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182贴子:2,985,793
  • 9回复贴,共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内涵的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被篡改的铁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乃原文被后儒篡改的结果,因此逻辑上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而符合逻辑的正确原文:上德不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
逻辑的作用:符合逻辑的结论不一定对,但违背逻辑的结论一定错。所以,符合逻辑,是任何结论正确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IP属地:北京1楼2024-06-07 00:30回复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怎么可能?因为既然下德没失去下德,那它自然必有下德!又怎么可能“是以无德”呢?下德难道不是德之一?这不是违反逻辑常识的自相矛盾又是什么?因此,可以确证这样的原文,乃被后儒刻意篡改了,以栽赃陷害道学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而排除自相矛盾的原文则只能是: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因此,帛甲第一章符合逻辑的正确第一句只能是:
    上德否下德(不,就是古否字),是以有上德,
    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
    用于说明和区分上德和下德两个概念的内涵。说明上下德为什么叫上下德。


    IP属地:北京2楼2024-06-07 00:47
    收起回复
        这第一章乃是作者明志“去皮取此”的全文总纲,第一章或者说总纲就理解错了,从而根本不清楚作者所说的彼此所指,等于在根本上就错解了上德与下德、道者和礼者的涵义和所指,因而根本不再可能知晓作者姬昌的撰文目的为何了,那就等于自认后来的所有理解就都是南辕北辙、不知所云了。所以,有几个道粉儿拿着自己据儒篡文所错解的鸡毛当令箭,竟然非议我纠错原文之后的唯一正解为错谬,还当真是猪八戒的好徒弟,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本事还真有两下子!


      IP属地:北京3楼2024-06-07 01:28
      收起回复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硕果累累,而其代表和主要结晶,就是始于公元前2997年登基的黄帝,大成于前11世纪周文王姬昌的黄姬道学。因此,拨开并铲除礼儒学派为己所用的儒篡儒释的重重垃圾迷雾,还道学其以道立天下的社会科学和治世学说本来面目,乃是每一个道粉儿当仁不让的担当和无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唯有黄姬道学才是中华民族能够真正矗立于世界民族之颠的原创民族文化、民族底蕴、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马列主义那些舶来品不过是伪科学而已,必须全部扬弃!🤗祝愿祖国能够早日走上<五千言道论>巨著所指引的:因地制宜、小邦寡民联邦制、由按必需分配最终发展到各得所需、天下为公道者社会制度之光明大道!
        🤗🤗🤗👍🏻👍🏻👍🏻


        IP属地:北京7楼2024-06-07 08:50
        回复
            许多读者搞不清上德道者与下德礼者政体的本质差异。其实作者已经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相反的下德,当然就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了。
            因此,上德政体如浴:潺潺流水滋养浴中万物,却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生之畜之,却任浴中万物自适自长自管自谐,长而不宰,成功而弗居,一副道法自然的清新和谐社会画卷——以百姓之心为心、损有余而益不足的不见贤也无阶级道者社会!这才是中华文明早于3千余年前就已提出的理想社会制度和目标!也是结绳而用之的原始氏族黄帝时代所通行的社会制度!🤗且有实践落实的完善具体方式方法,比3千年后的舶来品马克思主义伪科学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吧?!我们又为什么要去信奉那些舶来品而数典忘祖呢?!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6-07 11:58
          收起回复
            帛甲五千言原文,通顺无滞碍:
              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儒篡道德经文,根本无法读懂: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两者对比,可见道德经的篡改错谬。
            🤗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6-07 18:52
            收起回复
              有人问:道德经难理解,根本问题在哪儿?
              道德经的难解甚至部分无解,人为故意儒篡儒释和错漏衍文立了头功!就象拿本西游记 的内容,不可能看出看懂红楼梦一样。所以,必须抛弃假冒伪劣,以帛甲本为准。则全文贯通,并不难懂。如作者所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
              比如帛甲清楚易懂: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通行本道德经篡改增加了近半内容,当然不知所云了: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衍增文把关键字“而”篡改为“于”,读者再本事大,也如坠五里云雾中,看不懂了。
              此事也早就论过,下面是17年的论述:从事于X,同于X,山寨版道德经的铁证https://tieba.baidu.com/p/5030646891?
                有人引用了山寨版道德经的内容: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也许国人被儒术的奴化教育彻底洗脑了,遇事从来都不问个为什么,根本不知道其所以然,而是习惯不论对错,照搬照办!面对如此明显的篡改错误,竟然不辨真假,甘愿被忽悠也不打假::“。。。。你想消毒?祝你好运呗!我不淌这浑水。”
                比如,“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这符合实际吗?说得通吗?难道我从事于盖楼、打鱼、运输等,就同于盖楼、打鱼、运输等等?从事于什么,就同于什么?这作者难道不是个白痴吗?“本公司主要从事于研发,专业生产X”,那这个公司就真的“同于研发”?还有个屁专业?
                可惜如此篡改原文,结果根本已是狗屁不通,但竟然无人质疑!甚至还在坦然引用而不自知!更可恨的是,甚至就是知道也坚持不改。这结果难道不是很可怕吗?它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儒术两千多年的造奴术奴役术,已经把奴化意识渗透到国人骨子里去了!虽然现在肉体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精神上依然是奴才!所以,才会逆来顺受、真假不论,主子给什么就是信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是警察告诉他上当受骗了,他竟然还说:我不是警察,不趟这趟浑水!这是否铁证如山的无可救药?令人惋惜的是,这就是发生在本吧的活生生的现实!证实这个精神上的奴才依然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读老解老,拥有正确的原文从而拥有正版乃第一重要!否则,被山寨版的谬论忽悠成了大傻瓜而不自知、不想知,甚至知错用错,自欺欺人,这不是精神上早已是非不清、任人宰割的奴才典型又是什么呢??南京大屠杀,几个小日本就能把两千多人押赴刑场乖乖送死而竟然无人反抗,此类知错用错、自欺欺人的行尸走肉精神奴才作为证据,是否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呢?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只有道,这里是指天道或规律,才可能奖惩当事人。德、失根本无能管那么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的作为,走什么样的路,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乃天道所致。可惜被儒篡改的成了逻辑不通的谬论。


