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 159,855 贴子: 2,976,225

道法自然

  • 目录:
  • 历史人物
  • 11
    每个人都是感性与理性的合体,说什么都是需要前提的。还是夫妻吵架更有意思,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理说不清,
  • 55
    如果你有正义感,想要造福人民、全人类,那就进来看一看。也许它对你会有所帮助。 提示:文章会不定期发布,喜欢的请保存。 意见不合者,勿喷。
  • 57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长阳山人释: 不崇尚贤明之人,百姓就不内卷; 不珍爱难得之货,百姓就不偷盗; 不显耀引欲之物,百姓就不迷乱。 因此,圣人治世之方是: 使百姓之心处于虚极,(至虚极,守静笃) 使百姓之腹充实盈满, 使百姓之志弱似于无, 使百姓之骨强健有力
    exm 7-15
  • 7
    01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
  • 20
    若我天生便争强好胜,那么去争是否也算顺其自然
  • 161
    自帛书本五千言出土以来,大家都已经知道,传世的道德经乃是被颠倒原文上下篇序并打乱原文内容次序重排而成的篡改本。所以有人就简单恢复上下篇序,改称德道经。其实,这只是根本没弄清儒篡儒释的邪恶目的从而无伤大雅的隔靴搔痒。
    哲丐 7-15
  • 503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 0
    皮罗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可判断的,即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由于这一原因,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因此,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
  • 41
    制衡论更适合制度建设一类。精灵是智慧的象征,打造一支戒指容易极端,两支容易分裂,三支更容易达到平衡,精灵利用双圣树剩余之力打造了三支精灵戒指,阻止了永生之力的消失,也没有被索伦控制
  • 180
    自相矛盾——佛家誓言“普渡众生”,但又言“只渡有缘人”。有哪位佛学大师出来走两步?
  • 17
    虽然神经质和变态比较多,这正是修行更进一步的表现,历魔怔也是需要一定水平的,普通人连入魔的资格都没有
  • 58
  • 2
    能衡量一切的不就是心吗,所以名以能量(异名众多)。
    哲丐 7-14
  • 15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乃原文被后儒篡改的结果,因此逻辑上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而符合逻辑的正确原文:上德不下德,是以有上德。下德不失下德,是以无上德。 逻辑的作用:符合逻辑的结论不一定对,但违背逻辑的结论一定错。所以,符合逻辑,是任何结论正确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哲丐 7-14
  • 7
    “道”是什么? 道就是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真我本性。 这对一般人来说,似乎太抽象了,很难契入和理解。 因此,古人讲:“大道自然”。 我们就从可见、可触的自然中去寻找那个不可见、不可触的“道”吧。 大道似水,水充分地显现了道的特性。 人类与水最密切,那么,就让我们从水的特性中寻找答案吧。 道无处不在, 水也无处不在, 无论在高山或是地下, 无论是天空或是地面, 无论是万物或是生命体内, 水无
  • 34
    无论贴吧里,现实里,影视上,都是争者,最终还是卷了
  • 0
    作者寿涛原创 20240710 记得:九年前,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鸿扬道人鸿稀先生,那时他说将来要“万法归一”。当时懵懂,让我想到了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时至今日我们还承受其蒙荫。 万法归一无非就是像人们传递一个:想去病除疾身体健康的、想修行的就选择“丑末寅初~亢龙有悔”的时间信息,换言之就是统一打坐时间,这里没有任何的封建迷信色彩。 时间到了2024年,鸿稀先生成了双相长眉先生。 《德道经》的真实原
    寿涛 7-14
  • 20
    儿童时期对人的性格形成形象非常大,如果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不被尊重和被恐吓,长大后会是什么性格呢
  • 9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 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下常以无事⑤;及其有事⑥,不足以取天下。
    y786810 7-14
  • 27
    大家推荐谁 我目前看陈鼓应要严谨点
    周肆爻 7-14
  • 7
    1,平等,对应的句式,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平衡,对应的句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3,利而不害,对应的句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4,为善,对应的句式,天道无亲,恒予善人。 道德经说:“大道无情,无情中却显大仁不仁,天道在平等,平衡中利益万物,体现出天道大爱的一面,天道没有亲疏,却长久的给予那些遵循天道规律的善人,这说明道德经表达了平等、平衡
  • 25
    做为人最起码的主观还是要有的,所谓客观的意思基本就是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了。人如果没有主观就如同行尸走肉一样了,主观为主,客观为辅。人想上天,然后在从客观找到上天的规律
  • 7
    混乱与无序才是世界的自然常态。 例如: 我们收拾屋子是需要付出辛苦和时间的;然而我们弄乱屋子只需要一瞬间就可以办到。 而干净整洁的状态不会维持太久,乱糟糟的状态才是永恒。 那么,把屋子收拾干净就是“人道“、乱糟糟的状态是“天道”。 再比如:我们修一条马路是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钱的;然而,如果没有人维护,数万年后这条马路将会不复存在,它会恢复成当初原本的自然形态。 随着风吹日晒、人走车行。这条马路无论当
  • 6
    这是过去提倡的群众路线。毛思想的伟大,很大程度是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群众路线的提出也有这个特点。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原文的本质其实和群众路线一脉相承。
  • 11
    现在的中国人,但凡是爱看《老子》这本书的,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认为这本书探索的是宇宙真理,是哲学类的书籍。 实际上这本书就是单纯讨论治国的书,服务的对象是国家、诸侯王。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如今很多人一提起诸子百家,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两千年前一群大佬坐在一起辩论宇宙真理。不同学派的大佬由于观点不同相互间争论的面红耳赤的。 实际上所谓的诸子百家其实都是探讨如何治国的、如何才能被诸侯王赏识的。跟宇宙真
