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李定国吧 关注:3,929贴子:86,838
  • 9回复贴,共1

驳假老六(知乎朴万昌)“钱眼看明末”袁崇焕系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知乎朴万昌(毛文龙吧假老六)发了《钱眼看明末——从伪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开始深挖下去》系列文章。
该文采用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手法——用“显微镜”寻找或捏造蛛丝马迹,再用“放大镜”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借否定袁崇焕,质疑中国历史……
这里,我不是说不可以否定、不可以质疑,但否定和质疑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则,不能乱否定、乱质疑!
科学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他是只要”大胆假设“,绝不”小心求证“!
朴万昌在文中宣称——”老六没证据。逻辑上完全吻合,证据上统统没有”,但他就敢认定“事实”。
这就是赤果果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
对此,我只想说:历史是一门科学,认定或否定事实都要凭证据说话!
司法更要讲证据——用无法证实的猜测给人定罪,这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就叫做“莫须有”!


IP属地:重庆1楼2021-05-27 10:27回复

    这里我们看到朴万昌有“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不要证据,仅凭所谓的“逻辑”推断“历史”;二是坚持作有罪推定。
    这么“理直气壮”而且明目张胆地违背科学规则,反映了毛文龙粉丝的真实水平。
    退一步,我们就看他所谓的“逻辑”。
    我敢肯定朴万昌没有学过《逻辑学》,只是扯了张“逻辑”的虎皮“吓唬”无知者。
    逻辑推理讲“充分“和”必要“条件。
    我们看朴万昌一路自说自话——既不充分,也非必要,根本不讲逻辑!
    看他的意思:明末陕西、河南、山西等地民乱愈演愈烈,是因为粮食被与官僚有勾结的晋商”走私给了后金“。
    问题来了:后金八旗总共只有二十几万人口,而北方诸省人口近千万。
    按照朴万昌的”逻辑“——夺千万人之口粮,养二十几万八旗,这本帐怎么算得过来?
    当然,他可以说后金不仅有二十几万八旗,还有几十万包衣,总人口近百万……
    但是,几十万包衣难道不从事生产,为八旗提供剩余价值吗?
    当初,努尔哈赤迁居辽沈平原,给八旗分了地,家家都是地主、农奴主,八旗田庄史有明载。
    ——如果八旗田庄没有产出,怎么会在历史上长期存在?
    崇祯年间,满清(后金)五次绕道蒙古掠劫中原,抢走大量人口、物资——女真掠夺人口显然是因为汉人包衣能够为他们创造价值,绝不是为了做”慈善“!
    ——就算遇到灾年,饿死包衣和底层汉民,我也没听说饿死八旗子弟!
    由此可以推断:从晋商走私假设“夺千万人之口粮,养二十几万八旗”,这种“逻辑”不成立。
    另外,崇祯五年,宣府巡抚沈棨因为擅自与后金议和被逮治是事实,主要原因是“深为辱国”,”向后金提供粮食“是次要方面,远没有朴万昌说的那么夸张。

    这里,朴万昌算了一笔帐——两千石粮食足够六万军队吃40天,直接闪瞎了我的眼……
    我不知道他是真没常识,还是故意算错,240000除以60000等于4,不是40!
    ——”后金不至于连起码的算账都会算错“,但朴万昌真会算错!
    从这么点量开始,一路自说自话,最终推导出粮食走私养活八旗,这种”逻辑“是非常不严谨,十分随心所欲的!
    (未完待续)