              IP属地:北京22楼2024-06-08 02:44
              回复
                儒篡的铁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内涵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帛乙汉简本《五千言》开篇这第一句(道德经第38章),就是原文被后儒篡改的错误结果,因此在逻辑上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上德不德(上德否定上德。不,就是古“否”字),下德无德(下德不是德)。而符合逻辑的无矛盾正确原文则只能是:上德不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
                  那儒家为什么要偷梁换柱篡改原文呢?其目的当然就是为了歪曲抹黑道学,把治世的社会科学道学,歪曲污蔑陷害成个人论德,在为己所用、弥补自身缺少哲学本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的同时,还用以误导读者,不为互绌对手作义务宣传推广。
                  逻辑的作用:符合逻辑的结论不一定对,但违背逻辑的结论一定错。所以,符合逻辑,是任何结论正确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下面就来详细解析这一点。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怎么可能?因为下德既然没有失去下德,那它自然必有下德!又怎么可能“是以无德”呢?下德难道不是德之一?这不是违反逻辑常识的自相矛盾又是什么?因此,可以确证这样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文字,乃是被后儒刻意篡改了的结果,用以栽赃陷害道学,把道学置于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而排除了自相矛盾的原文则只能是: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因此,帛甲《五千言》第一章第一句符合逻辑的正确行文就只能是:“上德否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用于区分上德和下德两个概念,说明上下德为什么叫上下德。
                  上德为什么叫上德?因为它否定下德!下德又为什么叫下德?因为它保持了下德不失而无上德。帛甲本这部分文字全部残缺,因而真相令人遗憾地不见了。而凡五千言读者,若无能分辨这开篇第一句原文就被儒家篡改而导致了自相矛盾,那就等于自证再不可能读懂五千言了。因为你一开始就已经被儒篡儒释成的个人论德谬论牵着鼻子走了!
                  儒家颠倒原文上下篇序并打乱原文章序篡改而成的道德经的所有传世本,包括帛版抄文帛乙本,皆为篡改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皆为儒篡错谬和误导的错文,必须纠正或抛弃!否则,以这些篡改本错文为底本,任何人都永不可能全文贯通读懂五千言了!因为就相当于要以西游记为底本读懂红楼梦一样,根本就是篡改错谬的垃圾,没有正确的原文,又如何能够全文贯通读懂原文? 就象“上德否德,是以有德”一样:上德既然已经否定了包括上下德在内的全部的德,从而等于说“上德否定上德”,它又怎么可能“是以有德”呢?因此,至今对于原文被篡改而本就错误的第一句的所有历史和现实的注释和理解全错!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注解,因而需要全部淘汰扔进垃圾堆!当然,发现并纠正了这个儒篡错误的《五千言正解》是全世界的唯一例外!