    ooo1k 7-13
  • 5
    道是无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形就是一个量子场,无限延长,里面产生量子叠加态,演化为一,即50%有,50%空;在量子扰动的影响下,空出现了坍缩,出现对称性破缺,演化为二;在对称性破缺的相互作用下,演化为三,产生万物。
    哲丐 7-13
  • 13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 495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猴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天下为公之大智慧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为成猴人士也。 机关聪明得一时,上树终有下树时。 ----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常无争,又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类将自得。 得而欲争虚荣名头,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
  • 34
    道家思想属于典型的穷人用不上、富人不需要。 例如,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首先这句话的主语是“大成”,也就是说这跟普通人一点关系没有;那么,人家既然已经都“大成”了,那么你的指导意见(若缺)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穷人用不上,富人不需要! 道家的服务对象永远是“成功者”,这里的“成功”是泛指,不单单是金钱的成功,包括一切正向到极点的事物。 例如道家说:不出户, 知天下;不窥牅,见天道 这句话一般人千万别
    哲丐 7-12
  • 54
    道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是道源。 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是无名, 一生二,二是有天, 二生三,三是有地, 三生万物,万物是有阴有阳。 万有得一者自然轮回元始,有极必反,反者道之动,自然而然,弱者道之用。
    哲丐 7-12
  • 12
    知道而行之,大善也,不过也是头铁
  • 12
    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 ——————— “士无恒产”,士,就是各行各业凭借自己才能技能的打工者,拿工资的。给国家打工的公务员,就是拿“俸禄”。 农民有自己田产、家禽、牛羊,他在田地上面耕种,自己种出多少,就收获得多少。 ———————— 孔子弟子樊迟要向孔子学习耕种,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农民。樊迟又要学种菜,孔子又说,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有经
  • 55
    自然在文章篇幅中出现过很多次,什么是自然,自我选择,自我享受,自我承担? 老子观天地之道,见天地不干预万物生长,生而弗有,为而不持,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 但老子所见的自然真的自然么?人类社会真的应该自然么? 在人之前几亿年早有生物,生物演化,残酷竞争,的确天地不干预,天地不仁说变就变,万物死就死了。 圣人观天地之道,建立国家。自然真的好么? 国家不能说说变就变,万民说死就死。 自然是不干预。的确我们现
  • 6
    拙文《Spontaneous economic order》刚刚在线出版在国际演化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感觉是时候写
  • 62
    前不久,吴声无声几次呐喊要烧掉世界上所有的经书,包括老子及其注疏。现如今,消毒大师也发出类似的呼声,要全部抛弃淘汰市面上的道德经,说是因为都是儒家篡改的版本。 为何这两位吧内大神在潜心研究多年以后,像是潜水员在深水区被呛了水似的,急不可耐得要逃离现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zr987 7-11
  • 7
    碰瓷联 传宗接代 匹夫有责 断子绝孙 老子无为
  • 22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儒家侮辱了道德,或许认为人不该有道德
  • 19
    从修行来说也没有什么矛盾,一个幼稚园段位,一个大学段位,年轻人还是需要用功的,而大巧从来不功,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
  • 2
    先有始,然后渐渐变成母。这个逻辑是对道的另一种形象化描述。这句话里蕴藏的真正智慧,似乎与数学上的导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一个正玄函数,他的导数的最大值其实是在零点。零点可以称为始。而最大导数的存在,预示着该函数将会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 26
    道,从道路的层面理解,是行动空间抽离出来的概念。放到人生与方法论的层面,就是从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来的自我。所以老子用了独立不亥这个说法。道的价值,或者说道的意义,就是让某种行为能长久存在,原文的说法,道乃久。所以,独立自然是道的本质,道的说法更倾向于与事,与物的对立面。所以,无为的目的是道,无为的本身就是从有为中抽离出来。
  • 6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长阳山人释: 最完美的事物,反而看似残缺,但使用上没有弊病。 最充盈的事物,反而看似空虚,但作用上无穷无尽。 最笔直的事物,反而好似弯曲; 最灵巧的事物,反而好似笨拙; 最卓越的辩才,反而好似木讷:(一字封喉) 清静胜于燥动,寒冷胜于酷热。 清静才是天下正道。
  • 19
    在二千多年前以色列那地方象是有中国人过去的,古人身上没有指南针,东走西走的结果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就在他个地方定居下来,爱基斯摩人长相就象中国人。中国古人到以色列也带去中国的文化,在以色列产生了道、龙、蛇的超超自然的神话,在《圣经》里有古龙有大蛇,它们有高的智力引诱人,这与中国的龙的传人,皇帝是真龙天子,蛇可成精乱世如出一辙,道也是如此,古代中国人将道看得至高无上,天地有道管着才不乱,一天十二时辰
  • 20
    含德之厚比喻赤子,返朴归真。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步步失道的过程,而修行的目的也是解脱所有人类教的东西
  • 14
    原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应该理解为:大道,天道,地道,王道(自然也包括人道)。所以后面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名与字,就如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李耳、李聃都说的是老子。
    哲丐 7-8
  • 17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 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 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5

会员: 老子

目录: 历史人物