    IP属地:重庆2楼2021-05-27 10:29
    收起回复
      回头看袁崇焕的历史评价的问题。
      当今的所谓“争议”,归根结底都是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讲客观——认定事实要拿证据说话,要有科学论证;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历史虚无主义非常主观,往往从主观立场出发,先有了“结论”,再去找所谓的“证据”,用“显微镜”寻找或捏造蛛丝马迹,再用“放大镜”喧宾夺主、以偏概全……
      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历史虚无主义者们经常把符合他们“需要”的东西无限放大,却对不符合“需要”的视而不见,或者避重就轻……
      这是他们的基本套路。
      分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大家抓住一个关键:论事者是否从事实出发?
      袁崇焕案基本事实清楚,目前的主要争议集中在“怎么看”。
      用基本事实检验:从后金立国到满清入关,明军对清军(后金)主力仅有的两次胜仗(宁远守城战、宁锦之战)都是袁崇焕指挥的,巩固关宁锦防线,明军在辽东主战场从战略防御转入相持——“守有余而攻不足'。
      说他“爱国”、“护国"是有事实基础的。
      袁崇焕下狱前几天还在广渠门血战退敌,说他“卖国”、“叛国”有什么事实依据或直接证据?
      ——不能都凭脑补吧?
      朴万昌强调:“袁崇焕是经过八个月的审判后被依法处决的”。
      这就是强调“程序”,弱化事实,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我想说:岳飞案、于谦案也都走过司法程序,当事人被“依法处决”。
      决定一个案件是否有冤的关键看判决是否符合事实、符合科学,程序是次要方面。
      岳飞案、于谦案、袁崇焕案是历史上公认的冤案,都因为判决与基本事实相悖,不科学。
      尤其在帝王专制时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岳飞、于谦、袁崇焕经审判定罪,被“依法处决”,不代表无冤!


      IP属地:重庆4楼2021-05-28 08:28
      收起回复
        再说“辽饷利益集团”。
        假老六在文中提出“辽饷利益集团”这个概念,然后大肆抨击。
        大体是说:因为辽东战事,朝廷加征辽饷,向辽东投入大量军费,由此产生了一个利益集团。
        “辽饷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养寇自重,拖垮国家……
        我不赞同“辽饷利益集团”这个提法!
        语言有约定俗成规则。有些词从字面上看不出褒贬,但在实际应用中带着强烈的倾向性。比如”小姐“,又比如”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指为维护自身利益形成的团体。”自身利益“指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属于”私利“。
        从这个概念出发,为一己私利,损公肥私,乃至坑害国家,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利益集团“的主要方面。
        ——这种提法是否科学?
        我认为是不科学的!——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当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加大国防投入天经地义!当今世界莫不如此。
        明朝加征辽饷,投入辽东,是抵御外敌,这是主要方面。
        至于说在军费的征集和使用中,有一部分人获了利,那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有一部分人获利“是因为明朝加大国防投入产生的附带效果,是结果不是原因,而且是次要方面。
        大家一定要理清楚逻辑,不要把主次、因果关系搞颠倒了。
        简单地说:
        因为辽东战事爆发,形势危急,明朝加征辽饷,向辽东投入大量军费。
        因为”以辽人守辽土“经战争实践证明管用,辽兵得到了财政分配的倾斜,从而获得了相应的利益。
        反过来看:如果辽兵不堪一击,关宁大溃,朝廷还会花那么多钱在辽兵头上吗?
        不可能啊!明朝没有那么愚蠢。
        因此,辽兵在军费分配中受益的基本条件是他们能守住辽东,这是主要方面。
        而不是某个臆想出来的”利益集团“干扰了国家决策。
        至于所谓”养寇自重“。
        我想问:假老六你会不会用自己的脑袋去”养寇“?
        基本逻辑都不通!
        只有辽镇军强大,后金军弱小,辽镇军有能力消灭后金而不去做,那才谈得上”养寇“。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后金军强,而辽镇军弱,历史上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守有余而攻不足“。
        怎么”养“?


