明代。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南怀仁等亦帮助清朝监制了许多火炮。因此,清军的火炮尽管名称繁多,但从样式上来看,主要是仿造西方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加农炮系列。
    由于在18世纪内,西方火炮样式并无重大变化,至19世纪鸦片战争时,与英军相比,清军火炮在样式及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两者的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引起的质量问题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P属地:江苏17楼2018-03-17 21:49
    回复
      一、铁质差。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冶炼技术改观,铁质大为提高,为铸造高质量的火炮提供了良好的原料。清朝的冶炼技术落后,炉温低,铁水无法提纯,含杂质多,铸造出来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演放时很容易炸裂,自伤射手。清军针对此问题主要采用两策。一是加厚火炮的管壁,使清军的火炮极为笨重,数千斤巨炮,威力反不如西方的小炮。二是使用铜作为铸炮材料。由于当时铜资源缺乏、铜炮十分罕见,视为利器。此外,对于已经铸成气孔气泡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清军则减少火药填量,这又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IP属地:江苏18楼2018-03-17 21:59
      回复
        二、铸造工艺落后。英国此时在铸造工艺上已采用铁模等工艺,并使用镗床对炮膛内部切削加工,使之更为光洁。清朝此时仍沿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又未对炮膛进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弹射出后,弹道紊乱,降低了射击精度。英方此时因科学的进步,对火药燃烧、弹道、初速度等方面已进行研究,火炮的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比较合理。而清方对火炮只是仿制,不懂得身管/口径比例,以及火门位置在火药燃烧中的实际意义,结果,许多火炮的比例不合,绝大多数火炮的火门口开得太前、太大。


        IP属地:江苏19楼2018-03-17 22:11
        回复
          三、炮架(炮车)和瞄准器具不全或不完善。炮架(炮车)是调整火炮射击方向和高低夹角的器具。清军对此不慎重视。至鸦片战争时,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炮架,只是固定的。一些炮架只能调整高低夹角而不能左右活转,限制了射击范围。已设的炮架,大多用粗劣木料制成,演放后,炮架震松,难以使用。让人吃惊的是,清军的许多火炮尽无瞄准器具,或只有“星斗”(用以确定射击方向)而没有“炮规”(用以确定高低夹角)。士兵们主要靠经验来瞄准。


          IP属地:江苏20楼2018-03-17 22:20
          回复
            四、炮弹种类少,质量差。英军此时使用的炮弹有实心弹、爆破弹等品种;而清军只有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一种,且有弹体粗糙或弹径偏小的缺陷。


            IP属地:江苏21楼2018-03-17 22:24
            回复
              此外,清军火炮在管理上亦同鸟枪,并无定期造换制度。由于平常并不使用,许多露天搁置在炮台、城垛等处的火炮,日晒雨淋,炮身锈蚀。至鸦片战争,这些火炮的使用年限大多已经很长,清初铸造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是前明遗物。若不蒸洗试放,谁也不知能否使用。


              IP属地:江苏22楼2018-03-17 22:30
              回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中英火炮样式大体相同,但因质量的差距,使之具有射程近、射击速度慢、射击范围小、射击精度差、射中后炮弹威力弱等缺陷。这些缺陷中,哪一项不是致命伤?


                IP属地:江苏23楼2018-03-17 22:34
                回复
                  鸦片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斗,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按常理说,海岸炮依托坚固的陆地,可不计重量、后坐力等因素,而制作得更大,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实际上清军的岸炮一般也重于英军的舰炮。但是,在战斗中,双方火炮的威力却发生了逆转。在战场上硝烟散尽之后,我们不得不惊愕地面对悲惨的事实:清军在战斗的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或轮船,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


                  IP属地:江苏24楼2018-03-17 22:41
                  回复
                    以上先更新到这,后续有空时再接着更新。


                    IP属地:江苏25楼2018-03-17 22:4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03-18 11:48
                      回复
                        与枪、炮相关连的,是火药。


                        IP属地:江苏27楼2018-03-26 22:19
                        回复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药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皆为黑色有烟火药,其主要成分是硝、硫、炭。然而,同样是因为质量问题,使中、英在火药上的差距大于前面所提的火炮。这里面的关键,乃是科学与工业。


                          IP属地:江苏28楼2018-03-26 22:21
                          回复
                            1825年,歇夫列里在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2KNO3+3C+S=K2S↓+N2↑+3CO2↑


                            IP属地:江苏29楼2018-03-26 22:23
                            回复
                              据此,在理论上,硝、硫、炭的配组比率以74.84%、11.84%、11.32%为最佳火药配方。英国按照这一方程式,配制了枪用发射火药(硝75%、硫10%、炭15%)和炮用发射火药(硝78%、硫8%、炭14%)。[注释]这两种配方被西方各国确定为标准的火药配方。除了科学带来理论上的进步外,工业革命又带来了机械化的生产。[注释]英国此时的火药已在近代工厂中生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IP属地:江苏30楼2018-03-26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