                IP属地:北京40楼2024-06-09 06:19
                回复
                    这第一章乃是作者姬昌明志“去皮取此”的全文总纲,十分关键而至关重要。若对第一章或者说总纲就理解错了,从而根本弄不清楚作者所说的彼此所指,那就等于从根本上就错解了原文中上德与下德、道者和礼者的涵义和所指,因而根本就不再可能知晓作者姬昌的撰文目的为何了,从而就等于自认后来的所有理解都是南辕北辙、不知所云了。所以,有几个人拿着自己据儒篡文所错解的鸡毛当令箭,竟然非议我纠错原文之后的唯一正解为错谬,还当真是猪八戒的好徒弟,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本事还真有两下子!
                    真理只有一个!但谬论却可以千千万。因此,我郑重宣布,凡与我纠错儒篡文后的结论不一致的注解,皆为错谬垃圾!皆需抛弃。但凡不知道帛甲五千言明确何为彼此的第一句正确原文是:“上德不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的注释和书籍,都是儒篡儒释及其派生出来的垃圾注解,唯一合适去处就是垃圾堆。所以,帛甲抄写的秦惠文王赢驷时期以后的所有传本和注释,因其皆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儒篡文而皆需推倒重来。换句话说,也就是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到大清灭亡的这段历史,作为“大道甚夷,民甚好解”的儒术独尊走文化专制邪路的时期,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走错路的犯错历史时期而忽略不计!要恢复到帛书甲本抄写问世的秦惠文王时期,重新审视和学习始于黄帝大成于姬昌的黄姬道学思想。
                    虽然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所创造的社会科学学说硕果累累,但能作为其代表和主要结晶的学说,就是始于公元前2997年“结绳而用之”的原始氏族社会时代上位首领的黄帝,大成于前11世纪周文王姬昌的黄姬道学。因此,拨开并铲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礼儒学派为己所用而作的“内用黄姬,外示儒术”的儒篡儒释的重重垃圾迷雾,还黄姬道学其“以道立天下”的社会科学和治世学说之本来面目,乃是每一个道粉儿和国人当仁不让的担当和无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唯有黄姬道学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代表,是中华民族能够真正矗立于世界民族之颠的原创民族文化、民族底蕴、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马列主义那些舶来品则不过是伪科学而已,必须全部扬弃!
                    祝愿中华民族和祖国能够早日走上<五千言道论>巨著所指引的:因地制宜的小邦寡民联邦制、由按必需分配最终发展到各得所需、天下为公之“不见贤也”无阶级“道者”社会制度之光明大道!
                    许多读者搞不清楚上德与下德政体的本质差异。其实作者已经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相反的下德,当然就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了。
                    因此,上德政体如浴:潺潺流水滋养浴中万物,却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生之畜之,却任浴中万物自长自适自管自谐,生而弗有,长而不宰,成功而弗居,一副道法自然的清新和谐社会画卷——以百姓之心为心、损有余而益不足的不见贤也无阶级道者社会!这才是中华文明早于3千余年前就已提出的理想社会制度和目标!也是结绳而用之的原始氏族社会黄帝时代所通行的社会制度!
                    而下德呢?它与道法自然的无为上德的本质区别就是有为!即有自己的意志和行为私欲和目的。具体而言,作者把下德的有为又进一步划分成了三个档次:1、为之而无以为,即有行为意志却无私欲,命名为上仁;2、为之而有以为,即有行为意志也有私欲,命名为上义;3、为之而莫之应也,即有行为意志和私欲却无人响应,命名为上礼。
                    那么经过这失道而后下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一蟹不如一蟹逐步下滑的德仁义礼政体的下沉更替,最终沦落到了“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的混乱悲惨境地!也就是姬昌当时所处的商末纣王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夫礼者”礼制政治制度的实际境地。
                    究其原因(前试者),就是因为把原始的天下为公上德道者社会搞成了少数奴隶主统治者把持的下德礼者制度之“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骄奢淫逸和虚假浮华!而这就是造成当时一切愚蠢后果的源头!因此,治世的大丈夫就一定要落实上德道者政体之仁厚和实惠,而摒弃“乱之首也”的“夫礼者”之忠君盲从和虚假浮华, “故:去皮取此”!即去下德礼者而取上德道者!这才是第一章的真正论点!与儒释的什么个人论德之类误导与欺骗丝毫不沾边儿!当然,同时也是要造商末礼制和纣王的反的“以道立天下”的《五千言道论》真正的全书大纲和造反理论旗帜!


                  IP属地:北京41楼2024-06-09 08: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44楼2024-06-10 1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