        IP属地:重庆14楼2021-06-17 09:35
        收起回复
          再谈关于“利益”问题。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兼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先有肉体,在物质上存在;后有精神,主要表现为社会性。
          作为物质存在的“人”会自然产生物质需求,以维护自身存在。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相关的社会活动,解决自己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要存在,不可能没有利益需求。
          儒家提倡“君子言义不言利”;理学进而喊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明清时代官方推崇的主流价值。
          现代看来:“灭人欲”过于理想化。正常人是有血有肉,有“欲”,讲“利”的。
          本人观点:应当正视利益问题。对于正当的利益诉求,或者主要反映正当的利益诉求,不赞同贴上“利益集团”标签。


          IP属地:重庆15楼2021-07-10 22:04
          回复
            朴万昌似乎有一些古代的精神洁癖,见不得“利益”两字,逮着就批,给目标贴一张“辽饷利益集团”的标签,说得好像取消辽饷就会天下太平……
            我想问:果真如此乎?!明清战争不是明朝挑起的——敌人要来打我们,你拿什么保卫国家?
            朴万昌的观点沿袭自明末利益集团——反对增加国防投入,反对给军人更多的利益分配,归根结底是他们的自身利益。
            明末的主要问题是:利益集团占有太多资源,拿走太多利益,舍不得出钱固国防,舍不得出钱救国家;明政府失去调节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基本职能,只知道一味盘剥小民。


            IP属地:重庆16楼2021-07-11 06:40
            回复
              必须把”病因”找准确,后世才能引以为戒,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再次强调:当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加大国防投入天经地义!当今世界莫不如此。
              明朝GDP世界第一,朝廷筹不到必要的战争经费,统治阶层贪婪、短视,甚至可以说要钱不要命!
              ——待闯王进京,满清入关,不仅家财保不住,绝大多数还丢了性命!历史教训十分深刻!


              IP属地:重庆17楼2021-07-11 06:41
              回复
                正确的解决方案不是取消“辽饷”,天下自然太平……
                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道理上讲:统治阶层享受国家红利,就该承担相应的义务。
                从实务出发:官田、盐政、市舶司,只要做好其中一件,都可以大大缓解财政困难,给明朝续命。
                就说盐政。
                淮扬盐商富甲天下,靠专卖政策赚钱。
                明末人口上亿,崇祯朝每年收两百万盐税,就都在“哭穷”,好像朝廷多收点盐税就会逼得盐商纷纷破产,还会让老百姓们吃不起盐……
                明清之际人口锐减。待满清定鼎,一年收四百万盐税,一点问题都没有,还时有“报效”……
                盐商依然富甲天下!
                这就证明:明末并不是没有办法缓解财政困难,而是政府腐败无能!
                自万历批垮张居正,皇权压倒相权——谁还敢当“改革家”?
                帝王专制受历史批判!


                IP属地:重庆18楼2021-07-11 06:41
                回复
                  回头再看:因为明清战争,明朝加大国防投入,“以辽人守辽土”;辽兵因此得到了财政分配的倾斜,从而获得了相应的利益——是正当利益还是不当得利?
                  去年,我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明末时为何明军野战打不过八旗兵?》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855580/answer/787774726
                  引一段:
                  “3、最后说一下军心问题。
                  《孙子》:“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明朝崇文偃武两百年,军人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处在底层,有推翻旧秩序的天然动力。统治阶层认为朝廷发了饷就是皇恩浩荡,军人就该上战场拼命;却没看到军饷标准太低,难以养家糊口,军人不愿意为朝廷效死。在国内打打顺风仗还可以,遇到强敌不愿意拼命,逃跑或投降成了优先选择。这不是个别或少数,而是明末的普遍现象!
                  熊廷弼说:如果一营两营要逃,尚可以严正军法;若是人人要逃,营营要逃,那当如何?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非城不坚、兵不众,而是因为军心溃散!一些部队在明朝就是战五渣,投流寇、满清之后却能爆发出一定的战斗力,为什么?
                  这就是军心,《孙子》五事之“道”。”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辽兵因守辽获利主体是军人应得的正当利益,不仅不应批判,而且应该保护。
                  (这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刚刚通过了《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建议了解。)
                  朴万昌出了馊主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南辕北辙……
                  从这也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区别。
                  历史唯物主义讲究科学性,尊重科学,解决问题。


                  IP属地:重庆19楼2021-07-12 09:25
                  回复

                    又有人质疑我的证件,再发一次。


                    IP属地:重庆20楼2021-08-15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